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推进现当代新儒学的研究,进而研讨儒家传统的现代性与世界化问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台北鹅湖杂志社和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举办了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此次大会于2005年9月9日至12日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美、韩、日、澳、以色列、比利时、新加坡和我国港台、大陆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共一百四十位学者共襄盛举。学者们围绕大会的主题:“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5年9月9~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与台北鹅湖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学者共有140多位。与会学者围绕“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这一主题,从多视角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一、牟宗三哲学牟宗三思想是本次会议讨论最为集中的子题。郭齐勇从牟宗三以西学改造中学,凸显知性与制度,与现代化相调适;借取西方哲学的智慧阐发中国哲学,使传统哲学转化为现代哲学;批评反省西方哲学(特…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0月13—17日,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武汉大学国学院与哲学学院、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台湾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鹅湖月刊社、台湾"中央大学"儒学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贵阳孔学堂举行,会议主题为"当代新儒家与心学传统"。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主要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4.
徐复观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复观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系)1995年8月29日至31日,武汉大学与台湾东海大学,在武汉大学联合举办了“徐复观思想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大陆首次举行的研究徐复观思想的专题学术讨论会。现将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书讯     
《人文论丛》2006年卷,冯天瑜主编,郭齐勇、胡治洪执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冯天瑜主编,郭齐勇、胡治洪执行主编的大型学术辑刊《人文论丛》2006年卷,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本卷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等单位于2005年9月合作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特辑,选收会议论文82篇,弁以郭齐勇前言一篇,附录会议综述和会议手册。全书凡134万字,十分厚重。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是当代儒学的一次…  相似文献   

6.
2003年是湖北籍现代新儒学大师徐复观先生的百年诞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于2003年12月6-8日联合举办了"徐复观与20世纪儒学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26日至28日,由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陈伟教授、徐少华教授共同发起、组织,由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简帛研究中心、哲学学院、历史学院、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新出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对现代新儒学如何估价,即现代新儒学的出现及其在现代和未来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这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学术界对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2月13日至15日,“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与广东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在中山大学联合举办了“现代新儒学与当代中国学术讨论会”,著  相似文献   

9.
现代新儒学是当代港台及海外学术界深有影响的重要思潮,随着海峡两岸学者的接触和对外学术交流的扩展,已经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本文收集了大陆学者对现代新儒学的分析和评价。一、新儒学的分期问题所谓“新儒学”是指宋明理学,英文辞典一般译为New Confucianism。目前有人将当代儒家思潮称为“现代新儒学”或“儒学第三期的发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7月20日至7月23日,"儒学当代开展的路径与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安庆师范大学顺利召开,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省儒学学会、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孔子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省社科院、南京大学等20多家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次会议是李承贵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 2003年12月6—8日,为纪念湖北籍现代新儒学大师徐复观百年诞辰和推动对20世纪儒学发展的研究,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徐复观与20世纪儒学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8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在会议中,学者们围绕徐复观和20世纪儒学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7日上午,与会学者前往徐先生故里湖北省浠水县团陂镇徐坳村祭扫了徐先生墓园。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现将会议论文及讨论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朱子学和现代新儒学是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的两个热点。在现代新儒家中,“新程朱”派的理论来源与朱子的关系自不待言;即使是“新陆王”派,也因朱子“注遍群经,讲遍各家”,从而“不能不以之为中心(焦点)”。以往学术界在朱子学和现代新儒学两方面的研究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国内外尚未有全面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关系的专著,2 0 0 3年1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代湘博士的新著《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现代新儒家既是朱子学的研究者,又是朱子学的传承和改造者。他们对朱子学所涉及的…  相似文献   

13.
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外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发起并组织召开的“儒学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7月3日至8日在西安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台北和大陆15省区的6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学术论文30多篇。与会代表以极大兴趣考察了陕西历代重点文化遗迹,并围绕儒学的现代意义这个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探讨,会议气氛热烈、坦诚。兹将主要学术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5年4月12日,一代大哲、当代新儒家硕果仅存的思想前辈、当代中国思想界最后一位保守主义大师牟宗三先生,于台北病逝,这标志着当代新儒学乃至中国哲学一个发展过程的结束。牟先生是新儒家阵营中最具思想力度和最富有创新性的哲学家,几乎很少有人否认这一点,甚至包括他的批评者在内。但是,若落实地说,牟氏思想之所谓“新”主要是形式意义上的新,而非思想内涵本身的新。此方面牟本人有清楚的说明,他在其巨著《心体与性体》“序”中写道:“在生有云:‘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吾所作者亦只辩示而已。”在牟先生这里,所谓…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初,为进一步推进易学与儒学的发展,弘扬传统文化,2005年8月15日至18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和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究会"在青岛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中国文化哲学、传统学、新人学而进入和合学的探讨,认为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首要价值,是超越宋明新儒学和现代新儒学的尝试。作者指出,宋明新儒学的缺陷是把此在所以然与彼在所以然混淆起来。现代新儒学接着宋明新儒学讲,而有新理学、新心学、新气学之分。现代新儒学的基本内涵是;以民族生存的关切情怀,以融摄西方文化之新,而归宗为儒学的精神价值,并以重建儒家形上学为理论核心,以重立儒家理想价值为职志,以开出现代新“外王” 为标的,体现出对于文化危机的反思,意义世界的追求,终极关怀的寻觅。但在当前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都有成为旧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2001年9月7日—9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 学系和 湖北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来自 德国、日本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6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还举行了萧■父、郭齐勇二教授主编的《熊十力全集》的首发仪式。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 (一)新儒学的历史回顾和研究述评 方克立指出,以熊十力为代表的新儒家自觉地从事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重建工作,并且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郭齐勇回顾了20年来中国大陆新儒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详细…  相似文献   

18.
由于港台新儒学对儒学传统的重建功不可没,因而如今“当代新儒学”与“港台新儒学”几乎构成同一所指。但就全球范围而言,以港台新儒学指代当代儒学的重建,未能反映当代儒学重构的全貌。中国大陆与西方世界,如今都有儒学重构的重要成果。仅以美国所代表的西方世界而言,如今至少就有两种参与儒学重构的理论形态,即南乐山和白诗朗所代表的“波士顿儒学”以及安乐哲和郝大维对于古典儒学建构性的诠释。本文在指出“当代儒学”并不等同于“港台新儒学”的基础上,考察了西方世界中南乐山和白诗朗的“波士顿儒学”以及安乐哲和郝大维的儒学建构,并对二者的不同进行了提示。限于篇幅,关于中国大陆当代儒学的重构,则另文处理。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9日—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协办的“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国际儒学论坛·2005)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达园宾馆隆重召开。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巴西、瑞典、俄罗斯、美国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新儒学是20世纪兴起的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学术思潮,而牟宗三(1909-1995)则是当代新儒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1998年9月5日-7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大学、栖霞市人民政府和台湾鹅湖杂志社、东方人文学术基金会、中央大学、中央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牟宗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