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印度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不研究它极其丰富的历史,是不可能正确而深入地了解它的。印度的古代文化是世界著名的,它在科学、艺术、建筑学和文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印度思想方面最伟大的成就却是哲学,问题不在于印度的哲学有它丰富的历史,比欧洲一些国家的哲学悠久。印度哲学的卓越地方是,它具有极其广阔的眼界,但没有妨害思想的深入。它研究了自然科学、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仲贤  方至 《心理学报》1980,13(1):11-17
一 实验心理学已有悠久的历史,它建立于前一世纪的中叶,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在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上起了重要作用。但心理学被介绍到中国来还是在清朝末期,最早的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191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建立的。解放前的旧中国已有七、八个高等学校设置了心理学系,除了讲授普通心理学课程外,还开设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临床心理学的历史几乎与心理学一样悠久。第一个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把心理学看作是“精神生活的科学。”他的经验自我(empirical self)的概念的发展是通向人格理论的道路的第一步。它预示着后来由格式塔心理学家和弗洛伊德发展的一些概念。James最重要的著作《心理学的原理》(1890)对美国心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著名清真寺黄陵渝印度是有着悠久伊斯兰教历史的国家,国内有不少举世罕见的伊斯兰建筑艺术杰作,如端庄典雅的泰姬陵、享誉世界的穆斯林王宫——红堡和遍布全国各地的约35万座清真寺。这些清真寺以其珍贵的文物价值和独异的风彩,闻名于世,代表着印度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印度哲学研究孙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与印度的交往渊源久远,公元1世纪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引起我国古代士大夫文人们的兴趣,开始了对印度的研究。在这一悠久的历史过程中,主要是佛教僧人们对印度佛教的译经注疏,忙于探究义理、寻求真谛;甚至还有不少高...  相似文献   

6.
印度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黄心川中国是印度的近邻,中国和印度人民的友好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两千年前就开始了宗教、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两汉以后逐渐频繁,隋唐时达到高潮。宋元时期更加深入发展,明清时期虽受到西方殖民主义者等人为的阻碍,仍然有所接触,到现代...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7,(8)
<正>佛教教义及其文化博大精深,覆盖地域广,在三大世界性宗教中历史最为悠久,对过去和当今的世界文明影响巨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风靡印度一千多年的宗教,却于公元十三世纪在其诞生的故国印度彻底消亡了。这不仅对于佛教徒来说难于理解和接受,在宗教发展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佛教在印度过早地消亡,有其内因和外缘,教界、学界比较共识的主要内因是印度佛教的日益学术化和印度教化,主要外缘是印度教的崛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 德国是近代资产阶級心理学的策源地,所以心理学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許多心理学研究机构都遭到破坏,但在战后很快又恢复了。西德的心理学仍保留着战前欧洲大陆心理学的传统,哲学理論色彩比較浓厚。許多馮德时代晚期的心理学家依旧工作着,并继續发展着他們的学說。格式塔理論对于西德心理学影响很大,許多工作是在这个理論指导下进行的。西德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象美国那样零散围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家们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医治心理疾病,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令人惊叹的是,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  相似文献   

10.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烂的文明,其政治、宗教、经济、文化错综复杂,建筑作为物质实体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变革。印度早期的建筑受宗教影响,它的发展不同于中国的木结构体系,也不同于西方的古典主义建筑,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在印度北部生根发芽后,在后几个世纪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伊斯兰艺术在摧毁印度本土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设计手法以及城市建造布局的新理念,与印度传统建筑兼容共生,在印度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建筑风格。文章通过对印度传统建筑概况的分析,结合伊斯兰艺术传入印度的过程前因后果,以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堡为例,解析伊斯兰艺术与印度传统建筑能够兼容共生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景颇族基督教信仰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颇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根据2001年统计,德宏州的景颇族人口12.51万人,占全国景颇族总人口的95%以上。景颇族是个跨境居住的民族,在国外估计还有7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缅甸和印度。景颇是我国对该民族的称呼,缅甸称为克钦,印度称为新福。 历史上,景颇族信仰传统的原始宗教。近代,基督教、天主教等开始传入我国景颇族地区。在50年代的社会历史调查中,景颇族在解放前信仰基督教的并不多。但近些年来,基督教在景颇族地区发展很快。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情况,笔者…  相似文献   

12.
别拉(Pilar)位于今天印度果阿邦的北区,在邦首府帕那吉(Panaji)东南方12公里处。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非常悠久,从这里出发走一  相似文献   

13.
谢路军 《法音》2008,(2):56-60
斯里兰卡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佛教国家之一,古称师子国,有67%的人信仰佛教。斯里兰卡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除佛教外,还有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佛教的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信仰的人也最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实践已使我们理解到美育的重要作用,但对于美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仍未很好的开展。为此,本文就美育心理学的某些基本观点进行粗浅的探索。 (一)美学、美育和美育心理学美学的历史非常悠久,资料浩繁,学派纷立,美学中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一致意见。这是由于美学迄今为止还脱离不了思辨的美的哲学之故。美是艺术的本质,非美的艺术是没有的。艺术常常是美的同义词。但给两者加以区别还是必要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89,(9)
业力思想之渊源业力思想之渊源,究竟始自何时,尚无定论,但业力思想非始自佛教,则是明确之事实。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前,印度之土著达尔哇丁族之原始宗教,原可能已有业力、瑜伽及解脱等思想。近贤金姆及巴香皆主此说。今天印度宗教之各派中,与原始土著之宗教最接近者,历史最悠久者,当推耆那教。早期佛典中,佛教与耆那教徒之交往和  相似文献   

16.
国际动态     
印度一天主教区开办“文化遗产旅馆”3月11日,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一个天主教区开设了一间旅馆,以筹募慈善经费。该教区主教说:“我们需要资金为穷人开展社会福利计划,我们当时面对财政危机,因而才有这一构想。这不是纯粹赚钱的商业投资,而是为了协助教区财政自足。”该教区是葡萄牙方济会士于1500年在印度建立的首个传教站,是印度历史最悠久的教区之一。喀拉拉邦政府对教会等“受尊重的机构”加入旅游业感到骄傲。国际伊斯兰大会在莫斯科召开3月12日,主题为“重整俄罗斯伊斯兰:历史与现状”的国际伊斯兰大会,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召开,来自独…  相似文献   

17.
气功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十分不同。心理学的有关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但从一门完整的科学体系产生说,仅有百年的历史,它是由国外传进来的,到现在我们还面临着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问题。所以,人们常说,它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而气功在我国则有更为悠久的历史,在历代很多医学书和其他书籍中都能找到气功的文献资料,气功流派众多,代代流传,蕴藏着中国古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方法论体系。气功神奇功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能使我们相信心理现象的研究不是一种纯理论的空泛议论,而是扎根于人类实际生活的科学活  相似文献   

18.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化心理学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心理学创建之初。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其真正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该文分析了文化心理学兴起的背景,并阐述了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印度宗教在世界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也对中国文化有过较大影响。印度宗教最初发源于印度河文明,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吠陀与奥义书时期的宗教形态。在印度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宗教派别是婆罗门教及主要由其演化出来的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宗教在印度历史上也起了重要作用。印度近现代的政治冲突与此地区的宗教对立及民族矛盾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代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借鉴印度宗教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经验与教训,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高申春  刘成刚 《心理科学》2013,36(3):761-767
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或理想普遍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正是对这个观念或理想的百余年历史的追求和实践,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及其历史作为整体的基本面貌,并决定了科学心理学观念的两种范畴含义及其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心理学作为科学的整体背景中它的现象学传统或道路与它的科学主义传统或道路之间的对峙关系。历史分析表明,对科学心理学观念的范畴含义的理解和实现,与关于科学观念的范畴含义的探索和理解是密切关联、相互制约的。以人类思维的理论形态的历史转换为背景,我们发现,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只有实现为现象学意义上的科学,才能真正实现它自身;但主流的科学主义传统则要把心理学实现为自然科学,由此实现的科学心理学,只能是对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的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