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前有个国王,梦见有人拔掉了他所有的牙齿。醒后,让丞相为他解梦。丞相直言不讳:“这个梦预示着陛下的全家将比陛下先死。”国王听了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丞相押入大牢。国王又叫阿凡提为他解梦,阿凡提说:“陛下所做的梦预示着陛下将比你所有的家人都长寿』”。国王听了非常高兴,重赏了阿凡提。其实两个人所说的语意是相同的,但表达的方式却截然不同。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语言委婉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寥纂┌───┐│逻 ││汉地‘│└───┘夕苏影甚叠爆鬓 (1)这一个古老的故事,国王手下有两个大臣,一为忠良,一为奸臣。然而,奸臣总想设法害死忠良。 (2)一天,奸臣又向国王大讲忠良坏话,国王昏庸、偏听偏信。用抓阉的办法要害死忠良。命忠良在两个阉中抓一个,两个阉各为“生”,和“死”。抓到“死”字阉则死,抓到“生”字阉则免于死。对衅‘, 声,‘夕 (3)奸臣又背着他人逼迫做阉的人,把两个阉都写成“死”字。这样,忠良无论怎,抓到的阉都是“死”字阉。奸臣洋洋得,自以为可以得逞。 (4)但好心的做阉人,把这样情况偷偷告诉了忠良。那么,…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桅杆     
一个出门求道的人在渡船上遇到两个青年,他虔诚的样子拿人觉得好笑,两个年轻人骗他说:”你是不是想知道‘道’的真谛?”他说:“是呀”年轻人说:“现在你顺着桅杆爬上去,等你爬到顶上的时候,就明白‘道’的真谛了”学道的人连忙脱下外衣,去爬桅杆,当他抓到桅杆顶上的时候,两个年轻人拿起他的衣服和包裹逃跑了。  相似文献   

4.
《大清稗史》中记载这样一则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两个字,刘墉抽到“生阄”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阄”便会被处斩。  相似文献   

5.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创始人陈东升先生,有次去日本旅行,乘游船游览城市风光。当他站在甲板上眺望城市的高楼大厦时,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众多高楼的顶端安装着许多广告牌和巨大横幅,上面用日文写着硕大的“火”字,他感到非常奇怪,就问导游小姐:“这楼顶上写着那么多‘火’字究竟是何意?”导游小姐笑着说:“先生,你可能误会了,在这里,‘火’字代表着保险的意思。”陈东升这才恍然大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原来,日文中包含着许多汉字,但读音、含义与汉字却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6.
忠良采取的办法是:第二天国王命他抓阉时,他很快即吞下一个阉,结果就不会被杀。 其聪明之处在于国王认为盒内必有“生”阉和“死阉”各一个,当忠良在抓阉时,抓起一只马上就吞下去。国王这时不可能知道吞下去的是什么阉,只能通过另一只阉来判断。若剩下的阉是“死”阉,那么国王即认  相似文献   

7.
1983年第5期的《中国语文》上刊登了李芳杰同志《“畸零人”?》一文,文章认为“‘畸零人’一词的新造值得商榷。”共实,“畸零人”一词并非新造。《红楼梦》第63回中,妙玉给宝玉下了个帖子,因她下着“槛外人”三字,宝玉竟不知回帖上回个什么字样才相敌。于是,邢岫崓给宝玉出主意,说道:“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人扰扰之人,他便喜了……”  相似文献   

8.
爱的划分     
有一位单身汉过腻了独身生活,决定娶一个老婆。于是来到婚姻介绍所,想选择一位如意伴侣。介绍所位于市中心。一位穿戴雅致的女士在门口迎接了他,并深深鞠了一躬,说:“请您到隔壁房间去,那里有许多门,每扇门上都写着您所需要的对象的资料,供您选择。亲爱的先生,您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您自己的手里。”谢过了姑娘,单身汉向隔壁房间走去。房间里有两个门,第一个门上写着“终生的伴侣”,另一个写的是“至死不变心”。他忌讳那个“死”字,便迈进了第一个门。接着,又看见两个门,右侧写的是“淡黄的头发”,左侧写的是“乌黑的头发”。…  相似文献   

9.
自嘲显智慧     
正夸饰自嘲,营造气氛央视二套《是真的吗》节目中,一次谈及车贴,主持人黄西一本正经地说:"美国也有车贴,不过大多是别人来贴。我刚到美国买了一辆二手车,不久车后就贴满了撕不下来的字条,其中有一张字数比较多,我只认得‘你’和‘英语’两个单词。"说到这,他伸手比划出一个"二",好久才说:"直到两年后,我才明白字条上写的是‘如果你不懂英语,就滚回家去’。"闻此,观众都乐不可支。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2月23日《文汇报·学林》第375期上摘要选登了冯友兰教授和张岱年教授两位大师提交“孔子诞辰254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论文。这两篇论文都立论新颖,内容精深。我学习后,大受启发。美中不足的是两篇论文都存在着相同的一点小小的逻辑错误。这里,试指出来,供参考和研究。张先生的论文中这样写:“孔子常讲‘仁者不忧,知者不惑’。他自述为人的态度是‘乐以忘忧’又自称‘四十而不惑’,他既能‘忘忧’,而又‘不惑’,足证已达到‘既仁且智’的崇高境界了。”这样,用“不优(忘忧)”论证已达到“仁”,用“不惑”论证已达到“智”,理由还不够充分。且以“智者不  相似文献   

11.
王金圣 《天风》2001,(3):36
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七句话中的第三句话,“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马利亚)到自己家里去了”,耶稣说的这两句话,里面有着许多宝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旅途闲话     
去年,主编让我为《人生旅途》栏目撰稿,我答应了,并考虑了一个题目“慢慢人生路。”这样就写了六期《漫漫人生路》。这期间我一直为这个题目感到不安。因为“漫漫人生路”与栏目名称“人生旅途’”差别不大,每一篇的内容都要在具体细目中反映出来,完全不必在“人生旅途”栏目的标题下再加一个多余的“漫漫人生路。”今年我一定要改掉它。听君冈先生说他常收到读者来信,提出一些人生道路中的问题与想法,苦于琐事烦忙无法回复,为此常常内疚。我翻看了几封来信,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对他说:“我在‘人生旅途’栏目中代你回答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儒家人文精神的宗教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论语》的“先进”篇有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敢问死 ?’曰 :‘未知生 ,焉知死 ?’”这段话常被近代学者所引用而且判定为孔子坚持事人而不事鬼 ,知生而不知死的铁证。既然儒家的“创始者”突出人事和生命世界而忽视鬼神与死亡论域 ,儒家价  相似文献   

14.
巧解逻辑推理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曾留下一道有趣的逻辑推理题。讲的是古罗马有个富商,他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儿叫鲍西娅。鲍西娅长到结婚的年龄,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求婚者。富商为了选出最聪明的人作女婿,便想出一道题。他让人在长桌上摆上金、银、铅三只匣子,对所有的求婚者说:“我把女儿的照片放在了其中的一只匣子里,这三个匣子上各刻着一句话,而且只有一句话是真的,谁能根据匣子上刻的话猜出照片在哪只匣子里,我就把女儿嫁给他。”大家一看,金匣子上刻了:肖像在铅匣中;银匣子上刻了: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刻了:肖像不在此匣中。求婚者们都陷入了沉…  相似文献   

15.
昨日阿龙拿来“华容道”,又叫“捉放曹”的智力玩具,摆在我面前,要跟我论输赢。我很早就知道这个玩具,比较难玩,很费时间,就不想玩,想来个金蝉脱壳摆脱他的纠缠,说:“如果你在两分钟之内‘玩转了’,我就认输。”他嘿嘿笑道:“一言为定。”我说:“当然,军中无戏占。”只见他一会儿就把“曹操”走出来了,还不到半分钟!我再定睛一看,原来少了一个“五虎将”。  相似文献   

16.
我为女友小丽介绍了一个对象——小张。这天,在我家里,他俩见面。我来了个开场白之后,便撤到外屋去了。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就见小张低着头走了出来,他告诉我要赶回部队去开会,便走了。我忙进到里屋问小丽:“你看小张这人怎么样?”小丽说“人还不错。”“那你怎么也不起身送送人家?”我说。“还送啥,才坐了半个小时,就急着要走,准是他没相中我呗!”我发现桌上有张纸条,便问:“这是什么呀?”“哦,他说,他晚饭后一般都在宿舍里,他宿舍旁边就有个电话,他说着说着,就在纸上写了起来。”“这写的是电话号码呀!”“是吗?”我又问:“你刚才是不是没怎么说话呀?”  相似文献   

17.
(一)那张纸上写的是什么呢?有位梵学者和他的女儿进行了一场争吵:女儿;您是一个骗子,您根本不能预百未来.梵学者:我肯定能。女儿:您肯定不能,我现在就可以证明您不能。于是,女儿找来一支笔和两张白纸,在其中的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写完后把它夹进一本书里.将另一张送给父亲,说道:“我写了一件事,它在下午三点之前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请您预言它究竟发生还是不发生.若预言它发生,就在这张白纸上写个‘是’,否则就写个‘不’.要是预言错了,您必须同意我这个暑假与同学一起去外去旅游,行吗?”梵学者点了点头,爽快…  相似文献   

18.
唐朝有个叫齐己的人,很喜欢写诗,也很虚心求人指教。有一次,他把自己写的《早梅》诗送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郑谷那里去请教。郑谷仔细看了齐己的诗作,然后十分认真地指着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说:“别的都好,就是这个‘数’字,还得好好推敲。既然是‘数枝开’,怎么能把早梅的意思表达出来呢?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 ”  相似文献   

19.
“他们来到贝特赛达,有人给耶稣领来一个瞎子,求他扶摸他。耶稣便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在他眼上吐口唾沫,再给他复手,问他说:‘你看到什么?’他开始看见了,回说:‘我看见人,他们好象树木在行走。’然后耶稣又按手在他的眼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竟能清晰地看见一切。耶稣打发他回家去,说:‘连村子也不要进去。’”(谷8:22~26)耶稣领瞎子到村外医治,治愈后又叮嘱不要进村,是不想让更多人看见和知道他发显神迹。他对湖滨城市的人很失望,不想再感化他们,“那时,耶稣开始痛斥他在那里显过很多灵迹的城市,因…  相似文献   

20.
任职仅两年零七个月的河北蔚县教育局长葛祥近日自杀的消息,震动了舆论。他为什么会自杀?他又是怎么样一个人?“葛局长的死,对蔚县教育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位在下面镇上教书的中年老师十分担忧,“我们老师都十分担心,这样一个实实在在干事的人走了,谁知道以后又是个什么样子。”“他太痛苦了,为啥别人叫他‘葛疯子’?那是因为周围的人都糊弄他,啥事都指望不上别人,煤炭、盖楼……只有自己亲自到处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