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爱的羞涩     
品读三毛的作品,总有一种飞起来的感觉——飞到了一望无际的撒哈拉沙漠,飞到了神秘的亚马逊河畔,飞到了非洲的皑皑雪山,是的,她极能写,就像一个极出色的导游,引着我们去寻觅,去探险,去感受。 于是就猜,三毛上学时一定勇敢之极! 其实全猜错了!  相似文献   

2.
张曦 《世界哲学》2016,(4):136-144
欲望满足理论是解释"人类福祉"概念的主要理论策略。相对于替代理论方案来说,欲望满足理论具有优势。它既不像快乐主义理论那样承诺了一种纯粹的主观主义,又不像客观主义理论那样屈从于"家长制"的批评。通过"欲望"概念所兼有的命题性涵义和态度性涵义,欲望满足理论同时能够说明"生活之善"的"真实性"和"个体性"。但是,"欲望满足"受制于某种第一人称界定的"受益条件",从而存在自身的理论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一些学者试图发展出"信息充分条件下的欲望满足理论"。这个表面看起来是一种修正方案的论证策略,却将欲望满足理论带向了彻底失败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生活越平淡,内心越绚烂。映着那柔和的暖风,在那微笑的阳光下,追寻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像花儿一样绽放,像酒一样浓香,像花蜜一样甜美,像清晨露珠一样晶莹宁静。那是一种夜莺的歌唱,那是一种习惯的花香。把那藏着春的热吻带给她——美丽、善良、大方、爱笑又爱哭的小女孩儿——愿她能永远像花儿一样绽放,像清晨的露珠一样清澈、洁白和透明!  相似文献   

4.
正三毛每晚散步回来都会对荷西说:散步太快乐了,这么快乐,也许有一天散成神仙。夕阳西下时分,抑或月光浸润的晚上,我总喜欢静静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黄昏的凄美令人鼻酸,一种久违的田园的亲情与温馨萦绕于胸。构树素面朝天,姿态孤傲。冬天的树是内敛睿智的,它丢弃  相似文献   

5.
她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转业后,喜欢摆弄一些花草。童年的张璨喜欢站在父亲身边,看他一次次地嫁接那些漂亮的花儿并成功种植出过一盆三色不同的杜鹃。这让她开始逐渐有了探索的欲望。少女时代,她的梦想简单得有些童稚,她想培育出一种植物,上面长西红柿,下面长土豆。因为这两种东西是她喜欢吃的蔬菜。  相似文献   

6.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儿子处得到一本《思维与智慧》,没想到就是这不经意地翻看,使我喜欢上了这本杂志。她就像一位人生经验丰富的老人,给你讲述生活的经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她就像智慧百宝箱,包罗万象,给你解决生活中诸多的烦恼和不快。  相似文献   

7.
三毛对自然的勇敢探索和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对爱情的坚持和感恩等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随着其书籍的一次次再版陪伴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她的为人为文滋养着读者的精神世界,那些跳跃在纸间的文字仿佛时刻在提醒我们,陈平的确是死了,可三毛还活着。《雨季不再来》是三毛迷惘叛逆时期的散文代表,《撒哈拉的故事》是喜乐甜蜜时期的散文代表,《送你一匹马》是万水千山走遍后回归自我时期的代表。自然、生命、爱情是探析三毛散文美学价值的切入点,与此同时,三毛的散文也启发读者对自然、生命、爱情进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传主三毛的作品、谈话与朋友对其的评价等材料,运用了Alexander提出的"凸显性识别指标"以及Schultz提出的"原型场景"对传主资料筛选和分析,从心理传记学的取向出发,通过分析三毛的早期生活经历、爱情与婚姻状况以及宗教信仰与人格特征三方面,分析三毛自杀原因这一悬念性问题,论证了什么样的心理因素导致三毛的自杀,而这样的心理因素又是由什么样的成长历程所导致。  相似文献   

9.
正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得不到的东西是最好的,是胸口的朱砂痣,心底的白月光。另一种人,得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弱水三千,取回的那一瓢才是真谛。第一种人在乎的是精神上的审美,第二种人更在乎生活上的审美,究竟哪种更好?说不清,于是就冒出个词来:中庸。就是在这两种审美间寻找一种平衡——精神与物质间的平衡,欲望与克制间的平衡。只是中庸这东西,像端一碗盛满的水,谁都有端洒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一位从事写作的朋友,才二十多岁,就在去年和今年连着出了两本书,并且每月都有数量惊人的文章在各种报刊上面世。我问她是怎样保持这种高产量的?这样写作是否很苦很累?她笑说,其实没什么,写作是我喜爱的一种劳动,也是我为自己选定的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我像工人做工农民种地一样,拟定出一个计划:一年写多少,一月多少,  相似文献   

11.
正我越来越觉得,一个人,像极了一棵树。你说,人会行走,树会吗?我说,树也会行走,只不过,人的行走,在看得见的地上,而树的行走,在看不见的地里。人用脚在地上行走,而树用根在地里行走;人用脚站立,而树用根站立。人的身体,就好像树的树干和枝条,树的树干和枝条是向上  相似文献   

12.
用牙齿行走     
正在高纬度海洋里,有两种哺乳动物堪称北极圈内的"之最":一是鲸,二是海象。海象身长4至5米,平均体重1吨,最重的雄海象可达4吨。它们趴在冰上的时候,远望就像一辆辆整装待发的坦克。海象终生生活在北极圈内,有北半球"土著居民"之称。生活在冰雪世界里的这些庞然大物们,是如何在厚厚而光滑的冰面上行走、捕食的呢?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动物  相似文献   

13.
正1967年,24岁的作家三毛赴西班牙留学,临行前父母一再叮嘱她:从此是在外的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待人处世,凡事要忍让,吃亏就是占便宜。退一步,海阔天空。绝对不要跟人怄气,要有宽大的心胸……听完父母的谆谆吩咐,三毛用力地点点头,以示记住了父母灌输的不少"为人要谦和善良"的行为准则,然后提起行李箱迈步往飞机走去。  相似文献   

14.
欲望总喜欢走猫步,总爱从生活的起点出发,取一条直线,直达目的地。就像一支箭,"啪"的一声射中靶心。走猫步的欲望很强势,很直接,然而,猫步毕竟只属于秀场,下了舞台,我们还是要沿着俗世里弯弯曲曲的路,迂回到达终点。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有一段距离,没有谁可以让他们亲密接触,怀揣着梦想的火种出发的人,如  相似文献   

15.
出于谦逊,号称自己为耶稣的小徒弟的若望。爱劳(Jean Heroer)叙述了一位冷淡教友改变生活的故事。他的妻子是一位热心教友,可是无法使她丈夫下定决心,改恶迁善。她为丈夫热切祈祷,要求他在悲惨的罪恶生活中,至少每天不忘恭敬圣时,向圣母表示一点敬意。她要求丈夫,每次经过一张圣母像时,念一遍《圣母经》。这一点丈夫点头表示同意。一天晚上,这个可怜的丈夫外出犯罪时,他看到一点光明就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原来是圣母像前点燃着的小灯发出的光,这张圣像是圣母在胸怀中双臂怀抱耶稣圣婴的像。他按照习惯就念了一遍《圣母经》。这时他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圣婴身上满是鲜血淋漓的创伤,就非常害怕。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思维与智慧》是我的心灵伴侣,她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的好老师、好伙伴、好朋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她始终让我牵挂,让我心动,让我爱不释手,让我品读人生,感悟人生,历练人生,洞明世事,我像大海中航行的一叶小舟,由于有了她  相似文献   

17.
简单     
正台湾作家三毛曾写过题为《简单》的散文,结尾的话是这样的:"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三毛经历丰富,思想独立,在复杂纷繁的世界上,在其情感起伏的人生里,悟出了简单的含义,向往着简单的人生。这是对充斥着争名夺利物欲横流世界的一种不屑,也是对烦恼不断拥挤不堪人生的一种不满。一个涉世不深的中学生在题为《其实很简  相似文献   

18.
丁香两个字很轻巧,也很俏丽。一经舌尖的婉转,再吐出来,就别有一番味道。而丁香那淡紫色的小花,像她的名字,不张扬,不放肆。就这样在群花之中隐藏着——你第一眼看到的可能是迎春、牡丹,但是,绝对不会是丁香。像我中学的女同学。丁香一样的女子,淡淡的,素素的。散发着一种暗幽的光。永远不会刺眼,永远那样温柔……她不起眼,可时间久了,你一定会注意到她。她的力量是暗的,慢慢聚集的。在发现她之后,你一定会被吸引,被一种古典的经久的气息控制住。所以,在戴望舒的《雨巷》中,他说,愿意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的  相似文献   

19.
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生活在这世界上痛苦总是多于快乐,这是人们所共知的。我们总发现快乐实质上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多,而痛苦却总是暗藏在人生的每个角落,等待着心灵的一次又一次的承受。人类与天主失去盟约之后,伴随罪恶的到来,人类免不了痛苦、灾难与死亡。苦难是人生的最好老师,因为主耶稣先为我们尝了苦爵。天主造人的时候,给人的欲望之心太大了,人的欲望永远满足不了自私的需求。人的每—个目标是瞬息而逝的,占有了一件东西,当对这件东西不再爱不释手时,便会对这件东西的欲求逐渐消失。于是,欲望又以新的形态出现,即新的痛苦就会伴随其它形式席卷而来。 人生像商品,谁都想在外表包上一点光彩的东西,以迷惑别人的眼目。人有痛苦的时候总想饰掩;反之,凡是出风头,凡是有值  相似文献   

20.
潘慧莉 《学海》2006,4(3):167-171
池莉倡导“原生态写作”,主要表现在文本的实录感上。池莉从不将人物变成政治道德价值的符号,她的作品中毫无概念化的痕迹,她反对按理论教条营造情节,将生活理性化,也不愿片面地去搜寻自然界、社会中的温馨的美好,将生活“诗意化”,而是要“写和我们生活一样真实的小说”。因此,她以实证的方式考察生活,以实录的方式再现生活,给人以真人真事的实录感。在其写作中,非常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女性的情怀,表现在有意模糊性别、突出欲望主体、逃离爱情的意义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