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惜所得的     
刘照楼 《天风》2011,(10):57-57
人们很少想到自己有什么,却总是想着自己缺什么。不要感叹你失去的,而应该珍惜你已经拥有的。 一些人,往往是拥有时不珍惜,一旦失去后才觉得宝贵。或许在不幸降临之前,我们一直在不断地追求幸福,但殊不知,事实上我们早已拥有幸福。  相似文献   

2.
某青年学习小组在讨论“什么是光彩,什么是不光彩”的问题时,发生了一场辩论,摘记如下: 林:什么光彩不光彩,我看有钱就光彩,没钱就不光彩。杨:请你摆一摆理由好不好? 林:理由很简单:有钱就能办事,没有钱,什么事也办不成。你到商店里去买东西,少一分钱东西就买不回来;你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少一分钱就进不去。杨:你的这个理由,只能说明钱是有  相似文献   

3.
笑对人生     
许多时候,生活的各种诱惑就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飘浮不定,却又伸手可及,而当你终于忍不住伸手去触摸它时,它却如流星般转瞬而逝了。生命中的一切就如人的情感一般,当你陷进一段感情的时候,你总是无法让自己比平时更加理智些;总是会头脑发热,连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在做些什么,甚至你不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只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让心里的那个人更加快乐而已。  相似文献   

4.
专家记忆优势效应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建政 《心理学报》2002,34(2):39-45
依据专家记忆优势效应三个主要理论 (即模板理论、长时工作记忆理论和限制调节理论 )的不同特点选取变量 ,以中国象棋为实验材料 ,采用 2× 2× 2× 2混合设计 ,对三个理论进行检验比较。研究发现 :(1)被试在记忆棋局条件下的包含测验成绩 ,优于选择着法条件下的 ;(2 )棋局与棋手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3)棋局与提取时的意识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对局中的外显效应大于排局中的外显效应 ,而棋局的内隐效应则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 ,相对而言 ,长时工作记忆理论能够对专家记忆优势效应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杨兴品 《天风》2004,(7):39-39
如果一个人曾经拥有你的同在,那么,你的离去将是他最大的痛苦。但是,如果一个人曾经被你离弃,那么,你的同在便是他最大的安慰。 我不敢说,祈求的时候你不应允,寻找的时候你不显现,叩门的时候你不开门,但是,我的心的确为此而伤痛。因为你明明让我感知你的真实,但我祈祷的时候,你却好像掩耳未听,你明明向我显现,但我欣然就近时,你却仿佛踪影顿失,你明明让我渴想你,但待我举起双手时,你却似乎远在天边。  相似文献   

6.
人生往往这样,因为欲望,有时,你想一味去追求你想要的东西,结果发现,在追求的过程中你推动的东西竟然比得到的东西更宝贵;而当你放低自己的欲望时,你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于是有了得不偿失和乞浆得酒这两个词语。得不偿失是指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也是人在职场上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如果两人的能力相当,而你却比对手的容貌丑得多,往往在面对同一个职位竞争时,你竟屡屡遭受失败或歧视?抑或你有一副好容貌,使你的求职如虎添翼顺利无比?下面三个女孩的故事,或许能引起你的共鸣和同感。  相似文献   

8.
重返科伦坡     
人类往往这样,当你拥有什么,或什么在你身边时,你并不会多么珍视他,不管他是给你带来欢乐或者痛苦或麻木。但当你离开他,或他离开你,多时不见,或者长久不相往来时,你却会常常想起他,怀念他。当年许多的知青,一夜之间,就从城里被放逐到那遥远的乡下,开始了陌生而劳苦的生活,梦里都想着有朝一日回到城  相似文献   

9.
趣说象棋     
中国象棋虽然有32子之多,但究其“人物”却只有七个。这七个“人物”大到主帅,小到士卒,它们不同的走法及功用往往含有极其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内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象棋,充满人生哲理的启迪。 ——题记 将:1、不身先士卒,仅凭“相”“士”两道防线,怎能保全性命? 2、与“车”一样的战斗力,因居要位,安于后方而大大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0.
爱情哲思录     
爱情是什么?年轻时,爱情是生日里的一束鲜花;年老时,爱情是病床前的一剂汤药。爱情是一个迷宫,进去时很容易,要想出来却很难。爱情,是世界上最坚牢的一种情感,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种情感。说得清楚的爱情,往往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往往是说不清楚的。朋友,你可以拿爱情当行路的拐杖,但最好不要拿爱情当生命的支柱。因为拐杖断了,你只会跌倒一步,而生命的支柱若断了你跌倒的将是一生。过分相信爱情与过分怀疑爱情同样危险。当一个人想为自己的爱情上保险的时候,爱情就已经不保险了。一个人越想为自己的爱情上保险,爱情就越不保险。造…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被我们所忽略,而它却又能真实地反映我们的性格和喜好。 请女性回答以下心理测验,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你自己。 1.打开你的衣橱,哪个颜色的衣服最多。(如果没有一个颜色是特别突出的,可选择数目最多的两个色素。)  相似文献   

12.
心中絮语     
1人在满怀信心迎接希望的时候,到来的也许是失望,这正是希望的可贵之处。世间的事大多如此,命运在给你机遇时,往往附加许多挫折,剩下的就靠你自己来调配了。2假如那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所落之处不是牛顿头上,而是旅行者的身上,或是果农的头上……  相似文献   

13.
失去你     
暖儿: 你好! 两天来、我吃的很少,为的是换回我对这件事冷静而清醒的思考。一起失踪的还有晚上的睡眠。我竭力地想理清纷乱的头绪,却发觉我的努力是如此的无力。我说我经过这件事,很难再有那种大喜大悲的情绪。或许我本来很内向?或许我所遭受的打击使我看淡了人世的悲喜而使我消沉?或许是使我的心更加坚韧,能抗拒更大的撞击?最直观的表现是在我的努力下,你“答应”回未(后来有人告诉我你很违心),而我却很难再笑起来,我有满脸的严肃与疲倦。虽然那晚我一点不困,第二天早上我只睡了一个小时。或许这里面包含着对你回归真实性的怀疑、担忧与顾虑。不知你是否真的愿意继续“喜欢”我?不知道你相不相信我会竭力消除你所感受的压力?不知道你  相似文献   

14.
你可以毫不费力地记起今天上班前自己将车子停在何处,但你却往往无法忆起上周二上班时的停车地点。同样,你也许能记住昨天晚餐上的菜肴,但却很难说出一周前某次晚饭的菜单.但是,记忆并非都是这么淡薄.如果在上周某次停车时,出现了你的车子被撞、损坏的事件,那么你很可能记忆忧新.同理,如果就餐使你出现严重的口吐腹泻,那么纵然时过许久,你也难以忘记那次吃的什么食物.还有些事件也可以牢牢地铭印在我们的记忆中.比如,对于经历者来说,珍珠港事件、肯尼迪被刺以及航天飞机爆炸却难以忘却.对好的事件,记忆也是如此.比如结婚日或孩子生日却难以忘却.这就是我们能记住重要的事件.  相似文献   

15.
朋友     
作家刘汉俊说:朋友是你在愁风苦雨中行走时飘过来的一把伞,是你在暗夜哭泣时递过来的一方绢,是让你的歌声达到最佳音响效果的那位不知名的调音师,是你差点被挤下黑夜的台阶时撑你一把却不知是谁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16.
升华     
执著,应该说是追求卓越者的一种优秀品格,但是,当横亘在我们前面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时,那么,所需要的往往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的执著了,变通的智慧应该说更加重要,往往正是这种变通的智慧让你的不足升华为你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晓亮在学校里理应算是一名优秀的孩子,没有想到的是,他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原来,在家里,当晓亮取得一点成绩时,父亲总对他说:“别忘乎所以,某某比你强多了。”而当晓亮某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妈妈又骂他说:“你怎么这么没用,猪都比你聪明。”晓亮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不仅常用冷嘲热讽来贬低他。  相似文献   

18.
你有才能、抱负、专长和一份你想要的工作,然而你的事业却总不能如你所预期的那样顺利进行。虽然你工作努力,及时完成任务,却一再错过提升的机会。你究竟哪里做错了?其实你的失败可能与你的工作毫无关系,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办公室社交能力才是关键所在。雪丽,27岁的电脑程序编制员,是办公室里最优秀的,然而她的工作习惯大大影响了她──嚼口香糖,当被提问时就紧张地笑,她的举止使她显得笨拙而缺乏专业性。你在工作中的行为举止是否也对你产生了负面效果,检查一下你工作中(会议时、电话里甚至工作餐中)的行为。在你向成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母慈子孝     
刘蕾 《天风》2002,(2):15-15
申命记5章16节是我们熟悉的一段经文:“当照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你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诫命人人都当遵守,然而现在不少人却违背了这条带应许的诫命,不讨神的喜欢。当今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道德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不法之事时常发生,甚至有人将自己的亲身父母驱之于门外。是他们无力赡养老人吗?不是,他们之中不乏富有者,是  相似文献   

20.
申文峰 《天风》2002,(3):16-17
在教会中,常听到这样的祷告:“主啊!求你复兴教会,求你复兴我们的心灵。”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常提到复兴教会,但教会却不常复兴。什么是真正的复兴?怎样才能复兴呢? 一、让上帝来参与刚才所念的经文是以色列百姓从被掳之地归回,从物质的建造转向心灵的建造所带来的一次伟大复兴。那时,他们各人住在自己的城里(参尼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