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朵开在卑微深处的花。虽然气势不够张扬,举止不够自信,芳香不够浓郁,却始终是淡雅而悠长,坚韧而持久的。它不因风雨而变色,不因寒暑而凋零,不求掌声赞美,一心只为安静地开放。她是我认识的最低调的女子。文字写得好,华丽而大气,温婉而诗意盎然;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在单位是部门领导,成绩有目共睹;孩子也教育得十分出色,明理懂事,成绩优秀,刚刚考入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朵开在卑微深处的花。虽然气势不够张扬,举止不够自信,芳香不够浓郁,却始终是淡雅而悠长,坚韧而持久的。它不因风雨而变色,不因寒暑而凋零,不求掌声赞美,一心只为安静地开放。她是我认识的最低调的女子。文字写得好,华丽而大气,温婉而诗意盎然;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在单位是部门领导,成绩有目共睹;孩子也教育得十分出色,明理懂事,成绩优秀,刚刚考入重点中学。可是,她却是少见的低调。总说自己不够聪明,做得不够好,唯有努力。开始我还以为她谦虚,后来发现真的不是,她做事的确有点笨。除非工作需要,与人交往她轻易不主动开口,开始我还以为她清高,后来发现,真的不是。  相似文献   

3.
“古意怜幽草”中的幽草,指的就是兰花。兰花,是自然之精灵。深山幽谷之中的兰花,清香淡雅,沁人肺腑,不以境寂而色逊,不因谷空而貌衰,堪称“空谷佳人”。  相似文献   

4.
赞“小”     
“大”与“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小”中孕育“大”,“大”中包含“小”,不因其“大”而流于空泛,不因其“小”而陷于琐碎。这本是最易理解、把握之常理,但环顾四周,许多人是长于宏观思维,概括总结提升拔高能力甚强,凡事均能大处着眼,喜欢谈大原则、大思路、大问题、大理论,气势宏伟,高屋建瓴。而对平凡小事、世俗小节这类等而下之的琐碎具体问题,则往往兴趣不大,或不屑一顾。忽视“小”,其弊端可谓多多。领导者只讲战略,忽略战术,以战略代替战术,把战略思想当成了操作的方法,今日一个“工程”,明日一个“蓝图”,长…  相似文献   

5.
片段     
正1上世纪50年代末,京剧大师梅兰芳去日本寻找他的一位老友,从东京一直找到大阪,最后才得知朋友已经去世了。但梅兰芳依然来到那位朋友家中,留下了一副景泰蓝的袖扣,因为那是战争前他答应过朋友的。承诺,不因时间而改变,不因生死而消失。  相似文献   

6.
当律心自远     
正有时,我们需要强制地对自己做出拾捡和整理,保持清醒,不因志得意满而狂妄,也不因风雨俱来而败意。这种强制,久之,便会成为一种推动。当热情半途告罄,支撑我们开到荼蘼的,便是这种律己式的强制。不费气力地依山走笔,随水流墨是容易的,但我们还是需要积极而主动地保持对世界的信心和期待,保持对自己不断探知和发掘,并能对此有所践行和解答。  相似文献   

7.
一文章中常见,A文说,美在物自身,不因人说丑而丑;B文说,丑在物自身,不因人说美而美。生活中却常见,甲说此物美,乙说此物丑;或相反。因此,问题则随之而至:谁是美之裁判?又依什么标准?关键在于标准。不管自觉不自觉,审美判断总依一定标准,但甲乙二人审美趣味有异,标准显然不一,那么,甲则无权对乙的审美经验进  相似文献   

8.
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无论如何应该活得有点尊严:我们可以卑微如尘,但不可扭曲如蛆虫。自在如云,应是生命的至高境界:因缘而生,随缘而起,几度沉浮,随风而去。美好的生命,不就像随风起舞的彩蝶么,在自己的天地里,上下翻飞,任性而舞,不因惮于黑夜而收起翅膀,不因怯于风雨而忘记飞翔。冬天来临,你可以蜷缩,可以蛰伏,但心中仍藏着一个万紫千红的梦;风暴将至,你可以沉默,可以苟且,但你梦里  相似文献   

9.
珍藏     
像大海珍藏珍珠,像树木珍藏果实,像春天珍藏花朵,像时间珍藏历史,人也应该学会珍藏。珍藏一份秘密,让自己变得神气,珍藏一份爱好,让自己变得自豪;珍藏一个记忆,让自己变得甜蜜。不因岁月的飘移而变得感伤,不因物是人非而变得惆怅,不惧怕无情的风雨,不哀叹命运的艰辛,那是因为我们学会了珍藏。学会了珍藏,就有了应对一切的力量和智慧,就有了坦然,有了执著,有了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10.
渴望壮烈     
信手开卷,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农民问一位即将远航的老水手:“你父亲是怎么死的?”“下海捕鱼,遇到了风暴,死在了海上。”“你祖父呢?”“也死在海里。”“那么,你怎么还去航海,不怕死在海上吗?”水手凝视着远方,朗然作答:“水手,就是因大海而生!”掩卷沉思,我猛然想到两个字:“壮烈!”渴望壮烈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壮烈不因生命的长短而改变;壮烈也不因生命的尊卑而“彼尊我卑”。壮烈就是壮烈,壮烈的人生谁都有权拥有。人生一世譬如草木一秋,理应为这个世界留下些铿锵的跫音和深深的足迹。卓而不群的泰山睥睨群峰,让人赞叹唏嘘…  相似文献   

11.
张君劢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中国现代新儒学思潮的重要倡导者。半个世纪以来,他“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自称“不因哲学忘政治,不因政治忘哲学”,在为其政治实践而颠踬奔波的同时,也写下了大量的哲学著述。从这些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张君劢的思想比较典型的显示了现代新儒家哲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因此,研究他的思想发展的历程、实质和特点,对于正确了解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对于深入把握传统儒家哲学现代化的背景、途径及其发展趋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二难推理是我们经常运用和时常遇到的—种推理形式。这是不因人们的好恶或褒贬而存亡的客观现实。然而究竟什么是二难推理?其实质意义是什么?其逻辑形式又是怎样的?多少年来,却并未引人认真对待。顾名思义,二难推理重在“二难”,即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之意。  相似文献   

13.
朱马达·阿黑赖第一讲赞美安拉——造化所有万物的主,开天辟地的主,布施给养的主。巢中群鸟赞他清净,各路王侯颂他崇高。赞主清净,他是崇高普施的主,其拥有之财富不因博施而罄绝。我赞美安拉清净玄高,赞主会持续给  相似文献   

14.
德法兼济天下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 ,这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如何理解这个基本方略 ?有人认为 ,依法治国 ,就是用法律来管理国家 ,人们的行为只要不违法 ,干什么都行。这种观点正确不正确 ?按照“十五大”的界定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更换而改变 ,不因个别领导人的看法和注…  相似文献   

15.
论坛荟萃     
庞井君 :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性论基础论纲人性是人类思想史上古老而又常新、永远充满无穷魅力的话题。事实上 ,这个问题既不因每一个有思维能力的人都能思考 ,都在思考而使答案变得不言而喻 ,也不因其复杂繁难、缠绕不清而使思想家们望而却步。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都力图从各自的角度揭示人的存在本性 ,形成反映时代精神的人性论 ,并以此为根基构建各自的理论大厦。深入研究我们还发现 ,不但任何社会思想体系都以一定的人性论为基石 ,而且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制度的架构、机制的运行、文化的变迁、价值的选择和理想的建构等社会活动最深刻的根源和…  相似文献   

16.
换留清纯     
荷尔德林说:只要良善、纯真与人心同在,人便会欣喜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人生就像一场盛宴。平淡是它的本色,自然是它的历程,清纯是它的馈赠。能坚守清纯的人,不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粗俗,不受世俗的污染而丧失本真。历尽人生的磨难,仍对未来寄予厚望;饱经世事的风霜,仍对朋友投以热忱。这是真正的清纯,一种经过生活漂染、岁月过滤后的释然而洒脱的清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明城墙是六朝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但因其多处中断,影响了城墙的整体效果。为了不因破坏城墙的原始风貌而对申遗造成负面影响,且不干扰现在的交通和居住环境,通过在城墙中断处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有六朝风味的城墙遗址公园,让明城墙作为南京的城市名片能更多地向外界展示。  相似文献   

18.
感到忧虑吗?然而你们忧虑得还不够。这实在是等于要人们用更多的时间为某一个问题而忧虑。为什么要发表这样一篇报导呢?因为我们的社会文化鼓励的是忧虑,而不是行动。假如所有的人都更加拼命的忧虑,问题说不定会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的年代,拥有一个职位,发展自己的职业是令人羡慕的,然而职场失意的人又何其多,有的是因工作能力不够而失意,而相当多职场失意人则不是能力因素,更多地体现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不力,或过于重视竞争,或过于贪图小利,或自以为是,或耍小聪明等等不一而足。因而适当掌握职场  相似文献   

20.
正一、宗教社会观是宗教本土化、社会化的核心要素天主教和其他世界性宗教一样,都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宗教,是以社会为自己的存在基础和服务对象的。宗教离不开社会。民族与社会的发展历史不因某种宗教的存亡来决定,而对于宗教来说,它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决定着它的生存与发展历程。某种宗教要适应社会,必然要与当地的文化相适应,必然要与本民族的民情风俗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