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恐龙灭绝之前,地球上就有了蚂蚁。体型弱小的蚂蚁创造了四个奇迹:一是生存时间最长,二是活动空间最广,三是数量多得惊人,四是本领超出想象。  相似文献   

2.
在恐龙灭绝之前,地球上就有了蚂蚁。体型弱小的蚂蚁创造了四个奇迹:一是生存时间最长、二是活动空间最广,三是数量多得惊人,四是本领超出想象。  相似文献   

3.
道教善书的动物保护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中国道教》2004,(6):40-42
在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经济日益发达、人类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时,动物的处境却越来越糟糕,引起了环保人士的忧虑。据统计,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将有1/4的物种灭绝。自然界本身也存在物种的生灭,但人为因素引起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因素的100倍。我国动植物种类中有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国际公认的640个濒危野生物种中,中国占156个。①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体现,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学者们积极地进行着理论探讨,政府立法,环保人士成立各种组织。联合国第371号决议《世界自然宪章》规定:“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  相似文献   

4.
庄子和海德格尔都认为自由的生存是以理想和意志对抗现实不合理现象的生存.自然界是人类最原始的栖居场所,人是自然界的延伸,人应该尊重、亲近自然,并且葆有从自然界延伸而来的真实本性.现代社会人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海德格尔扬弃了西方近代以来“审美救世”的观点,指出艺术精神正在被审美泛化“扼杀”.庄子虽没有“艺术终结”的困惑,但他也认为矫饰的艺术无法安顿人类的身心.然而,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安顿人类身心的方式仍然具有引导人类达到自由生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生态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和自然的关系,特别是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东西方文化表现出的不同思想、不同态度,引起了愈来愈多的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摆脱生态环境危机的出路在于用东方的天人合一观来取代西方征服自然的观念。然而问题并不如此简单。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界应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终的目标。这是各家学说,无论儒道所共有的根本观念。但大同中又有小异,在对待自然的具体态度上又有差异。道家追求反朴归真,反对以人力加之于自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民间布艺中涉及到虎图腾文化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布老虎、虎头帽、虎头鞋、老虎枕、虎围嘴等等.布艺品的艺术语言和神秘的民俗符号,充满了深邃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嘲讽的力量     
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位姓陆的语文老师。山里人,矮矮胖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他有个并不普通的理想:考上北京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在一个大学本科生都风毛麟角的乡村中学。这个理想确乎是大了一点儿。  相似文献   

8.
鼠的智慧     
鼠,在人们心中历来没有好印象.不仅见之便人人喊打,还常用鼠类的某些特性来发泄自己对同类的轻蔑.如贼眉鼠眼、鼠目寸光、胆小如鼠、无名鼠辈等.但鼠能在自然的变迁与人类的憎恨与剿杀下生存至今日,必然有独特的生存本领与智慧.否则,在自然界动物不断灭绝的趋势下,它绝不会始终常盛不衰.鼠的智慧之一,表现在它有远见.未到天寒,鼠便频频出动,忙碌起来.或到田地里搜寻人们收获后残留的余谷,或大胆出没于人类的粮仓,以充实自己的小粮库.待白雪没地,天寒地冻之时,便躲在洞中,慢慢地享受储备充足的存粮,逍遥自在地过冬了.而其它生灵则大都缺乏这种头脑,为了裹腹.不得不忍着严寒在雪中刨食.鼠的智慧之二,表现在它善于斗争.鼠乃五短身材,在哺乳动物中,确属小字辈.但在鼠的传说中,却有钻进大象鼻子制服大象的辉煌.更有骑牛赴会,成为众肖第一的荣耀.可见,鼠虽小却给人留下了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廖曰文 《现代哲学》2001,46(3):48-51
(一) 感谢上苍创造了如此众多的生命,使人类在这颗孤寂的星球上不致于寂寞。可是人类这些世世代代的陪伴者目前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灭绝。1600年至1900年,平均每10年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本世纪以来,灭种速率急剧加快,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灭绝。据著名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1989年估计,现在每年有5万个物种灭绝,平均每  相似文献   

10.
圆滑的狐狸     
正狐狸将野牛骗进了虎大王等群兽的埋伏圈,野牛被捉了,成了虎大王等群兽的美餐。庆功宴上,虎大王对狐狸说:"这次能捉住野牛,你狐狸的功劳是大大的,我要论功行赏。我要你坐在我的身边,你是坐在我的左边呢,还是坐在我的右边?"狐狸一看,虎大王左边坐着豹元帅,它要是坐在左边,豹元帅就得往后退;虎大王的右  相似文献   

11.
小康胜大富     
正在物质生活上,我抱中庸的态度。我当然不喜欢贫穷,人穷志短,为衣食操心,是很毁人的。但我也不梦想大富大贵,内心里真的觉得,还是小康最好。说这话也许有酸葡萄之嫌,那我索性做一回狐狸,断言大富大贵这颗葡萄是酸的,不但是酸的,还常常是苦的,有时竟是有毒的。我的证据是许多吃这颗葡萄的人,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快活,并且有些人确实中毒身亡了。我有一个感觉:暴富很可能是不祥之兆。天下诚然也有祥云  相似文献   

12.
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成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有关这个学科的建制和研究内容的争论从这个学科确立时起,就没有中止过。近年来,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入,讨论开展得更为热烈。一、学科体系问题龚育之、孙小礼从历史的角度指出:就自然辩证法这个词的原义来说,它是指客观自然界发展的辨证法;从广义上说,就自然辨证法的这个科学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它不仅研究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而且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研究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论。由于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揭示出来的,所以上述两个方面的研究是密切相联不可分的。自然辩法证是马克  相似文献   

13.
主对诺厄说:“你要由一切有血肉的生物中,各带一对,即一公一母,进入方舟,与你一同生活,各种飞鸟,各种牲畜,地上所有的各种爬虫,皆取一对与你进去,得以保存生命。”(创6:19、20)在洪水到来之前,主为何要诺厄保护动物的生命,要每种公母配对进入,使之继续繁殖,不至灭绝呢?因为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是天主创造的生灵,和人类一样有生存的权利;因为动物是构成世界自然法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因为动物和人类构成紧密的互相依存关系。在原始社会,动物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紧靠人类的一环,人类的衣食基本取之于动物(还有野…  相似文献   

14.
高伟 《思维与智慧》2013,(18):16-17
每个人都是对自己最好的人。这是个毫无争议的原定理。我过去总是想用飞黄腾达的方式对自己示好。我想让自己优秀得出乎意料,巨有钱,巨有才,巨有地位,以便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我得把自己捯饬得巨有能耐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看电影的时候,银幕上的李连杰身手太不凡了,一个营的人和他过招他  相似文献   

15.
漫画真谛     
“三个和尚”已经有水吃了。但我的任务还得继续,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出有意义的故事,为他们编写新传,用漫画形式表达出来。这确实是挺有意思的事。不过,这并不容易。倒还不是因为故事难编,我担心的是‘众口难调’。漫画是老少咸宜的,真谛是人人欲求的。可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秉性,有高低不同的根器,有强弱不同的理解力。就在本刊1—2期合刊出版发行后,我听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说:‘刊物最好能再通俗一点。’另一种说,‘普及虽需要,但似乎还要有些学术性强的文章。’在‘漫画真谛’这一栏目中,同样会有这样的问题,我该如何对待呢?我有点畏难了。然而,三个和尚却帮了我的忙,看看后面的故事,大家心里都会有数。我不多说了,您能看明白么?希望能来信告诉我。  相似文献   

16.
海洁 《天风》2013,(5):48-48
《撒母耳记上》15章,上帝吩咐扫罗击打犯罪的亚玛力人,将他们灭绝净尽。扫罗从命击败亚玛力人,但他没有按照上帝的命令,把他们灭绝。他因惧怕百姓而听从他们的话,急于掳掠亚玛力人的财物。撒母耳质问扫罗的时候,扫罗说,百姓在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要向上帝献祭。撒母耳说,上帝喜悦献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扫罗在这件事情上违背命令的原因,照他的理由是百姓要献祭,要把最好的献给上帝。真正的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内心对上帝缺乏敬畏,貌视神的吩咐。具体分析,扫罗的症结有几点:第一,缺乏清廉。作为一个王,权力越大意味着在财物管理上的责任也越大,扫罗的权力带给他贪恋财物以权谋私的便利。  相似文献   

17.
简单     
正街上有几种共享电动车,有两家做得最好,但每一次我都固定选A家的。原因倒不是这家的功能特别齐全,恰恰在于它的简单。这两家电动车,一个用微信扫码,一个用支付宝开启,旗鼓相当;一个侧立式支架,一个底架式,都很方便;都是实心轮胎,都是左手转铃,骑行里程也差不  相似文献   

18.
似非而是     
倘若一个人的心里容不下一条留给别人的路,那他注定也就断了自己的后路。愿意并且能够给别人补台的人,一般是不会下课的——别人的需要就是自己生存的最好条件。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  相似文献   

19.
李敖一生倨傲,有才情却屡屡不得志,但这并不妨碍他做个“爱情皇帝”——一生艳遇不断,其中不乏才女和女明星,几乎段段情都爱得回肠荡气,死去活来,倒是让旁人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20.
<正>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客观环境,人们对于自然的观照和参与,是社会文化的无尽源泉。现代哲学认为,人作为自然物生存于“自然世界”,但同时人又能超越自然,生存于其自身创造的“文化世界”当中。于是,哲学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以人的活动为中介而扔弃了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抽象对立,并把社会存在本身作为哲学所追寻的本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