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败·选择     
一人,已到中年,一事无成。一日,他请教一位智者。“你说,你试做过很多事,从事过很多工作,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智者问。“我想,是不是我的每次选择,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是错误的选择,导致了错误的结果。”中年人说。  相似文献   

2.
暖言胜金     
一个高尚的人,往往更能为别人考虑,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这是一种修养,一种自持。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错误本身有时就是人生的一部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善待错误的人和行为,给他人以理解和慰藉,帮助有过失的人恢复自信。看过一个寓言:有个人落难山间,被母熊所救,母熊供其吃食和住宿,临走时又斩其掌相赠。猎人走时说,十分感谢,只是你身上的气味实在太臭了。多年后,猎人再逢母熊,问起母熊状况,母熊说,我的伤口早好了,但你多年前说的那句话,我现在心里还觉得痛。言语的伤害是最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曾经以为会一直牵着自己手的那个人,忽然间就转身离开了。对不起,我觉得我们不合适,希望你找到更好的。真是好笑,天下的男人都是以这样的理由离开的。我冷笑,无语。我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见了错误的人,做了件错误的事。还在一起的时候,计划着要去趟苏杭。五月烟雨蒙蒙的苏杭总是给人以唯美清新的感觉。柳如是、苏小小、董小宛都是从姑苏水乡走出的带着一身清怨、才色绝伦的女子。想和他缓缓走过江南水乡的青石巷,用指尖轻轻触摸那些记忆着年龄的一砖一瓦,  相似文献   

4.
好运设计     
我想,倘有来世,我先要占住几项先天的优越:聪明、漂亮和一副好身体。命运从一开始就不公平,人一生下来就有走运的和不走运的。譬如说一个人很笨,这该怨他自己吗?然而由此所导致的一切后果却完全要由他自己负责——饱受了轻蔑终也不知这事到底该怨谁。再譬如说,一个人生来就丑,相当丑,再怎么想办法去美容都无济于事。这难道是他的错误是他的罪过吗?不是。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在处世为人上都会有缺点和错误 ,而忏悔正是可以纠正缺点和错误的良药。通过忏悔 ,才能扫除心中的尘埃的“我” ,而得到一个清静的“我” ,故“忏悔”对于不信仰和已开始信仰的人都非常重要。在漫漫人生路上 ,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间生活 ,错误是难免的。古人云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既然圣贤也有他们的过错 ,更何况芸芸众生呢 ?故而 ,学会忏悔 ,不但能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品格 ,而且也能使良知闪耀与人格升华 ,还能使人内心获得安宁 ,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忏悔与不忏悔固然是个人的自由 ,但是 ,作为一个宗教徒 ,我们应该忏悔 …  相似文献   

6.
缘起向佛     
在我迅疾成长的重要年代里,佛教对我的全部教育就是被千万只脚踏烂的寺门。因为是“四旧”’,该烧的都烧了,尼姑、和尚都还了低,我从成人口中知道的佛事,断断续续,就这些。我对宗教一直抱着审慎的态度,那就是既想知道“那是什么”,又唯恐深受毒害。终于有一天好奇心占居了头脑的主导地位,一个人悄悄地跑到了天主教堂。望到那个哥特式的尖顶,我的心被肃穆和神秘笼罩了,在八十年代初期,教堂里白发尚多于黑发。琴声响了,苍老的声音唱起来:“主啊,我今天,我今来就主。”那些花白,或者白发苍苍的头颅使我感到来此的错误,似乎觉…  相似文献   

7.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  相似文献   

8.
有一阵子,每6周就有一本关于我的新书出版。这些书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些书把我写成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好像我是一个神。与很多普通人一样,我也失败过许多次。人人都喜欢谈论成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犯错,这种由人引发的人因失误在复杂人机系统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本研究从人因失误后操作者的行为反应(如错误后反应减慢、正确率提高等)入手,详细探讨了错误发生后操作者行为反应的生理、心理和情境影响因素及认知神经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从行为训练、神经工效增强和界面设计增强三方面对错误后反应进行检测干预的手段,以达到推进和提高复杂系统人机工效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小学到高中,我最不喜欢数理化,那时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但命运偏偏捉弄于我,工作却是每天和阿拉伯数字打交道的银行,脑子始终都处在晕糊的状态,多次险些酿成错误。  相似文献   

11.
赞美是剂良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许多优秀的生活礼仪。譬如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但最值得称道的是: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理疗”他的心灵,修正他的错误,引导他以此为戒,总结教训,重新做人。  相似文献   

12.
《佛教文化》2011,(3):6-7
一座城市先要进行规划,才能去建设。一个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先要做好规划,然后一步一步去做。规划与建设的前提是要认识人生.对自己的生命有所认识。人间的痛苦就在于我们追求的东西是错误的,得到的东西也是错误的,这就是人的痛苦。如果我们追求的东西是正确的,得到的东西也是正确的,就不会痛苦,所以,我们的痛苦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给...  相似文献   

13.
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争论的焦点: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自然性与社会性过去一年里文艺界围绕着我过去的美学观点进行了批判和讨论,这对于我帮助是很大的。我从此进一步认识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的错误,同时也更清楚地认识到美学的基本问题究竟是什么,参加讨论的人所争执的意见有哪些分歧。现在还不  相似文献   

14.
牵手之前(3)     
恩光 《天风》2012,(3):46-47
走出预定论的困扰受预定论的影响,青年基督徒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上帝会为我选择一个配偶",或者"上帝已经为我创造了一个单单属于我的配偶,那是属于我的唯一"。但圣经中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教导:这也不符合逻辑,因为万一有一个人搞错了,那会连带出太多的错误婚配;这种说法更无法解释现实  相似文献   

15.
我承认:我犯了一个错误。 那天的午饭时间,我和几个男生灌篮过后,就去自助餐厅里吃东西。当我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涂了蕃茄酱的油炸鸡翅时,一个名叫凯伦的女同学走到我们面前。她的胳膊底下夹着一个黑色的小笔记本。  相似文献   

16.
“如果工作之前我能把电脑学会——” “如果我干的不是这一行儿——” “如果我出生在高干家庭——” “如果我成绩一直是优秀——” 有些人终日为过去的错误而悔恨,为过去的决策失误而惋惜。他们总是思索类似上述这些题目。  相似文献   

17.
读者信箱     
艾洁 《天风》1996,(6):34-35
国家承认的教会不得救吗? 编辑部:主内平安! 我是一个普通信徒,但深感缺少属灵知识,信主多年不见长进。最近,我们这里出现了一些自称要走窄门的小教会,他们专向已信主的人传道,已有好些人跟从了他们。他们甚至宣扬“国家承认的教会不得救”。我担心弟兄姊妹被错误的教导迷惑,常为此事祷告。今来信给你们,请你们也为我们祷告。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意义     
正这几年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何在?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了几年,答案慢慢地浮现,越来越清楚了。我很后悔,到老才认真地想这个问题。年轻时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如果我早几年想,早几年找到答案,我的人生会少犯许多错误,自己也会过得更顺利些。  相似文献   

19.
《逻辑与语言学习》1987年第3期上,陈国华同志在《推销产品的广告要合乎逻辑》一文中,批评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推销酒的广告:“饮酒要饮佳味思,送礼要送金皇后”,说它“犯了逻辑错误。”陈文说:“既然饮酒的人喜欢饮‘佳味思’,为什么送礼的人偏要送‘金皇后’呢?到底是哪种酒好呢?无所适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条广告的上下两句蕴涵着逻辑上的自相矛盾,也就是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我认为陈文对广告的批评是错误的。上述广告并未犯逻辑错误,相反上述广告是一条好广告。好就好在,它运用了逻辑学上的蕴涵式。“饮酒要饮佳味思”蕴涵着“佳味思是好酒”,又蕴涵着“佳味思是  相似文献   

20.
通功单     
父亲,敬爱的父亲,您安息吧!世界上的痛苦莫过于生离死别,但您仅仅六十六岁,并不算高龄,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怎能不令我们痛心呢!父亲,您是一个平凡的人,文化不高,可您为人刚柔并进,干活粗中有细,办事公平且极讲信用,对我们要求也特别严格,还有您那坚定的信仰给我们下一代下了深刻的影响。儿时,在温馨的家中,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在父母百般的娇惯与呵护下成长,当时,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许多错误的认识,是您即时地用故事的方式纠正了我的错误,并把信仰的种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是您教会了我今天主经、圣母经和光荣经。一九九八年,那年我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