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千叶县有家石井药局,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31只空药盒,每一只药盒标明一个日期;凡来买药的顾客都留有一张病历卡,从病历卡上得知顾客的生日日期。石井药局备有专门的贺卡,上面写着:“您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如果您康复了,请告诉我们一声;如不幸仍需用药,也请告诉一声,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贺卡在顾客生日前一天寄出,使顾客在生日当天收到。这样,石井药局顾客络绎不绝,财源广进。小贺卡贺出了大市场。 先哲有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是感情动物,人的行为常常受感情的支配和左右。同样,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消费…  相似文献   

2.
换伞记     
前几天,我们商店雨具柜上围着一群人。我跑过去了解,原来是一位顾客几天前买去一把布面晴雨伞,今天来要求调换,而营业员则坚决不答应调换,因此发生争吵。我问顾客:“你为什么买了又要调?”“买了以后感到价钱太贵,想调一把价钱便宜一点的。”这个顾客用恳求的语气说出了要求调换的原因。“你为什么不给他调换呢?”我回过头来问营业员。“他这顶伞已经用过了,所以不能调。”营业员用很肯定的语气说出了不能  相似文献   

3.
正许多年前,一条大街上,一家规模并不算太大的餐厅开业了。吸引客人的注意成了餐厅开业伊始的主要任务,裹着辣酱,个头饱满的大虾,让人垂涎的新鲜牛肉,色泽诱人的软壳蟹,这些能与实物媲美的照片被放到餐厅门外的橱窗里,招徕顾客。可让人有些失望的是,顾客仍然寥寥无几。其实,只要细想想,就会知道,附近的餐厅几乎都是用这  相似文献   

4.
正山本是一位精明能干、头脑灵活的餐厅老板,他的餐厅位于日本新宿最繁华的美食街,在他的管理之下,餐厅的生意非常火爆。但是餐厅在开张之初,门庭冷清,生意惨淡。为了留住顾客,山本使出浑身解数。他给顾客打八折优惠,不断改良菜品;亲自派发传单,找网红做就餐直播;把女服务生打扮成漂亮的女仆,把男服务生打扮成英俊的管家,为顾客们迎来送往、唱歌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和谐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对和谐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这个研究围绕着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作为中西方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一个部分,对此进行发掘、整理、再认识;二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来进行研究,对它作出了新的界定和认识。较早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研究和谐是张文《“和”——儒学的最高境界》,该文认为,儒学所谓的“和”,是以和谐为核心的综合性概念,它包含了差分、冲突、融突、整合四个不同要素。并认为,儒学之“和”包括四个层面,即人与己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天地之和,其价值终端为与己和乐、与人和处、与社会和融、与天…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社会关注的问题。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一、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道教对于理想仙境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于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一种向往,也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借助力。这种追求,一方面表现在对神仙洞府的描述;另一方面也体现在道教的神仙信仰之中和对自然的态度上。道教对理想仙境的追求,首先表现在对神仙洞府的…  相似文献   

7.
道教的生态观强调人与生态自然万物同生共运的浑然一体,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生命和健康,反映道、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生态美的总纲,是道教生态和谐美的最高境界,它反映了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一、生态系统和谐美道教认为生态系统具有规律性,这就是“道”。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天地万物和人都是从这个“道”产生的。这个“道”,即是万物之宗,又是万物之始,更是万象之源,使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1…  相似文献   

8.
正萨赫是英国杜伦大学的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在伦敦街上开了一家餐厅。餐厅开张初始,生意十分火爆。可好景不长,过了没多久,来用餐的人越来越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萨赫开始查找原因,很快原因就找到了。原来,顾客进到店里点餐之后,在等待上菜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等待的时  相似文献   

9.
张崇助 《天风》2006,(10):37
使徒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并非保罗其它的不知道,而是对保罗来说,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是他传福音的重点。耶稣基督钉十字架就是除去和好的障碍(罪),使神人和好、人人和睦、人与万物和谐。十字架的福音是和好的福音。十字架“一竖”开通了神人之间的路。“一横”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十字架使人与神,人与人和好。神藉主耶稣在十字架上钉死,来作成这救赎的大工。“和谐”、“和睦”、“和好”是十字架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吴志福 《天风》2014,(7):6-7
近日,发生在山东招远麦当劳餐厅的恶性杀人案,迅速登上了全国各大主流媒体的显著位置,中央电视台也在第一时间详细报道了此事.这件事的起因是“全能神”(东方闪电)邪教成员为了所谓“传福音”,向某餐厅内的顾客索要电话不成,遂对其进行殴打致人死亡.此事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引发了更多人对邪教的痛恨!  相似文献   

11.
近日路过一家饮食店,只见许多人围看一张启事,上面写道:“因本店厨师患流感,为使顾客免受传染,特停业几天。”顾客们纷纷称赞该店诚实坦率、对消费者负责。后来该店重新营业,更加门庭若市了。 无独有偶,不久便听说有位患肝炎顾客在该店吃过饭后主动把碗筷送到伙房,请炊事员消毒后再使用;店家自然认真采取了相应保健措施,此事也传开了。顾客们都视之为“放心店”而纷至沓来。 有如新风扑面,笔者感触有双:  相似文献   

12.
色彩唤起人的第一视觉作用,比形体更先引人注意,它附着于形体又相对独立于形体。视觉是左右人类感情的最重要的感觉,对于餐馆而言,色彩是首先指引顾客的视觉路径。造成具有吸引力的色彩是增加顾客的捷径,充分运用餐馆空间的色彩装饰,往往可以在竞争上力争上风。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语言,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也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通过色彩变化产生的各种色彩形象能渲染、烘托出不同的空间气氛、情调,显示不同的性格、风格,并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作用。在进行餐馆空间设计时,对色彩正确的搭配与运用,将为餐馆空间增色不少。否则,搭配拙劣的色块堆积将造成极大的视觉污染,甚至会毁掉整个空间应有的气氛与意境。  相似文献   

13.
李群 《管子学刊》2014,(2):70-72
中国竹文化历史悠久,历代的诗词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咏竹诗。竹的清、挺拔及四季常青常被审美化处理,当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在诗词中给予审美表达,其意境则更加悠长。竹子修长挺拔、直冲云霄的自然形象更让人想象到耿直不阿、忠贞坚定的人格形象。当竹的“清美”意象被赋予了浓厚的生命感及情意色彩后,竹便展示出不畏严寒、经冬不凋的“清高”之美;竹林的清幽静谧,使人畅神怡目、让人感受心境澄净的“清静”之美;清风吹拂竹林,凉风习习,人们坐饮其中,让人感受到“清风”之美。  相似文献   

14.
“和”是儒学之道的最高点。作为核心议题,和贯穿于儒家学术讨论的各个层面。“和”在字源上与音乐相关,其主旨有别于“同”,与德行修养、政治教化、生活实践相关联。儒家多在天人关系的语境中阐述“和”,认为天人在根本上是和谐而非对立的。依据对天的不同理解,儒家天人和谐思想呈现为两大主张:人与主宰之天合一、人与自然之天协同。同时,儒家关于和的论述并不仅仅是一种探寻形而上之奥秘的理论尝试。这一理论具有很强的化解冲突、建立秩序的实践性功能。作为一种救治方案,和道在人的领域具有人我、家庭和国家三个向度,追求一种动态的有序。  相似文献   

15.
拆字戏解     
令:“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骗:一旦被人看穿,“马”上就会被人看“扁”。真:正“直”,是它的立足“点”。佯:表面上假装成“羊”的“人”,实际上是狼。挫:想事事“坐”等到“手”的人,必定事事不顺。恢:哪怕是失败的“心~灰”,也能燃起希望的火焰。  相似文献   

16.
“放心店”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路过一家饮食店,只见许多人围看一张启事,上面写道:“因本店厨师患流感,为使顾客免受传染,特停业几天。”顾客们纷纷称赞该店诚实坦率、对消费者负责。后来该店重新营业,更加门庭若市了。无独有偶,不久便听说有位患肝炎顾客在该店吃过饭后主动把碗筷送到伙房,...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中国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差,往往是白色统领“世界”,卧室兼会客,螺丝壳里做道场,大家挤在一块。眼下改革开放生活好转,居住条件大幅度的改善,于是卧室、书房、客厅、厨房、卫生间,各个功能都能在现代居室中体现,使人们能得到合理地运用和享受,再也不是过去的螺丝壳里做道场,白色一统天下的时代了。搬新家对现代人来说,再也不是一件稀罕事了。新家的装修再也不是以前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就了事了,而是追求一些“艺术的风格”、“色彩的个性”、“色彩的和谐”、“欧美文化品味”的装饰风格等等。总之,人们在此时此地能充分展示其内在的审美观和个性的张扬。本着此种精神,毫无  相似文献   

18.
和谐诗     
和字一口在右边,谐字左边有一言;和谐好比人两个,促膝而坐畅心谈;和有不解开口问,谐以坦诚说因缘;谐有不明来告白,和以和气讲渊源;和谐真诚相对话,消除偏见与争端;和谐平等相对待,终成朋友义相连;和谐精神应效法,秉持尊重与包含;一慈二俭三谦让,清心寡欲不争先;人身和谐体康健,  相似文献   

19.
杨泽波 《哲学研究》2023,(4):44-51+126-127
两千多年儒学发展有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主线是道德践行,辅线是道德存有。前者的主题是人如何成德成善,内部呈现为“一源两流”的格局,其中“一源”指孔子,“两流”分别指以孟子、象山、阳明为代表的仁性之流,以及以荀子、伊川、朱子为代表的智性之流。后者的主题是道德之心如何影响天地万物,使其成为存在。两条线索有一个复杂的互动关系。道德践行之主线决定人成德成善,有了道德的人会以善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从而产生道德存有之辅线;道德存有之辅线形成后,染有道德色彩的天反身又成了道德的形上根据,从而大大加强了道德践行之主线的力量。儒家生生伦理学在这个谱系中有自己的定位:就主线而言,它不再局限于心学的立场,而是回到了孔子之“一源”,以聚合“两流”;就辅线而言,它不再以天讲人,而是以人讲天,不承认天是形上实体,回归了人之一本。合而言之即是:立法三分,聚合两流;倒转天人,终归一本。  相似文献   

20.
正九十年代初期,一家名叫永源的茶餐厅在香港湾仔道上开业了。物美价廉加之优良的服务,使这家店的生意很快兴隆起来。乃至后来,每到用餐时间,不仅餐厅内会有些拥挤,甚至门外还会有排队等候的顾客。看到这种情况,餐厅的老板林先生欣喜之余,便抓紧时间扩充店面,他想的是,扩充营业面积,顾客不用拥挤,更不用排队,生意岂不更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餐厅店面扩充之后,餐厅的营业额非但未比扩充前增加,反而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