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当·斯密的“同感说”是其道德情感学说的基础和核心。“同感”产生于“公正的旁观者”的设身处地的想像 ,是在经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公正的”共鸣感情。它的作用是对他人行为和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斯密把主观的感情当作了客观的评价标准 ,其“公正的旁观者”也是抽象的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程颐与其弟子吕大临与苏季明的“中和”之辩为中心 ,围绕双方辩论的焦点 :中和的名义、已发与未发的工夫、应付情感的方法等 ,详细考察了北宋道学家视野中的“中和”说。本文认为 ,程颐与其高足的“中和”之辩 ,体现了心性二元论的道德理性主义与心性一元论的道德直觉主义的交锋 ,一方面重新开启了《中庸》“中和”说的不同视域 ,另一方面也为朱熹乾道五年的“中和”之悟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契机。  相似文献   

3.
史少博 《管子学刊》2006,(1):112-115
朱熹强调后天的努力对个体人道德修养提高的重要性,故而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但是不可否认朱熹在探讨个体人的道德水平高低时,认为“其气质有清浊偏正之殊,物欲有浅深厚薄之异”,认为人的道德和出生时的“禀气”有关,具有先在性,具有先天的因素。他从“禀五行之气”与“五常”、“禀气与人的善恶的先在性、用“禀气”论证人道德根性上的差异的先在性三个方面,用“禀气”说明了人的道德先在性。  相似文献   

4.
孟子“义内”说发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义内”说是孟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涉及到人性、人禽之辨、道德礼法的本原、道德理性的普遍合理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孟子与告子围绕人性和“义内”问题所展开的辩论,并根据《孟子》和其他早期儒家思想材料对“义内”说作进一步正面阐发。文章指出,从作为道德本原的“仁”和“义”的关系来看,“仁”源于自然本能,而“义”才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自觉意识和道德理性;从“义”和“礼”的关系来看,“义”是一切“礼”的创制和改造的依据,是人们道德理性的终极依凭。因此“义”必然是内在于作为一个类的人的规定性之中的。“义”的普遍合理性可以在历史中得到证明,也可以经由忠恕的方法加以体认。“义内”说在道德实践层面上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简《六德》篇讲“仁内义外”,孟子则批评告子“仁内义外说”,而主仁义内在。学者疑之,至有据此否定郭简思想属思孟学派者。本文指出:《六德》篇与告子的“仁内义外说”,名词相同,但内涵迥异。郭简《六德》篇的“仁内义外说”,讲家族内、外治理方法的区别;告子所持“仁内义外说”,则是由人的情感生活与道德普遍性之割裂,而引生一人性“白板论”。《六德》篇“仁内义外说”所言治道,表达了儒家的一贯思想,亦为孟子所肯定。但告子“仁内义外说”所表述的人性论,则与儒家尤其思孟一系的核心思想相抵触,故为孟子所驳斥。孟子与告子有关“仁内义外说”的论辩,凸显了孟子人性论的根本特色和精神实质。孟子仁义内在于人的实存和情感生活的性善论,为《六德》篇“仁内义外说”所表达的儒家治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者本无矛盾,不能据此而将《六德》乃至郭店儒简排拒于思孟学派之外。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其意图是说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和统领作用。然而,校长如何才能起到凝聚人心、引领方向的灵魂作用?首先是校长的道德修养,就如陶行知所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相似文献   

7.
康德的“划界说”王淑芹令康德赞叹和敬畏的,除了头上的星空,就是内心的道德法则。康德对道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精心建构了一个以自由为基础,以道德准则为形式,以至善为根本目的的道德体系。在康德的道德体系中,他并没有直接阐明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而是通过对...  相似文献   

8.
"性善"说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强调人最终的道德本然性,从而达到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目的.比之康德"人本质是道德自由与自律"的观点两者有表面的相似与内含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9.
报刊文摘     
平常我们说的“言足以为师,行足以为范”,就是讲的透过人际沟通的具体现象,从而进行其中的“灵魂”观照,并受到影响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这就是道德传播。道德传播是在人际沟通的外在形式的隐蔽下的“潜台句”和“潜影  相似文献   

10.
孙、老、韩合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言十年前毛泽东同志说过,《老子》是一部兵书。前人也有此论议。唐代王真说,“五千之言……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叙表》)。王夫之说,“言兵者师之”,“持机械变诈以徼幸之祖也”(《宋论·神宗》)。章太炎说它“约《金版》《六韬》之旨”  相似文献   

11.
12.
13.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Leitgeb’s stability theory of belief (Annals of Pure and Applied Logic, 164:1338-1389, 2013;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23:131-171, [2014]) and Spohn’s ranking-theoretic account of belief (Spohn, 1988, 2012). We discuss the two theories as solutions to the lottery paradox. To compare the two theories, we introduce a novel translation between ranking (mass) functions and probability (mass) functions. We draw some crucial consequences from this translation, in particular a new probabilistic belief notion. Based on this, we explore the log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belief theories, showing that models of Leitgeb’s theory correspond to certain models of Spohn’s theory. The reverse is not true (or holds only under special constraints on the parameter of the translation). Finally, we discuss how these results raise new questions in belief theory. In particular, we raise the question whether stability (a key ingredient of Leitgeb’s theory) is rightly thought of as a property pertaining to belief (rather than to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4.
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展-自我决定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海燕  闫荣双  郭德俊 《心理科学》2003,26(6):1115-1116
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EdwardL .和RyanRichardM .等人在 2 0世纪 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 ,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 ,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 ,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 ,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自我决定论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体系 ,并广泛应用于管理、…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odless theory of modality, intended to be as closely analogous to the tenseless theory of time as possible. It is argued that the new theory is distinct from David Lewis' modal realism and that it solves certain problems better than modal realism does, namely, the problem of advanced modalizing, the problem of necessitism, and the problem of conflict with common opinion.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s a continuation of the comparison of interpersonal/relational theory and Bionian field theory that I began in two articles that appeared in Psychoanalytic Dialogues in 2013. The paper has two sections. In the first, I discuss differences between Bionian field theory and interpersonal and 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 In the second, I turn to what the two schools of field theory share.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探索知识的历程中,科学家一直把理论之间的还原作为一种机会,以此来发展对我们的知识的适用范围、结构以及事物根本构成关系的深远解释。在科学领域,科学家们认为某领域建立的理论只不过是基本领域如微观物理学理论的具体的体现,因而高层次理论解释并不必要,科学的发展就是用基本的理论取而代之却又不丧失前者的解释力。科学的发展证明了理论还原的成功,如伽俐略定律还原到牛顿定律,牛顿定律还原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甚至在生物学中,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视为理论还原最伟大的成果,以至于DNA发现者、科学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  相似文献   

18.
19.
《学海》2018,(5):22-30
亚当·斯密在写作《国富论》时看到,重商主义政策体系正推动着英帝国走向深重的危机:殖民地既不能提供保卫帝国的兵力,也不能提供维持帝国民政的收入,反而增加了母国的防卫负担;美洲独立战争爆发后,帝国分崩在即,严重依赖殖民地进出口贸易的经济结构变得极其脆弱;不列颠沦落为"商人之国",商人阶层垄断贸易,对平民大众多有压迫与剥削。在重商主义政策体系下,法律变得暴戾,让英国人引以为傲的自由惨遭倾覆。危机的症结在于:商人欺骗、侵夺了主权,绑架了国家,使法律只体现商人阶层意志。《国富论》致力于传授重商主义时代的主权理论:主权者必须知晓国民财富的自然秩序,以此驯化资本,使之合于正义与公共利益;主权者必须对商人的"独占精神"有所警惕,不受其蛊惑,使经济政策合于社会的自然机理,体现国家的公共意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