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剑虹 《天风》2004,(1):20-21
“道成肉身”在基督教神学中属于基督论的范畴,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这涉及到上帝为何化身成人,如何化身成人,从而与世界与人类发生了直面的紧密的关系,特别是发生了生命关系。这不只是一种理论、一种教义和学说,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见证,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能形于实体的真理。每当我们庆祝救主耶稣诞生时,再次思考“道成肉身”与我们的关系,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1、成了肉身的这个“道”,不仅是与神同在的,而且就是神,这就告诉我们耶稣的先存性。耶稣说:“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8:58)耶稣又对门徒说:  相似文献   

2.
道成肉身     
沈承恩 《天风》2001,(12):4-5
道成肉身是一个奥秘,正像三位一体是一个奥秘一样。说它是奥秘,因为没有人能说得清楚,童女马利亚怎么能从圣灵怀孕生下耶稣,没有一个科学理论能解释,没有一个实验能重现。 这奥秘还不仅在于这件事的过程如何,而在于这件事中两个方面的关系如何。两个方面,即:道或上帝一个方面,肉身或人一个方面。道与肉身究竟是什么关系? 我们很容易认为肉身与道,或说人与上帝是对立的。我们人是如此地败坏、污秽,满了亏欠;而上帝是那样地完美,他是全爱、全能、全善、全然圣洁。我们这样想,是很自然的。作为一个人,一个肉身的人,能  相似文献   

3.
沈靖 《天风》1994,(5):12-13
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会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加强教会自身建设,更好地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教会与社会要不要相适应,似乎是一个政治问题。应该说,这确实是的。但是教会与所处的社会要认同、要适应,也是教会本身的性质与使命所要求的。 请先读一段圣经:希伯来书2章10—18节。 教会的元首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世上做人。而道成肉身是基督对世人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李世峥 《天风》2014,(6):38-39
"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圣子耶稣的道成肉身,目的在于将不能看见的上帝展示给习惯于用视觉和感观认识事物的世人,以便让人藉着他认识上帝。为了更好地"表明"上帝,道成肉身的耶稣给人间带来两样礼物,一样叫"恩典",一样叫"真理"。《约翰福音》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相似文献   

5.
那"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使徒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道成肉身的上帝之道(参约壹1:1)。这道不但太初就有,与上帝同在,而且这道本身就是上帝(参约1:1)。为了让这奥秘的亘古长存的生命之道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宗教、社会—政治处境中被听见、被看见、被触摸,这无形无象的生命之道就需要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处境中成为具体的肉身,进入、光照人类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将到来,它是全世界的基督徒庆祝耶稣降生的欢乐节日,它也是关乎万民的大喜信息。使徒约翰告诉我们:“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1:14)神学家奥福(Stephen Olford)曾正确地解释说:“基督的道成肉身,是将人类最初无罪的本质集中在他身上,因此,  相似文献   

7.
高友洪 《天风》2007,(23):16-17
道成肉身这一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我们的信仰并非神话,也不是出自人头脑的臆想,而是建基于历史的事实。每逢圣诞节,都要以各种形式举行庆祝活动,圣诞节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怎样的影响?一、道成肉身的事实(一)道成肉身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圣诞节——这一被现代人视为时尚的节日,在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9,(12)
<正>"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参约1:14)经文:约1:1-18每当圣诞节来临,我们都会默想神对我们的大爱。道成肉身的耶稣,彰显了神大爱的实际行动;神"道成肉身"的作为,为的是帮助神的儿女们有道成肉身的生命。《约翰福音》的序言以"道成肉身"的思想(参约1:1-18)作为全卷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经文:约1:14 初期教会关于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的神学论证曾经旷日持久,这是一场捍卫信仰纯正的论证。道成肉身是基督论的核心;基督神人二性是“道成肉身”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深受诺斯底主义影响的希利尼人,他们的二元论思想,总是将灵界与肉体,精神与物质分开甚至对立。  相似文献   

10.
汤士文 《天风》2004,(2):12-13
基督耶稣虚已道成肉身以后,他自甘卑徽,而不是成为一个高高在上受人服侍的人,恰恰成为一个甘心服侍别人的人。他亲口说过:“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8)他的虚己道成肉身,完全是为了拯救人类。  相似文献   

11.
陈孝浪 《天风》2004,(12):37-39
"道"为何要成为"肉身"?其意义与目的何在?"道"与"肉身"又有何关系?道成肉身的启示既维护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又摈弃了许多异端邪说,并丰富了基督教的思想。基督观--耶稣的神性与人性是互相统一的 "道"显明耶稣具有神性,因为圣经言:"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1:1);"肉身"显明耶稣具有人性,因为圣经言:"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  相似文献   

12.
倪光道 《天风》2005,(3):26-27
有些弟兄姊妹总觉得生命之道太奥秘、太抽象,不容易听懂,也不容易遵行。其实,如今这真道的奥秘已经显明(参罗16:25-26;西1:26-27),不再抽象。约翰说:"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壹1:1)不言而喻,这是指道成肉身的基督,已经将看不见的神"表明出来"(约1:18)。所以,我们这些因信得着基督生命的人,也要"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2:16)。  相似文献   

13.
田素良 《天风》2008,(24):9-9
道成肉身"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约1:14上)主耶稣啊,你曾在2000多年前道成了肉身,你的降生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希望,挽救了在罪恶黑暗中呻吟、挣扎的人们。你的降生,把神的爱洒满了人间,温暖了千万个黯然如水、惆怅失丧的心灵。你的降生让人类悟  相似文献   

14.
雪峰 《天风》2023,(2):36-37
<正>道成肉身的耶稣既有完全的神性,又有完全的人性,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互不混淆、互不割裂、互不分开,这是基督教教义的奥秘、基督教神学的精髓。然而,历史上的基督教会却一直很难将“神人二性”的教义理解得“合乎中道”。纵观教会历史,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关于基督论的异端,这些异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耶稣的神子身份和人子身份的理解犯了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5,(12)
<正>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坐在高天之上那一位全然超越的永活之神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使我们真真切切经历了以马内利的救赎大恩!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基督,在这普天同庆的节期里,我们众人屈膝颂赞你在众人中间成就的大事!愿主借着教会的见证,将你的大爱、荣耀彰显出来,使万民都  相似文献   

16.
吴兵 《天风》2016,(12):44-45
正1.道成了肉身约1:1-14基督的降生,是一个神迹。这个神迹的意义并不仅仅停留于童女怀孕生子,以此来彰显上帝奇妙的保守,得以使耶稣基督自母腹中未沾染原罪;道成肉身的神迹乃是为了宣告:上帝愿意与人同在、与人认同、进入人的世界,而神性愿意借着进入人性来拯救、转化和提升人性。道成了肉身,提醒我们肉身是承载"道"(也就是神自己)的器皿。人性可以承载神性,只是需要经过洁净、更新和转化。"神成为人,为要让人分享神性",这是早期教父的一再宣告。圣经中也说:"他已将又宝贵、又极  相似文献   

17.
任重道远     
孙锡培 《天风》2002,(3):1-1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4),这是路加对道成肉身的耶稣成长的描述,这里强调了“一齐增长”,说明作为人子的主耶稣的成长是全面的发展,既有“智慧”的增长,又有“身量”的增长,既有“神的喜爱”,又有“人的喜爱”。作为道成肉身的继续,教会的成长也应该是数量与质量的“一齐增长”。追求数量的增加而忽视质量的提高,这决非教会之福,也不是神所喜悦的。目前中国教会当务之急是如何努力  相似文献   

18.
张效法 《天风》2008,(14):35-35
问:神在伊甸园里设立一棵分别善恶的树,人因吃了禁果而堕落。然后再差遣基督道成肉身来拯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神为什么要这样做?神既是全知,应该知道人会因摘吃那“果子”而犯罪,为何还要放那棵树使人陷在罪中呢?甚至有人说:“这样,人类犯罪,神也要负一部分责任!”这样的理解对吗?  相似文献   

19.
陈丰盛 《天风》2018,(9):19-20
今日中国教会的牧者,应当效法"道成肉身"的榜样,使基督教的信仰"道成肉身"于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新元素。探讨"基督教中国化"这一主题时,两个不变的要素,分别是"基督教"与"中国化"。"基督教中国化"必然是在"基督教"真理基础上去谈"中国化",其目的一定不是"去基督化",而是用"中国化"去诠释"基督教",用"中国化"去发展"基督教"。  相似文献   

20.
我们所信、所传的生命之道,其重要的内容有主的降生(道成肉身)、受死(十架赎罪)、复活升天,再来,耶稣不是“教主”,而是救主。他死而复活,并且升天了。因为他是神的儿子,他是人类的救主。 耶稣基督的名是奇妙的:“耶稣”意思是“耶和华拯救”。他是救世主,“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基督”在旧约希伯来文称“弥赛亚”,意思是“受膏者”。圣经里有三种人受膏:一是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