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强 《管子学刊》2003,(3):75-79
齐“巫儿”婚俗始于春秋时期,直至汉代仍在齐地流行,是“同姓不婚”主旋律下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关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关于“夷人文化”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和实事求是的观点。齐桓公“淫于骨肉”说是有根据的,并非空穴来风。齐“巫儿”婚俗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宗教背景。  相似文献   

2.
侯强 《管子学刊》2001,(2):49-52
齐“巫儿”婚俗始于春秋时期,直至汉代仍在齐地流行,是周代“同姓不婚”主旋律下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齐巫风仙气的浓郁,为齐婚俗带有“巫”的成分提供了良好的生成土壤,而商品经济的发达,又使齐地风俗体现出礼教精神淡薄,加之东夷土著习俗根深蒂固的影响,使齐婚俗明显带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3.
近承友朋雅意 ,惠贶张华松先生新著《齐文化与齐长城》。是书由著名历史考古学者罗哲文先生检署 ,法书典雅脱俗 ,清丽曼妙 ;序言则出自史学名家徐北文先生之手 ,洋洋洒洒 ,字字珠矶 ,洵非一般泛泛之论。序文不仅体现徐先生对于齐文化的真知灼见 ,更体现出老一辈学者对新一代学人的殷殷关爱之情 ,故捧读斯序 ,感人至深。近年出版有关齐文化的专著不少 ,但大都由于作者工作性质的关系 ,或则为纯考古学的著作 ,或者仅从传统的历史文献中寻绎而来 ,真正考古与文献兼重 ,是两者有机结合 ,相得益彰者 ,则为数不多。而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齐长…  相似文献   

4.
范跃进教授主编的《齐文化旅游丛书》,近日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了。这套丛书,全书包括齐地历史名人(上、下)、齐地山水名胜(上、下)、齐地遗址遗迹、齐地风俗特产、咏齐诗文选注,五卷七册,150余万字,图片130余幅。整套丛书,图文并茂,规模浩大,站在山东省文化旅游平台建设的高度,从整体上对齐文化旅游的资源、框架、思想内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反映。这是第一部全面整理齐文化旅游资源的著作,是齐文化旅游研究的奠基石,对于齐文化旅游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弘扬齐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淄博市的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套丛…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与齐国兵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汝波 《管子学刊》2005,(1):41-44,69
《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不等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基本含义是谋全局,懂全破,定全策,力争用最小的代价获取全局的胜利。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进攻,也适用于防御。《孙子兵法》的这一思想与齐国的兵学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称霸业绩,是《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产生的实践依据;齐国兵学文化中的“尚智”特质,是《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产生的文化基因;古兵法中萌芽性的“全胜”思想,是《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产生和升华的理论活水;齐国盛衰的教训,则使孙子认识到,实现“全胜”的首要条件是“道、天、地、将、法”综合国力的强大。《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对其后的齐国兵学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影响大致体现在兵书、非兵书论兵、社会风尚以及将帅成长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汉唐典籍如《说文》《初学记》等征引《逸论语》五则,自王应麟、朱彝尊以来,皆以其为《齐论语》之《问玉》篇,"问王"为"问玉"之误,已成定论。因其内容、体制与二十篇不同,为张禹所删。《齐论》自班固之后未见典籍称引;现有文献皆无其进入东汉以后传承情况之记录;郑玄校定《张侯论》,参考《古文论语》,并未参考《齐论》,学术史上"考之《齐》《古》"之说有误。考虑到著录《齐论》的《汉书·艺文志》实出于刘歆《七略》,而许慎引《齐论·问玉》时已称之为《逸论语》,可以判断《齐论》的亡佚时间当在刘歆之后、许慎之前。许慎编纂《说文》,采用《逸论语》,并未全部注明出处,这有助于我们对《说文》编纂与内容来源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齐物论》的基本旨趣在于,使人领悟"万物齐同"的精神。据庄子,万物皆是道的体现者,因此其存有本身理应被尊重,以至于万物齐同的和平境界。万物先以个别单位呈现于特定事态中。并且每件事物在其存在过程中,常与周遭环境连上关系,互相影响而转化为另一存有者。因此,使此世界总在变化之中。《庄子》一书所提出的"齐物"概念,要使人承认万物理应拥有按照各自的存有方式而存在的生命形式。那么,在《庄子》文本中,如何将"齐物"之论得到其内在逻辑根据呢?换句话说,《庄子》究竟依据何种内在的逻辑形式以确保"齐物""逍遥"等核心概念的证成呢?本论沿着"卮言"的语言特征而论证"齐物"概念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由此导出《庄子》"齐物"概念正合乎新科技革命时代所需的子学精神,即多元性生活世界此般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存在论的意义上,《管子》中的“道”、“德”是被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运用的,指生命产生的根源和生命存在的内在根据,二者是一体共在的关系。《管子》的“道”、“德”论揭示了人与万物在自然本性层面上的内在一体性和生态伦理的存在论维度,启示我们生态伦理应超越人与自然的外在关系,建立于人与自然内在关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10.
因"听于神"而误国者,南北朝梁武帝萧衍便是一个典型.梁武帝是历史上第一位笃嗜佛祖的皇帝,为了皈依佛法,他大建佛殿,数次舍身,因而朝纲废弛,隐生祸乱,可怜一位"历观古昔人君,恭俭庄敬,艺能博学,罕或有焉"的好皇帝,最后竟被侯景折磨而亡.  相似文献   

11.
自姜尚封齐至秦国灭齐,从思想观念、政治生活领域至衣食住行、丧葬祭祀,齐国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的礼仪思想,像一张无所不包的秩序大网,通过硬控制手段,使各等级各安其位,各行其是,起到了规范秩序、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齐国政治家与社会思想家们也在各个层面对礼仪进行了有时代特色的论述与实践,其主要落脚点是秉礼治国平天下,维持齐国社会秩序,导向则是王权专制.  相似文献   

12.
13.
The evolutionary advantage of outbreeding has influenced the 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mating, attachment, and dominance behaviors of all animals. Nature has selected for those species that have evolved family structures with detachment and dominance patterns that create a relatively intact incest barrier. Man inherits from his animal forebears the biological imperative of an incest barrier but brings to it his special complexity of psychology and symbolization--incest barrier becomes incest taboo. We present a discussion of human patterns of sp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Oedipal conflict and relate this to the detachment and dominance behaviors of animals. This is an interface between psychoanalysis, family theory, and ethology. In addition, we pursue in detail the asymmetrical operation of the incest taboo within the family: that it is stronger for mother-son than for father-daughter than for brother-sister.  相似文献   

14.
15.
论齐鲁文化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宣兆琦 《管子学刊》2004,3(2):36-39
齐鲁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针对应试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体系。孔子与儒学产生于鲁,稷下学宫出现于齐。仅此而论,将齐鲁文化引入素质教育就有完全的必要性和切实的可行性了。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结合齐鲁文化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建立起一个齐鲁文化与德育,齐鲁文化与智育,齐鲁文化与体育,齐鲁文化与美育,齐鲁文化与人格塑造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座标系出来。目前,齐鲁文化和素质教育的各自研究均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将齐鲁文化与素质教育进行一体化的研究,至目前为止尚无人深入地来做。如果把宝贵的齐鲁文化资源应用于当前的素质教育中去,当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周公的宗教信仰与政教实践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欲晓 《世界宗教研究》2011,(4):143-151,194
周公拥有大祭司、摄政王和政教宣化者的多重身份。在周公这里,周人的"上帝"崇拜与"天"之信仰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周公"以德配天"与"制礼作乐"的文化与制度创设,既表现出理性的精神,又洋溢着对神道的崇敬。周公的政教实践,贯穿着道德的理想,但仍与宗教信仰相配合。周公之信仰与政教实践,对后世儒教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齐国姜氏是先秦封国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姓族,也是中国古代许多姓氏的源起所在,其后裔中不乏著名人物,因此,对齐姜氏后裔姓氏来源、分布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论述和考证,有利于我们对齐国姜氏源流的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齐国历史以及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