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渴望成名。张爱玲就说:出名要趁早。张是做到了,虽然谈不上特别光明磊落。然而,最近我读《居里夫人自传》,却发现名的另一面,即出名的重负。当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他们平静的科研生活被打破,丈夫皮埃尔抱怨说:他们一个劲儿地要我写文章,要我作报告,如果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即使那些请我写文章作报告的人也将惊讶地看到我竟然年华虚度,什么也没有干。  相似文献   

2.
曾昭式 《现代哲学》2012,(2):121-125
"辩名析理"是中国古代解释经典的方法之一。如果从"辩名析理"角度看杨芾荪的墨家逻辑学研究,其所辩之"名"包括:集百家之言提供"辩名"的基础;在文本里开展田野工作,寻求《墨辩》逻辑学之意义。其所析之"理",引入两个"新学",即西方逻辑和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出西方逻辑框架下的墨家逻辑和先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逻辑。这两点是建国17年研究中国逻辑史学者的共同特征。我们认为逻辑观问题的解决是我们开展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这次由市宗教局组织的爱国主义专题教育课程,内容是“如何做一名合格道士”,这是一个老话题,但在新世纪、新形势、新环境中,当有更丰富的内容,寓于更深的内涵。道士古时称为有道之士,当今应释为悟道之士,得道之士,守道之士,弘道之士。要做好一名道士,非一时一事的体现,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追求,要立志、有进取心、有恒心、有奉献精神。悟道是为了得道,要经过艰辛卓绝的探寻,从徐福到东海寻长生不老之药,到郑隐炼丹而发明火药的不平常过程;从葛洪弃官而终生寻道,世称“小仙翁”,到陶弘景辞官入茅山,人称“山中宰相”,皆以道为一生追求的宗…  相似文献   

4.
《思维与智慧》2008,(7):M0002-M0002
赏读《思维与智慧》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读《思维与智慧》没什么功利性,而是纯粹享受阅读的快乐和精神的愉悦。赏读经典名刊,我感悟良多。  相似文献   

5.
谭宝刚 《管子学刊》2007,(3):117-122
楚简《太一生水》"托其名"之"名"是天地初开时的"混沌"名。"混沌"就是"清浊"或"清混"(也作"清浑"),即《太一生水》中之"青昏"。因此,""应厘定为"青昏"而非"请问"。"托其名"就是依照贵道——原道——循道——用道的逻辑理路循序演进,对宇宙生成过程进行逆向追述,上溯至天地的源头,因"青昏"之名,循"道"之字,以行"浑沌氏之术"。这是道家"推天理以明人事"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落点在民间社会。《名贤集》作为宋明以降被广泛采用的蒙学教材,其社会生活理念是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一项内容。《名贤集》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以积极入世情怀强调人在现实世界的努力,要求人在行事处世时多行善事,淡泊名利,用志专心,且善于应变以适应社会环境。追求社会关系之和谐是《名贤集》思考的重要主题,其中诸多理念在当今中国社会中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张荣明 《管子学刊》2005,(1):74-76,105
《尚书》和《诗经》中有“哲”观念,旧释或为“智慧”,或为“智慧之人”。仔细考察则会发现,“哲”在上述文献的不同篇章中分别表示神圣意志、帝王的聪明才智、社会人群的聪明才智。其内涵的扩大,可能意味着上述不同篇章文献完成于不同时代;其内涵的变迁,则反映了“哲”观念在西周早期、中晚期、春秋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长生殿》案件”作为有影响的文学史事件,在诸如演剧地点、参加人员、处分情况、案件起因等关键问题上尚有争议,《康熙起居注》一则材料的发现对解决这些问题颇有助益。本文据此资料,对此案件提出新认识,推定此事件乃是黄六鸿挟嫌报复,以赵执信为主要弹劾对象,且赵在玩“马吊”时的戏言乃致隙之由,与当时“南北党争”无关,而且案件中受处分的官员只有赵执信一人,清廷对案件的处理从轻从宽。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老子》书中“名”的含义时,人们往往以正名、形名之说来解释老子的“非恒名”。笔者认为,这是不妥的。老子所讲的名,既不能以儒家的正名说来解释,也不能用法家、名家的形名之学来说明或取代,因为它们虽能说明老子所讲的名的一些现象,却不能反映老子所讲的非恒名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最富才华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曼斯菲尔德的多数作品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观察视角独特,敏锐而深入地思索人生。近年来,不同批评理论流派对其作品进行解读,如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等,本文通过文本细读,梳理作品中鲜明的对比,拟从新批评中“张力”观对《花园茶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晗 《管子学刊》2007,(1):116-121
帛书《老子》甲、乙两本均为“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对于这一特殊体系,学术界曾经提出过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但始终未能达成共识。本文认为《老子》一书统言“道”“德”,以《老子》原本就是“道”前“德”后顺序作为推论的前提是不可靠的。帛书《老子》的“德”前“道”后体系远在韩非之前的黄老学者那里就已经固定,它反映了《老子》文本发展史上开始以篇题分篇的初始面貌,同时也符合时代思维发展的特点。今本体系的《老子》出自战国晚期的法家学者之手,而这个法家学者很可能就是韩非。  相似文献   

12.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所体现的可能逻辑结构是多重的,主要表现为由"说"而"乐"进而"君子"之平和的递进结构、或"说"或"乐"或"君子"之平和的并列结构、"说"统"乐"与"君子"平和的总分结构、"君子"之平和统"说"与"乐"的分总结构、"乐"统"君子"之平和与"说"的分总分结构。特定的结构所呈现的生活场景各有分殊,但皆通过对文字本义的探寻来实现。其间所体现的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承性及其关系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3.
R.迈  林丹 《世界哲学》2004,75(2):91-97
1 现在我们就海德格尔的另一个关键术语--即"道说"(Sage)①--来追问道家思想对于海德格尔的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存在论的意义上,《管子》中的“道”、“德”是被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运用的,指生命产生的根源和生命存在的内在根据,二者是一体共在的关系。《管子》的“道”、“德”论揭示了人与万物在自然本性层面上的内在一体性和生态伦理的存在论维度,启示我们生态伦理应超越人与自然的外在关系,建立于人与自然内在关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清华简一《程寤》篇文辞古奥晦涩,部分释读有待进一步商讨。本篇文章认为"敝"当读作"蔽",训为明察、明断,"敝不义"指为政要明断是非;"行量"与"出入有量"义相近,"乏"训为匮乏,"行量亡乏"指为政有法度,无使生民困乏。"周"训为忠信,"长"训为善,"周长不贰"指忠信仁善没有二心。  相似文献   

16.
张瑞涛 《中国哲学史》2013,(1):87-93,71
"过(恶)"思想是刘宗周《人谱》核心话题之一。《人谱》将人的"过(恶)"划分为"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和"恶"诸形态,并深刻阐发它们的产生缘由及思想实质。从现象言,《人谱》关注人生存世界中具体的"过(恶)"的形成与危害;而其实质,则是探索意义世界中"本心"的客观性和常在性,是对人性本质的理性把握。  相似文献   

17.
历史地考察圣战极其必要。那种为宗教、为信仰而从事的战斗即为圣战,并非阿拉伯的特产。伊斯兰教未将圣战纳入宗教功课表明,它并未被伊斯兰主体社会奉为信条,亦非信众的宗教义务。反对当前宗教极端主义频频宣教的圣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龚武 《管子学刊》2016,(2):13-17
学界奉行宋代以来的"管书非管著"论,使得今本《管子》各种正式出版物均仅署校注者或译者之名,而不署"管仲撰"。早于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贾谊即作《新书》,以"管子曰"引用《管子》原文,全书共4次,均存于今本《管子》相关篇目。贾谊不仅阅读、效法管子,其"《管子》体"著述《新书》具有承前启后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今本《管子》虽成书于刘向编修,但其文本主干为管仲撰,而管书最早可上推到姜齐桓公时代或稍后,至少应在"田氏代姜"之前。《新书》与《韩非子》《史记》及《管子》构成密切的互文关系,从而形成管仲是《管子》主要"责任者"或"著者"的系列证据链,证伪了宋代以来的"管书非管著"论。  相似文献   

19.
《中庸》作为《论语》"学"论,是对《论语》之"学"作为一种可能的道德生活的合法性做哲学证明。本文通过对孔子一以贯之"为学之道"是"仁且智"的中庸之道的讨论,对《中庸》"学"—"德"—"道"、"道"—"德"—"学"的天人双向回环路径的构建,对中庸之道"不可能"与"不可离"的悖论的分析,开启了"学"作为道德生活何以可能的论题。在《中庸》中,构建了"天"-"性"-"道"-"教(学)"的整体"为学"境域,为"学"作为一种道德生活何以可能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并对《中庸》中的不同类人对中庸之道的不可能的可能性分析,论证了"学"作为道德生活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贾志璞  盖光 《管子学刊》2010,(4):99-103
《周易》通过"一阴一阳"彼此互补、交合的"创生"过程,构建起一个充满"生"之节律的宇宙自然,生命彼此"互化"呈现出流转不息的"生生"运演节律,同时为自然天地提供了多样、繁复、循环及演化的可能。《周易》阐释的这一充满节律、循环往复、多样统一的宇宙自然所彰显的魅力,实际是对生命的颂扬及多样之"和"的赞美,而这一切也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古典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