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待     
曾有这样一些人,在孤独的岁月中等待,直到自己两鬓苍白,才得到他人的认可;曾有这样一些人,在孤独的岁月中企盼,直到自己的死神来临,才得到世界的肯定;曾有这样一些人,在孤独的岁月中渴求,直到自己的肉体消失,才得到后人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徐达 《思维与智慧》2004,(11):22-22
生活中如果没有爱,人就会孤单寂寞;而心中没有爱,则心就会孤独冷酷,要想取得人际关系及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让心中充满爱的阳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温暖与力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热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3.
孤独是因为一个人独自在家,没有倾诉和交流的对象,感觉凄凉;一个人在外飘游,飘飘零零,形单影只;孤身走江湖,打天下,寂寞无助……但孤独更多的却是指内心的感觉。孤独虽然人所不愿,但孤独却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的收获。孤独时因为没有人打扰没有人干涉,我们尽可以去除伪装,一个人或坐或卧,不睡不醒地享受生命,就像和尚打坐,又像道士修炼,慢慢咀嚼生活的滋味,仔细品味生活的本色。孤独时可以荡涤脑海中的杂念,还原“人之初”的真我,“扫除诸妄念,去却贫嗔痴”。在自己的心灵空间里幻生一片蓝天,幻生几朵悠悠飘移的白云,自己…  相似文献   

4.
罗舒引 《天风》2004,(6):25
很多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待着,按照我的计划去安排生活,所以我知道这样的独处有很多的好处。 有人说独处不是孤独,我认为独处的确不是孤独,但是真正喜欢独处的人却首先需要学会面对孤独,因为这样才会知道独处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死亡的意义     
在英国有一个叫布朗的牧师,一生不知曾听到过多少人临终忏悔,许多人在生命鲜活的时候,常常郁积于胸、心烦意乱;感叹春风不度、天不遂愿;抱怨生不逢时、志不得展;直到生命将到了终点,才恍然大悟。本来应该将自己心灵的种子撒向广阔的原野,去拥抱阳光,痛饮雨露,享受繁花盛开的浪漫.[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人的一生要怎么过,才是真正活出自己?这么哲学性的问题,也只有哲学家们去思考和回答吧。然而,生命中又总会遇到一些偶然事件,或者只是一个契机,摧毁之前所有的坚持,让人走上另外一条路。这样的人生轨迹意味什么,是宿命,是巧合,还是只为活出自己?每个人界定自己的燃情岁月,是相去甚远的。有喜欢金戈铁马,就有喜欢书斋念书;有喜欢叱咤风云,就有喜欢青灯古佛;有喜欢高坐庙堂,也有喜欢悠游林间。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夜阑人静,独坐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才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相似文献   

8.
不知道你是否曾有这样的体会:当几个同学聚在_块悄悄说话时,你会怀疑他们正在讲你的坏话;你告诉朋友一个秘密后,你会不停地想他是否会讲给别人听;老师在课堂上说了班上发生的不好现象,你会怀疑是不是针对自己说的;一位同学近来对你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正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面对自己,必须面对自己的孤独。要知道,很多时候,一些事情必须自己去完成,而且在做事的过程中,即使没有其他人监督,我们也一样去完成,不会因为没人看见就去做一些手脚。这时的孤独,就是慎独,就是最高级别的孤独。如果说孤独是一汪小水潭,那么慎独就是一片海。那份辽阔和深邃,就像一个人经过辛苦攀登,抵达顶峰之后才能见到的世界。在慎独的世界里,任何外界  相似文献   

10.
留点空白     
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相似文献   

11.
孤独     
孤独是痛苦的灵魂在尘世中诗意的栖居方式。所以说,孤独是一种痛苦的境界,也是一种诗意的境界。徐无鬼先生有言云,凡能够忍受孤独或者是享受孤独的人,都是灵魂的强劲者。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如鸟集蚁聚,成群结伴,涌向城市,形成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之势,那并不是显示着人的强大,恰是暴露了个体的怯懦和无能。只有孤独者,或静处一室,或独行深山,才凸现着人寂静的力量和宏大的精神境界。从表面上看,孤独者似乎远离喧嚣的尘世,超然于物欲之上。但从本质上推敲,孤独者并不是远离尘世,而是换一种方式去亲近尘世。真正孤独的人意识不到…  相似文献   

12.
机遇面前,不必太矜持,要勇敢地显示自己、推销自己、这样才有可能被人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3.
体验朋友     
“谁是我的朋友?”每当夜深人静,茫然四顾之时,总要鬼使神差地想这个问题。没有亲人的人,人生是残缺的;没有朋友的人,旅程是孤独的。我这样地认为。白天,我常常被一些人称作朋友,晚间,称作我朋友的人又在哪里呢?我从不敢轻易称呼他人为自己的朋友,我始终认为,...  相似文献   

14.
恬静祈祷     
我们每个基督徒想保持一份圣洁,就必须在每一天持守孤独、安静中顿悟。细细体味“那藏于内心基于不朽的温柔和宁静心神的人格,这在天主前才是宝贵的”,(伯前3:4),做一个静观祈祷的人。梵二大公会议鼓励所有会士、使徒工作要与静观祈祷联合一起“……一心一意寻求天主在一切之上的当儿,每一个修会团体的成员,应该把对静观与使徒工作的热爱联合一致”(修会法令5)。我们每个基督徒都需要躲避浮躁、诱惑等,让内心得到安宁、休息。以此调整自己的精神生活,让自己与基督在安详、恬静中相逢、相遇,仔细聆听施予不可言语的耳语来滋…  相似文献   

15.
多难兴邦     
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进入了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有人曾忧虑,一些可珍视的传统价值观正在失去;还曾有一种担心,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人都成了所谓理性的“经济人”;还有人说,中国年轻一代多是独生子女,自小受娇宠而不懂责任,不知担当……事实告诉我们,这些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我所钟爱的某杂志上拜读了一篇小品文,题目为《伟大的孤独》。读罢之后,不禁为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对人生的深刻而超凡的理解所折服。的确,正如一位哲人所云:没有孤独就没有伟大。历史上有多少彪炳史册的人物因孤独而变得美丽,因孤独而变得伟大。司马迁、鲁迅、贝多芬、康德……不胜枚举。他们凭着自己执著的人生信念和对事业的狂热追求,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庄园;他们身处滚滚红尘,却不为利欲所撼动,他们视钱财为身外之物,视功名如空中浮云;他们在生活上可能是孤独的,在物质上可能是清贫的,然而在精神上,他们是巨人,…  相似文献   

17.
当代伊斯兰银行业概述杨翠柏在中东伊斯兰国家,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很缓慢,其原因之一是该地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60年代,沙特阿拉伯才开始发行纸币;今天绝大多数穆斯林使用纸币,但仍然有一些虔诚的穆斯林对支票、商业银行信贷以及其他银行业务持怀疑态...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只有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才会感到孤独,那么我们大可选择去人多之地,待在人多的地方。但事实是,孤独往往源自我们内心的一种无助、孤单。就算身处朋友热闹聚会之时,人仍然会感到孤独,狂欢也可能是一群人的孤独。  相似文献   

19.
这一天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过去了。直到晚上,站在卫生间的镜子前,他准备卸掉一天的疲惫时,才发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厚道即精明     
曾有这样一对父子,在小镇开了一间药店。父亲给人看病,儿子负责称中药和卖中西成药。儿子很厚道,而且是个新手,他从不像一些小贩那样在秤杆上大做文章,他只是称足分量,该磨碎的磨碎,该切片的切片,有些变质的药宁愿蚀本也不给病人,即使大部分患者根本看不出变质。小伙子就这样本分地按要求把每剂药处理得妥妥当当。刚开始时,药店的生意像过日子一样,平淡如水。有人说小伙子人太厚道,不是做生意的料;还有人“好心”地教了他一个诀窍:贵药少称,便宜的药多称,混合后重量不变,真可谓一条“发财致富”的好路子。小伙子听罢,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