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活着,或追求荣光、或追求腾达、或追求权势、或追求艺术。我身为乡野凡夫,志不求荣,满架图书成小瘾;身虽近俗,一庭风月伴孤吟。在城市我读杂书、读专业书,而回到村庄,我就阅读村庄这本书。读它的真、善、美,读它的苦、痛、累。  相似文献   

2.
佛经歌咏在天竺称为呗,传入中国析为二事,咏经称为转读,歌赞称为梵呗.转读应含有两种内容,即转和读,“转”应指翻译佛经,“转读”即将梵文或音译、或意译为汉语,再按一定声腔、节奏去诵读.“梵呗”指佛经诵读中的歌赞部分,在中土仍然保留了天竺咏唱方式.佛经翻译在梵、汉语之间进行,梵文以表音见长,而汉字以表意为主,两者之间并无声调的联系.因此,在佛经翻译和转读中,不能发现四声.四声发现当从汉语内部不同语音系统比较中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思维活动,许多人都会,但其中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最常见的有盲读、死读和硬读.所谓盲读,就是对所读的书不加选择.盲目地读.世上的出版物林林总总,数不胜数.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选择那些我们最需要的,对我们最有帮助的书去读.英国作家罗斯金说:“我们不应当浪费生命去读那些没有价值的书.”我以为,一个人不想读什么书,比一个人读过什么书或想读什么书,常常更能体现其读书素养.在浩如烟海的书刊中,经常是鱼目混珠、  相似文献   

4.
树的课堂     
我喜欢独自站在树下,手指摩挲着树干,读绿得发青或干涩开裂的树皮,读葱茏或稀疏的树冠,从而就走进了树的课堂。站错位置的树树身分成三个大杈,略粗的一枝平平向旁边延伸约半米而后直直向上,旁边两枝向上长了40厘米后,发生交错,又紧紧相依着向上,长势甚是奇特。  相似文献   

5.
本测验有50个形容词,请从头到尾读两遍。读第一遍时,如果碰到的形容词适合自己的个性或形象,就在“我正是”栏的方格内画一个“×”。 读第二遍时,不要管你在前述栏内画了多少“×”,这次是在“我想要成为”栏画“○”,一路读下去,碰到自己将来想具备的形象特质形容词,就域个“○”。 当然,有些形容词在两栏中都  相似文献   

6.
上博楚简《鲁邦大旱》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鲁邦大旱》第三简“子赣曰 :否”应断句 ,下可读为“偕乎子女 ,踵命其与”。第四简“夫山”以下 ,应据《晏子》校正。“或必寺乎”一句中 ,“或”读为“有” ,“寺”读为“祠”。第六简“无如”意为无奈。孔子建议以玉帛祭祀山川 ,是为了安辑民众 ;要求正刑与德 ,则系乘机进谏 ,不需作过多推论  相似文献   

7.
听觉障碍人群由于听觉部分或完全受损, 视觉语言——唇读和手语就成为其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唇读有助于听觉障碍人群形成语音表征, 与词汇知识相互影响, 且可以促进字词阅读及阅读理解的水平; 口语或书面语的加工可以激活相应的手语表征, 手语影响着听觉障碍人群各个层次的阅读能力。未来研究应该关注语音意识、词汇知识等技能在视觉语言影响听觉障碍人群阅读能力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并以视觉语言为中心, 发展出适合汉语听觉障碍人群阅读能力习得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8.
105例额叶、非额叶肿瘤患者词语流畅性作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让48例额叶肿瘤患者,26例颞叶肿瘤患者,26例顶枕叶肿瘤患者,5例额颞肿瘤或颞顶肿瘤患者(全部病人分为左脑肿瘤56例,右脑肿瘤49例)说同类词,说非其类词及Stroop测验。结果表明:1.额叶组说同类词总和明显低于颞叶组。2.额叶组读色字及读字色两项任务所用时间明显长于颞叶组及顶枕叶组。3.额叶组读色字及字色出现的错误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及顶枕叶组。4.左脑肿瘤组说同类词及读黑色、色字及颜色命名的成绩明显低于右脑肿瘤组。资料提示:额叶肿瘤比颞叶与顶枕叶肿瘤、左脑肿瘤比右脑肿瘤更容易影响被试的词语记忆能力、选择性注意能力及分类归属能力。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易学精蕴,尤以其读《易》风格显著,它贯融于读《易》致思和读《易》致用之中。究其至要有八个方面以读《易》为正业,朗诵《周易》得义生情,读幕僚《易》作品、与其幕友切磋探《易》.切已读《易》有点评,读《易》把握是心经,读《易》有悟感人生,人文境之美,占卦。由此可以看出,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与《周易》甚有渊源。  相似文献   

10.
表现广告主题的短文或短句就是广告标题。它是一则广告的核心。有些时候,广告只有标题而无正文,这时它便成了“口号”。一则广告能否成功几乎取决于标题的好坏,所以它犹如人的眼睛。富有经验的广告学家大卫·奥格尔维曾指出:读标题的人数是读正文的人数的5倍,这样标题可以价值广告费的80%,如  相似文献   

11.
人如其读     
正"人如其读",是成功学鼻祖塞缪尔·斯迈尔斯,在成名作《自助》一书中,告诫世人的读书箴言。将"其所读"与"其人"等量齐观。意在解决怎么读,读什么的问题。怎么读?说到底,是对文化的态度。比如,对"圣贤"书,跪着读还是坐着读?跪着读,一概仰视"圣贤",将他们的话奉为圭臬。这样读,结果是读成只懂应声的腐儒;坐着读,一讲科学与平等,就会质疑。  相似文献   

12.
读书心得     
一 读文学的书籍使人生情;读哲学的书籍使人明理:读历史的书籍使人醒悟:读艺术的书籍使人高雅:读法律的书籍使人懂法守法;读伟人的书籍使人自立:读宗教的书籍使人修身养性:读教会的书籍使人懂得成圣。二 朋友不是书,他不能像书一样毫无所顾及地向你打开任何一页;书却是朋友,它能深入你的心灵,帮你铺设一条阳光大道。一本《圣经》,除了具备以上的功能外,更能使你读过之后不由自主地一心想活出基督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读书贵疑     
读书贵疑,这是古今学者的共同体会和宝贵经验。为什么读书要重视“疑”呢?首先,读书有疑,方始是学。我们读书都有个体会,如果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什么疑问也没产生,什么问题也没发现,平平常常就读完了,这说明根本没有读进去,没什么烙印,没什么收获;反之,如果产生一大堆疑问,使你放不下书,这才是读进去了,收获也是大的。因此,无疑,表明是停在字面上;有疑,方读进内容中。宋代学者朱熹归纳了这一体会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一个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下的道德选择──读《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庄琦经济学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分。实证经济学研究“是或不是”的问题,规范经济学研究“应该或不应该”的问题。既然涉及了“应该或不应该”的问题,规范经济学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伦理分析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20,(8)
正读圣经一般分为通读和精读,很多人只用通读的方法,而忽略了精读的方法,事实上,精读是读圣经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什么是精读呢?就是细细地读、慢慢地读、反复地读,一步一个脚印地读。精读不仅要理解掌握全部内容,而且要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获得系统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Z自述从5年级开始对20岁左右的女性的腿感兴趣;14岁(读初二年级时)对女性的丝袜非常着迷,经常在傍晚或晚上偷隔壁邻居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为读     
人的一生,是读的一生。从小读到大,从大读到老,从生读到死。知识是一本大书,岁月是一本大书,自然是一本大书,人生更是一本大书,一天也离不开读,一辈子也读不完。读人读天读地,走到哪儿读到哪儿,活到何时读到何时。只有不去读的,没有没啥读的;只有读不完的,没有能读尽的;只有读之有悟的,绝少读之无益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就是阅读教学。学生面对着茫茫书海或者形形色色的电子书,不知从何下手,不知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更不懂的应用什么方法去读,因此好多学生不知怎么去读;还有相当一些学生,资源缺乏,学校的图书馆早已成了聋子的耳朵,形同虚设,教师或者课本介绍的相关书籍无法找到,导致学生无书读。  相似文献   

19.
清华简《筮法》简6、8第一栏的"■"应读为"时",解为乃;清华简其他地方和《尚书》中的一些"时"字也应当如此理解。简19第一栏的"亢"应读为"更",解为经,"一卦亢(更)之"指艮卦由首至尾经过整个卦例。简5、7第三栏的"■"应读为"辩",指辩论。简8第三栏、简23第四栏的"■"字应是"退"之讹写或异体。简21第三栏"■"应读为"表",训为外,指卦例中上面的两卦,"表肴(淆)"指该卦例中两外卦一为少男、一为中女,淆乱不相搭配,或如贾连翔之说,指该卦例中左上卦为三个不同的数字构成。简53后半段"權"应读为"管","權(管)"与"(筩)"为同类之物。简57后半段"■"从玉、燭声,可读为"韣",指弓袋。本篇"当日"指出现与占筮之日天干相合之卦,"当辰"指出现与占筮之日地支相合之卦。  相似文献   

20.
何杰 《天风》2009,(1):43-43
读经没捷径,只要沉着,爱慕多读,持之以恒,读之有法,有一天终会豁然而通,越读越有味。由始至终,这是圣灵藉圣道在人开放的心灵中牵引和启导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