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绘丹 《思维与智慧》2011,(10):63-63
看过一个主题为“幸福”的摄影展,所有图片都围绕“幸福”取景。正因如此,它极大提升了我的兴趣。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走进展厅,很快被一幅幅画面吸引。  相似文献   

2.
心智修养巴利语名相“bhvan”(修习)一般译成英语的“meditation”。英语这个词的意思是深思或集想。而“bhvan”一词的含意要比这多得多,它从巴利语词根“bhu”而来,意思是“成为”,喻意为“发展”,这里选用了“心智修养”一语,因为“bh...  相似文献   

3.
古代有一位宋国人得到一块美玉,他想把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美玉拿给玉匠看,玉匠认为这是价值连城的珍宝,所以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婪的美德看做珍宝,你把美玉看做珍宝,你如果把美玉献给我,我们两个就都失去了自己的珍宝。不如还是各人拥有各人的珍宝吧。”  相似文献   

4.
电台里正在直播一道抢答题:一根蚕丝怎样才能穿过千回百转的“迷路”?主持人还补充说,“迷路”是有机玻璃做的,孔很细,也很曲折。听众的电话把主持人累得够呛,有的人说用一根很细很细的针—但这样的针到哪里去找,即使找到了,谁又有本事让它不断地“委曲求全”,一根不会兜圈子的针,凭什么带领一根蚕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想象里,水是柔顺的、乖巧的。然而,有一天,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要做水一样的人。”  相似文献   

6.
“创新”最忌“框框”。 什么叫框框?说白了,就是枷锁。 举个例子,认为小草“只能”种在地上,这个“只能”就是“框框”。  相似文献   

7.
计文 《天风》2011,(9):1-1
“安全感”这个词近来可并不陌生,不说别的,就连电视上一轰而起的相亲节目中的那些美丽女生,也“赤裸裸”地以对方能否给她“安全感”为是否与之牵手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不需要论据美国宣传理论家埃柳利指出:单靠理性论据去说服人,过程太长而且往往还靠不住。应该首先对情感发生影响,不仅因为这种影响最直接,而且还因为它并非总要有合理的论据不可。这或许把“晓之以理”贬得低了一点,但却鲜明地突出了“动之以情”。儒家一直讲“三...  相似文献   

9.
美国有一种被称作“苏醒树”的植物,在水分充足的地方,它长得十分茂盛,一旦环境变得干旱,它就会把根从泥土中拔出来,把树身卷成一个球体,借助风势转移“阵地”,只要遇到有水的地方,它便会停下滚动的身体,把根插入水中,开始它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一提及“吃亏”两字,连邻家6岁小孩儿都会说“吃亏是福”,而在实际生活之中,真的把吃亏看成是福气的人却很少。懂得吃亏是职场道路上必修功课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相似文献   

11.
宋有一人,名为张商英,任宰相,与“潦草字”先生渊源颇深,世讥称“草圣”,其亦为意。一日,张诗兴大发,龙飞凤舞,挥笔写就,洋洋得意,将诗稿交与侄誊写。侄誊,因共字甚草,未能辨认,冥思苦想,未果。俺只得执稿请教。张接之,横竖端详腿久,亦未辨出。于是容色惧变,骂侄曰:“笨蛋!何不早时问我,致余令亦不辨矣!”  相似文献   

12.
两个故事     
故事之一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间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会没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口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  相似文献   

13.
诡辩是种技巧,自然,能玩诡辩的孩子特别聪明。不信,请细细思考以下事例。其一:爸爸对睡懒觉的孩子说:“快点起来,早起好”。儿子问:“为什么早起好?”爸爸回答:“因为小鸟起得早才能捉住小虫。”儿子反驳:“可是,如果小虫不起那么早,不就安全了吗?”爸爸哑然。其二:妈妈对兵兵说:“千万别跟丁丁玩.”兵兵问:“为什么?”妈妈回答:“因为丁丁是个坏孩于。”兵兵问:“那么,我要是听您的话,我就是个好孩子了,是吗?”妈妈点头:“是的。”兵兵又问:“那——是不是大家都应该限好孩子玩?”妈妈点头:“是的。”兵兵;“…  相似文献   

14.
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应聘不同的职位要用不同的方法,量身打造,设计令考官感动的细节,这就是“靶向性应聘”之精髓所在。它与应聘中的随意性针锋相对,特别注重针对性、目的性和唯一性,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应聘成功的概率,值得人们好好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卷首圣言     
耶稣说:“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所以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苦足够一天受的了。”(玛6:31-34  相似文献   

16.
作为翻译工作者,经近10年查考中外辞书、习语、谚语等,我发现:原来英语世界并无“顾客是上帝”之说,只有“顾客是国王”(CustomeristheKing)和“顾客至上”(Customerisalwaysright)的表述。可见我国商场上所谓“顾客是上帝”,实在是哗众取宠,值得商榷。第一,它不利于人民团结,因为我国是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在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国家。第二,它不利于对外交往,因为世界上信仰上帝者至少约占全人口的75%以上。第三,民族宗教无小事,因为凡涉及民族宗教的方方面面都有其敏感性,甚至会…  相似文献   

17.
那年我五岁,放学回家,抱着门前的小树摇。父亲瞪眼呵斥我:“别晃它,树要是伤了根,还能活吗?”我便松了手,悻悻地跑回屋写自己的作业。后来老听娘唠叨,人怕伤心,树怕伤根。当时还小,不明白个中道理,不过从那以后,我没敢再伤害过一棵树,哪怕是一颗弱不禁风的小杨或小柳。  相似文献   

18.
正漂浮在河边的一根木头上,趴着四只青蛙。突然水流变急,木头缓缓地顺流而下。青蛙们十分高兴,因为这是它们的首次航行。不多久,一只青蛙说话了:“这根木头实在是神奇,它会自己运动,就像有生命一样。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啊!”第二只青蛙说道:“这根木头跟别的木头一样,是不会运动的。运动的是河水,它流向大海,从而带动了我们和木头。”第三只青蛙却说:“木头和河水都不会运动,运动的是我们的意识。假如没有意识,一切运动都将不会存在。”这三只青蛙开始为究竟是什么在运动而  相似文献   

19.
百忍成金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来了,一只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儿十分自信地说:“老婆婆肯定先掰我,因为我是最棒的玉米!”可是,老婆婆来掰玉米并没有掰它。“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好,明天一定会把我掰走!”第二天,老婆婆又掰走了剐的玉米。一连几天,老婆婆没有来,玉米沮丧极了:“戒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老婆婆不要我了。”以后的日子,经历了烈日暴雨的洗礼,玉米棒儿原本饱满湿润的颗粒变得坚硬了,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它准备和玉米秆一起烂在地里。可就在这时,老婆婆来了,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哟,用它做种子,明年一定有更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诡词妙语     
民间谜语竟有这般奇妙! 它来自大众,不加雕琢,如出水芙蓉,自然可爱,不仅具有“谜”的性质,而且因语言通俗简洁,音韵和谐,更具诗的特点。 民歌里盘歌、猜歌、问歌的一部分,是特殊形式的谜语,因为它用于吟唱,又叫“谜歌”,比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