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家庭教养与子女性格的母亲血型气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林科  王树秀 《心理科学》2001,24(2):224-225
个性中的气质是生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气质的生物遗传因素来看,以祖国医学“脏腑说”、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巴甫洛夫“神经说”、伯尔曼“激素说”、铃木方正“血型说”最为典型,这些理论已被生理心理实验证实或将进一步证实。其中“血型气质说”是个性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探索与检验的一大理论假说。也是在教育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经常遇到的一大现实问题。近代生物医  相似文献   

2.
关于Personality译名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为西方心理学中的Personality 概念与苏联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是描绘同一对象的。第一、可以两个术语的词沅上考证。从字沅上推究,Personality 的本字是Persona。在不少苏联心理学者的著作中.如鲁宾斯坦在其《心理学原则和发展道路》一书巾也曾明白地说过,俄文里“个性”最初来源于希腊字“Persona”。第二,从Persona 与俄文里“个性”的词义来说,两者基本一致。苏联最新出版的美俄大辞典就是这样解释的:“Personality 1)个性,个体  相似文献   

3.
气质对活动有没有影响?怎样影响?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假如我们不是在字面上而是在观念中真正弄清这个问题,那将大大提高个性心理学的理论素养,也将大大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波兰心理学家斯特里劳站在活动理论的高度,吸取了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涅贝利岑等人神经系统基  相似文献   

4.
舞蹈演员的气质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认为,气质就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表现,是每个人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的心灵世界。现实生活中,也有人把气质理解为风格、气度、风度。风格,是某一事物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气度,是人的气魄和表现出来的度量;风度,是美好的举止姿态。不论是何种说法,其核心就是一个“美”字,是感觉上的美。通常能够迅速引起人们美感的往往是相貌、形体、  相似文献   

5.
气质与性格是心理学中两个古老而又基本的课题,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却是很少的。在西方心理学中,除了极个别的例外,早已不把气质作为独立的概念分离出来,而是把气质作为性格或个性的同义词;在东方(主要指苏联与我国)的心理学中,则把气质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认气质与性格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对两者的区别却是很混乱的,比如在我国某些心理学教材或资料中,尽管都强调了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但是在描述气质类型时,却往往把某些性格特征描述为气质特征.把直率、热情、果敢、意志坚强、坚韧不拨、傲慢不恭、刚愎自用等性格特征,作为胆汁质的特征来描述;把善于交际、失予轻浮、轻举妄动、乐观、落落大方等,说成是多血质的特征;粘液质则被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之林,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而个性心理学则更是如此。对个性心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希波克利特的气质类型,在中国古代医书“内经”中亦有对个性类型的描述。然而,个性心理学真正成为独立分支,却是始于一九三七年,在 G·W·  相似文献   

7.
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与个性的关系的理论探讨,是个性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推进个性心理学的发展,因而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苏联的个性心理学试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指导思想,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命题出发,通过对“个体”和“个性”两个概念的明确区分,作为中介转换的对象性活动的进入,和对个性的系统分  相似文献   

8.
气质、性格、能力与职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即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中,不要只注重报酬的高低和舒适程度,更要充分考虑是否适合自己,能否发挥自己的才智和特长。  气质与职业  气质是最具有先天性和稳定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平时所说的“脾气”、“禀赋”相似。尽管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气质却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特点有一定的要求,各种气质类型都有较为适应的职业范围。我们按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所做的四种气质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9.
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个性结构则是个性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个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各家各派对个性结构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也是从各自的基本观点出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什么是个性结构?个性到底是哪几部分组成的?明确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弄清个性的实质等基本理论问题,而且还能为个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研究个性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些国外有关个性结构的几种理论,并加以简要的评述,从而提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作为独立科学的存在,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我们认为心理学科学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指导,也就是心理科学体系应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曾经预言:心理学只有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才能从现象深入本质,才能使心理学成为内容丰富的真正的科学。这个体系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人的心理实质问题。第二部分:实践的心理学本质属性。第三部分:各种心理活动的基本元素是“表象”。第四部分:个性是人的自然实体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合金。第五部分:研究人的心理的目的,在于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调节控制。  相似文献   

11.
黄庚生(上海师范学院):首先,通过调查研究,使我们对过去心理学教材中所存在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过去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把人的心理抽象化,把人的阶级性排斥在心理概念的内涵之外。以个性这个概念为例。我们过去的教材中,把一个人的个性理解为个人心理特点的综合。什么是个人的心理特点呢?有些教材中是这样解释的:每个人在和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各不相同的。例如在学习活动中,有人表现出“心平气和、沉着耐劳、积极思惟”等心理特点,有人则表现为“心浮意躁、敷衍了事、粗枝大叶”等心理特点。当这些心理特点在一个人的所有活动上都打上了烙印,经常会突出地表现出时,这就成了个人的个性心理特点(参见华东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做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指的是我们内心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还有意识和意志行为等等活动,人的个性也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围。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把心理学称为“行为的科学”,专门从人或动物的行为来研究人和动物的心理。心理学与实现四化有很大关系。实现四化离不开机器的设计,操作和使用。心理学有许多测验方法来测试一个志愿当汽车司机或者飞机驾驶员的人。例如要设计一个仪表,它的形状是垂直长形的好呢?  相似文献   

13.
“自我”既是一个心理学范畴,也是一个哲学范畴。心理学上的“自我”是哲学性质“自我”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这是十分可喜的。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又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所谓犯罪心理结构问题。在我国的犯罪心理学教材和研究论文中,“犯罪心理结构”这个词时有出现。最初,它只是作为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其含义也比较模糊。近来发现“犯罪心理结构”已经被提高到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高度了。如有的同志说,“犯罪心理学就是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科学,也就是研究行为人的犯罪心理结构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有的同志甚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一向认为“字如其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笔迹与个性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北宋抗金名将宗泽见到岳飞龙飞凤舞的手迹时说:“此非凡品也”,于是提拔岳飞于行伍之中。宋徽宗是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写的是自成一体的“瘦金体”,有位“望气者”(即研究玄学者)说:“圣上之字,有骨无肉,宋祚岂能久乎?”把北宋的灭亡与宋徽宗之手迹联系在一起,可算得上是玄之又玄的玄学了。 今天,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中,“笔迹学”已被公认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不少名牌大学已把  相似文献   

16.
论个性(上)     
在现代心理学中,个性问题是一个重大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个性的心理学的理论问题已成为普通心理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性的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也纷纷提上了议事日程。特别是由于人才预测与职业选择的强大的社会需要,人的个別差异的探索与个性的心理测量,评价以及预断日益引起教育心理学家、管理心理学家、运动心理学家乃至艺术创造心理学家们的高度的关注。现代,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阶段。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研究与总结西方的以及苏联的个性的心理学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密切联系我国建设“两个文明”的实际需要,从心理学基本理论角度来探  相似文献   

17.
字心画也     
“书,心画也。”由此,“君子小人见矣”。书,即书法,字迹,这是指从一个人的笔迹可以了解其品性。古人杨雄也许没有想到,他的这一见解到了今天已发展成为一门学问——笔迹心理学。正如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相貌、个性一模一样的人,也很难找到两个笔迹完全相同的人。“字如其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个性是最复杂的问题,也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它的复杂性,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许多问题都没有定论。本世纪西方关于个性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流派的产生,关于个性的观点也十分纷歧。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性理论。是西方一个新兴心理学派的个性理论,近年来国内渐有所介绍,为了开展我国个性心理的研究,本文试图作一粗浅的评介。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学上,“气质”这一概念与我们平常说的“禀性”、“脾气”相似。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活泼好动,有的人却总是安静沉稳;有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总显得十分急躁,有的人情绪总是那么细腻深刻。人与人在这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就是气质的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稳定性/发展性:气质研究视角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志宏  席居哲 《心理科学》2006,29(1):249-252
气质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传统研究注重突出气质的先天性与稳定性,而近期研究则逐渐开始强调气质是具有行为基础的发展性的行为特征,表现出与传统研究不同的视角转向。目前这种“暗流涌动”式的转向将对气质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