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单向度的人》的评论《单向度的人》主要内容一是对发达的工业社会的批判,二是对现代哲学的批判。东西方学者对该书的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 (一)关于“单向度的社会”——对发达的工业社会的批判国外学者对马尔库塞对发达的工业社会的批判理论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部分人如西方学者D·凯尔纳就高度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7,(5):66-77
本文试图探讨弗洛伊德思想中的单性繁殖原则。通过对核心概念的思想史探究,本文首先将弗洛伊德的爱欲与性的概念置于西方思想史传统之中,并由此将单性的概念即弗洛伊德思想中无性差别的生活世界意义状态,推展到弗洛伊德对于人的基本假定以及与其相应的思考形式。最后,本文试图表明,对于弗洛伊德而言,单性繁殖乃是作为世界运行之逻辑的神圣式想象。这一讨论或可为我们理解关于现代性的西方社会理论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列维纳斯在未刊稿第三卷《关于爱欲的哲学笔记》中,通过"自我-他人"关系类型分析展现了物品交换、理智交换、共事关系、友爱、爱欲这五种关系类型的内在关联。他人只有在最为亲密的爱欲关系里才作为他人与主体发生关联,彻底的他异性处于爱欲之中。但这一思路在《总体与无限》中并未沿用,因为列维纳斯转换到另一角度来分析爱欲关系,这才使得源自私密性的爱欲得以涌向社会。  相似文献   

4.
书讯二则     
《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刘文英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关于梦的研究,在近年的文化史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弗洛伊德对梦的精神分析以及《释梦》一书已为很多学者所熟悉。那么,在中国古代对梦的迷信和对梦的探索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也是西方著名心理学家。普汶在他的《人格心理学》一书中,把弗洛伊德称为“盖世无双的天才”。埃汶在他的《个性心理学导论》一书中,认为弗洛伊德“为全人类开拓了心理的新希望”。波林在他的《实验心理学史》一书中,把弗洛伊德看成是“最伟大的创设者,时代精冲的代言人”。他甚至认为三百年之后写心理学史时,如果不提到弗洛伊德的名子,就写不出一本好书。可见弗洛伊德的声誉之高,影响之大。本文主要介绍一点弗洛伊德的个性心理学思想,供读者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哥白尼的变革”:意图和结果在资产阶级的文献中,常常称弗洛伊德是“当代科学的革新者之一”,“对人的现代理解的创建者”,“对文化的理解作出最伟大贡献的”学者。把弗洛伊德和哥白尼、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把他的学说推崇为“哥白尼的变革”,说它不仅改造了科学,而且改变了整个西方文化。不过,弗洛伊德的这些崇拜者在这方面的确没有什么创建。弗洛伊德本人就不止一次地把自己的学说和哥白尼、达尔文的革命性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阿里斯托芬关于爱欲的神话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居于中心位置,是柏拉图爱欲思想的重要环节。通过阐释这个神话的文本细节,本文将论证,该神话的要旨在于挖掘城邦政治的人性根据,从而在自然层面为习俗做出辩护。在这个意义上,代表诗人的阿里斯托芬与代表哲学家的苏格拉底形成尖锐冲突,前者认为爱欲追求的是属己的整全,后者认为爱欲追求的是善好,而对此的最高展现是超越政治的"美本身"。笔者认为,双方的冲突展现了"诗歌与哲学的古老争执",对这一争执的完整而忠实的呈现是柏拉图《会饮篇》的思想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二、对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评价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理论呢? 首先,我们应该公正地承认在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值得肯定的东西。同时,与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在一起,还有不少不科学的、错误的东西。例如,在其关于社会文化的一般观点中,就有不少值得赞许的地方。他把文明等同于社会本身,这自然是欠妥的。但他对文明社会所包含的几个方面的分析,特别是把人对自然力的改造与对人际关系的调整作为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非常可贵的;对于人类文明发生的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分  相似文献   

9.
顾福棠以文人身份注解《孙子》,专注于旧注是否契合孙子"经旨"的评判标准,基本上秉持前代"我注六经"的孙子研究理路,使《孙子集解》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前代《孙子》研究传统。顾福棠也频繁征引近代西方军事理论与战例,以此论证孙子思想的正确性,并以近代学者的眼光重新审视孙子的战争观及战略战术思想。《孙子集解》是顾氏摆脱传统集解类兵书撰著套路、融合东西方军事思想的一次粗浅尝试,彰显了作者与清代中期学者完全不同的诠释旨趣。  相似文献   

10.
国内“宗教学界”对西方宗教的兴旺颇多张扬,对基督教神学尤其是情有独钟.以至在国人中制造出一种假象,似乎西方文明,包括科学与民主,都是由宗教滋养出来的.至今仍然炽热,统治着一切。这不仅篡改了西方全部近代史。也严重扭曲了当前的西方现实。为了校正此类偏颇,我刊开辟了《国际视窗》、《无神论在西方》、《阳光书系》(西方无神论著作介绍),报道和反映西方世俗人文主义、新无神论运动等近期信息和主要思潮.以助读者对西方文化的全面了解。由于人少力微,欢迎学者赐稿,欢迎读者指导。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者末木刚博以研究东西方比较逻辑学著称。末木的专著《东方合理思想》对比探索了中国、印度和西方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该书中国部分特设专题论述《易经》逻辑。末木认为,《易经》逻辑是中国与形式逻辑并行的另一种独特逻辑(指辩证逻辑)的代表。末木用符号逻辑工具对《易经》逻辑加以分析,指出《易经》逻辑是一种函项关系论的逻辑。在此基础上,末木评述了《易经》逻辑与印度、西方思想的异同,肯定了《易经》逻辑的地位和作用。以下据《东方合理思想》一书简介作者思想梗概。一、阴阳的2项组合《易经》认为,一切现象都可以凭借阴阳的2项组合来加  相似文献   

12.
E·弗罗姆(Erich Fromm,1900—1980),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派别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他的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1941)、《精神分析和伦理学》(1954)、《健全的社会》(1955)、《爱的艺术》(1956)、《弗洛伊德的使命》(1959)、《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自为的人》(1961)、《禅宗佛教与精神分析》(1961)、《在幻想锁链的彼岸》(1963)、《人心》(1964)、《遗忘的语言》(1965)、《希望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1938年,韩穆敦在纽黑文出版《唯识二十论》英译本,首次将《唯识二十论》以英译本的形式引进西方。但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对于韩穆敦其人关注甚少,对其翻译《唯识二十论》的缘由始末也未有过详尽论述。事实上,韩穆敦及其《唯识二十论》英译本不仅在西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韩氏本人翻译《唯识二十论》的缘起、经过也极具代表性,这与20世纪初期东西方文明之间产生的碰撞,南京地区的中国学者对于唯识论的推崇与复兴,以及他本人作为西方传教士、学者所肩负的传教使命等方面密切相关。韩穆敦所译介的《唯识二十论》,不仅促进了佛教思想在西方的传播,也堪称20世纪早期美国学界、宗教界与中国佛学界学术交流与对话的一个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14.
道德心理分析,是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阐释文明、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生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引起自文艺复兴以来对传统道德的再次深刻反思,而且,实际地影响着本世纪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危机和变革。弗洛伊德曾经公开承认:“精神分析有两个信条最足以触怒全人类:其一是它和他们的理性的成见相反;其二则是和他们的道德的或美育的成见相冲突。”(《精神分析引论》,第8页)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东西方哲学年鉴》(第一卷)由德国德古意特出版社出版发行(Yearbook for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2016,vol.1,Walter de Gruyter GmbH)。《东西方哲学年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创办,旨在为东西方不同国家的学者提供一个交流互鉴的学术平台,以便使中外学者在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中层开具有国际视野的研讨,在跨文化语境中获得借镜式的启发和思考,集中展示东西方哲学的精粹。  相似文献   

16.
于桂芝  刘晓庆 《学海》2006,1(1):197-199
安启念教授翻译的B.伊诺泽姆采夫的《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一书,由导论和正文(六章)构成,宗旨是在对马克思社会理论与西方学者后工业社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俄罗斯学者对后工业社会所做的新的概括和回答。这是一部反映俄罗斯学者关于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创新之作。循着后工业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俄罗斯同西方学者后工业社会的理论差别以及俄罗斯学者眼中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这一思路,笔者发现了一片与西方学者所描述的世界迥然有别的学术天地。后工业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20世纪的…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学界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并对这一范畴的思想内容展开了讨论。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生态文明的涵义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  相似文献   

18.
王充及其《论衡》在封建时代,“攻之者众,好之者终不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衡》)。到了现代,情况又是如何呢?变成了“好之者众,攻之者终不绝”。真所谓攻好并存,毁誉交加。公认的是:王充为汉代学界之一奇人,《论衡》为汉代学界之一奇书。奇在何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汉代奇人现代,中外学术交流广泛。在这种交流中,王充受到重新审视和评论。首先,西方学者喜欢说王充像西方古代某一学者。有的说王充在“灵魂论”方面,可以“与柏拉图相提并论”;从  相似文献   

19.
在苏联解体、原先意义上的东西方两大阵营间的冷战结束后,美国人亨廷顿曾预言过即将到来的新的冲突是文明的冲突,而宗教是界定不同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后来发生的事情似乎印证了他的预言: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与崇拜真  相似文献   

20.
由安徽黄山书社出版,我国心理学家李铮及其合作者章忠民编著的《弗洛伊德与现代文化》一书,读后颇感欣慰。前几年,弗洛伊德原著在我国大量翻译出版之后,广大读者自然转而盼望能出自我国学者之手,用可读性的中国式语言评述弗洛伊德的思想和著作。本书适应了这一需要,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弗洛伊德学说冷静研究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本书内容广泛,浅显易懂,但又不是深度地论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观点、理论,及其在哲学、历史、文艺、宗教、政治等各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涉猎。她视野开阔、立意新颖,颇富启发性,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