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提起莱布尼茨的名字就好象是谈到日出一样。他使亚里士多德逻辑开始了‘新生’,……这种新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把逻辑加以数学化的伟大思想。”(亨利希·肖尔兹著《简明逻辑史》第48页) 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是数理逻辑的先驱者,在逻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莱布尼茨出生在莱比锡,他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伦理学教授。他自小就很聪明,有  相似文献   

2.
一、国际莱布尼茨研究中的一个“痼疾”众所周知 ,由于种种原因 ,对莱布尼茨思想的系统研究 ,差不多是从 1 9世纪中叶以后才起步的。这 1 0 0多年来 ,国际莱布尼茨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例如 ,差不多从 1 9世纪末起 ,总有一些学者不断重复印度童话“瞎子摸象”的故事 ,对莱布尼茨的思想缺乏整体的和统一的理解和把捉 ,并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肢解”莱布尼茨。早在 2 0世纪初 ,罗素就在其奠基性著作《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中 ,把莱布尼茨“肢解”为“俗人莱布尼茨”与“学者莱布尼茨…  相似文献   

3.
数理逻辑的基本特征与科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数理逻辑(或称数学逻辑,符号逻辑,逻辑斯諦)在科学研究中是一个新兴的重要部门。到现在,它已经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与其他科学部门联系很多的学科。它有着十分宽广的发展前途。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已经日益显示出来,而在它的发展中将更加广泛地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数理逻辑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一门数学科学,然而,它不止就只是一门数学科学而已。从数理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对象的性质看,从它所处理的部问题及问题的性质看,它是一门边缘科学。不少门边缘科学是处于两门科学之间的,如物理化学,如生物化学等。数理逻辑是处于多门科学之间的中间性的,边缘性的科学。作为一门边缘性科学,数理  相似文献   

4.
莱布尼茨不仅以他颇具特色的单子论著称于世 ,而且也以微积分的发明者著称于世。他在西方哲学史和西方文化史上 ,乃至在整个人类哲学史和人类文化史上的卓越地位是很少有人能与他相匹敌的。不仅如此 ,他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超越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同情性理解 ,也是许多西方学者所不及的。当代中国学者越来越重视莱布尼茨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一、莱布尼茨研究与中国社会如果从 1 90 8年郭凤翰所译英国张伯尔的《世界名人传略》将莱布尼茨作为“名人”介绍给中国读者时算起 ,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了。这九十多年来 ,中…  相似文献   

5.
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体系,在苏联文献中一再详细地阐述过。但是,莱布尼茨作为一位社会思想家却很少为我们读者所了解。其实,社会政治问题在莱布尼茨的著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至有些历史学家首先把他看作是一位政治家,而后才是哲学家和数学家。然而问题决不在于在莱布尼茨的遗著中政治和哲学各占何“比重”,问题在于政治和哲学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莱布尼茨的社会观点是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甚至像这样抽象的哲学著作“单子论”和纯粹神学的论文“神正论”,都有其“实用”的社会目的,都是与莱布尼茨的政治纲领相协调的。本文就是打算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和社会的观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6.
莫绍揆先生编著的《数理逻辑初步》,最近已经出版。此书约十二万字,通过对“数理逻辑的由来”,“数理逻辑的主要内容”、“关于数理逻辑的三大派”、“数理逻辑中一些基本概念”、“数理逻辑的应用”等各章内容的阐述,初步回答了人们所关心的关于数理逻辑的一些问题。 数理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计算等逻辑问题的一门科学,既牵连逻辑又牵连数学,作者考虑到本书读者主要是哲学和逻辑工作者,所以尽量避免过多涉及高深的数学理论问题,而着重采用纵横交织的叙述方法来介绍数理逻辑。所谓“纵”,就是数理逻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所谓“横”,就是数理逻辑各部分的内容。作者把这两方面交织起来叙述,可以说是此书的一大特点。作者首  相似文献   

7.
陈修斋先生早在40年代末就撰写了长篇论文:《黑格尔对莱布尼茨思想中矛盾律与充足理由律二元并列问题的解决》,开始致力于莱布尼茨哲学研究。数十年,他翻译了《人类理智新论》等书,写了《莱布尼茨哲学体系初探》等近20篇莱布尼茨哲学思想研究的力作,对于在中国开展、深化莱布尼茨哲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到了晚年,陈先生的莱布尼茨哲学研究终成体系,并富于拓新。遗憾的是,陈先生因病魔缠身,未能亲自将这些研究成果撰写成书。先生去后,他的学生段德智根据先生准备成书的写作提纲及写作思路,对其留下的成稿略加调整、删增,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莱布尼茨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首届国内“莱布尼茨学术思想研讨会”于 2 0 0 3年 3月 2 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参加了会议。莱布尼茨作为近代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国际莱布尼茨思想研讨会已经在国外举办多次 ,因此 ,本次国内的莱布尼茨学术思想研讨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成立的“莱布尼茨专业委员会”开启了与国际莱布尼茨研究沟通的一个主渠道 ,并为今后国内的莱布尼茨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华全国外国哲学…  相似文献   

9.
利玛窦是接受过16世纪正宗西方教育,然后来到中国与中国学者进行了近30年学术交流的最早的西方人。他非常熟悉当时西学的特点,而且向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介绍了不同于中国"天圆地方"的西方宇宙观,以及中国所没有的西方的演绎式推理法。然而,与利玛窦所想到的不同,原来中国并不是没有和实用性无关的数理逻辑,研究二进制的莱布尼茨就惊叹邵雍《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中卦序之精妙。不过必须指出,利玛窦的西学输入之后,为17世纪以来东亚文人的学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际哲学界2002年提出以莱布尼茨为宗的信息哲学(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简称PI)。这门学科本质上属于工具驱动的、器物层面的计算机和网络以及非器物层面的逻辑。由于莱布尼茨的哲学不能脱离东方尤其是中国的思想背景进行理解,因而,将西方提出来的信息哲学置于东方的背景之下进行探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还能够解决信息哲学之所以可能的一个基本问题。一、信息哲学的基础是逻辑的变易性国际计算与哲学协会(IACAP)在追溯其历史起源时的第一句话就说:“计算与哲学的交汇可以追溯到莱布尼茨,即他的‘逻辑演算’和‘加法器’。”(IAC…  相似文献   

11.
张西平 《世界哲学》2008,(1):106-111
本文介绍了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编著《中国近事》一书的历史过程,《中国近事》的基本内容,以及通过莱布尼茨编辑《中国近事》,他所要表达的重要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莱布尼茨这些思想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2.
1.什么是数理逻辑——一个需要商榷的提法在我国,人们习惯上称传统逻辑为形式逻辑,称现代逻辑为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那么,什么是数理逻辑呢? 一种通常的提法是:数理逻辑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这种提法需要商榷。首先,什么是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区别于其他方法之处,就在于它的精确性与严格性。用更本质的概念刻划,就在于它的逻辑性。因此,用“运用数学方法”来规定数理逻辑,难免有循环定义之嫌。事实上,用推  相似文献   

13.
柳若梅 《哲学动态》2005,(10):67-69
为了进一步弘扬莱布尼茨的全球文化观及其在当今的世界局势之下的现实意义,庆祝莱布尼茨<中国近事>中文全译本的出版,2005年7月31~8月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和德国柏林-布兰登堡科学院波茨坦莱布尼茨编辑部共同主办了"莱布尼茨的政治哲学思想与<中国近事>学术研讨会",来自国际莱布尼茨学会、中国莱布尼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海内外学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莱布尼茨的政治哲学思想和他的文化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你们当中许多人都知道,二十世纪是从1901年开始的。当时罗素才二十八岁,他已经出版了三本书:一本是讲政治的,一本是讲数学的,还有一本是讲哲学的。到来年夏天晚些时候这个世纪就要过去三分之二了。罗素现在已经发表了四十本书。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他在哲学上产生的影响,不管直接还是间接,任何人也无法与之相比。罗素的名字是同数理逻辑分不开的,因为他对这门学科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通过罗素,数理逻辑才成为启发哲学家思考的力量。这种新逻辑在罗  相似文献   

15.
试论莱布尼茨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综合王致钦莱布尼茨是17世纪最后一位唯理论哲学家。以往对莱布尼茨的评价,通常认为他作为一个唯理论者,试图把唯理论和经验论调和起来,找到一条介于笛卡尔与洛克的理论之间的中间道路。本文试图从正面肯定这种“调和”的努力,视其为...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20~30年代传统逻辑在中国有过一阵子兴旺,接着却产生了种种曲解,乃至全盘否定。50年代传统逻辑又热闹起来,但不久就被“修正”、“改造”到前提假推理形式必错。这离根本不讲逻辑已为时不远了。数理逻辑于20年代已传入中国。30~40年代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50年代初却也视为伪科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传统逻辑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大普及,数理逻辑基础知识在逻辑工作者中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不过随之而来对传统逻辑、数理逻辑的误解,也日益增多。1989年各刊物上发表的逻辑论文,有一些对传统逻辑、数理逻辑提出了似是而非的批评:这些批评又  相似文献   

17.
可能世界是什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论莱布尼茨最先提出了“可能世界”这个概念。他说 :“世界是可能的事物组合 ,现实世界就是由所有存在的可能事物所形成的组合 (一个最丰富的组合 )。可能事物有不同的组合 ,有的组合比别的组合更加完美。因此 ,有许多的可能世界 ,每一由可能事物所形成的组合就是一个可能世界。”“我们的整个世界可以成为不同的样子 ,时间、空间与物质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运动和形状。上帝在无穷的可能中选取了他认为最合适的可能。”[1 ] 莱布尼茨还从充足理由律论证了可能世界。他说 :“既然在上帝的观念中有无穷个可能的宇宙 ,…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逻辑科学是一门多分支的学科。这是对的,例如逻辑科学中的数理逻辑,人们就常说它有若干分支。其实,逻辑还是一门多类型的学科,而且首先是一门多类型的学科。现在,单就“逻辑”一词是指称科学而言,人们也很难给这个词规定一个确切的含义.对逻辑所作出的任何一个定义,都很难适用于用这个词所指称的所有科学上。原因在于,逻辑科学已经没有统一的对象域,它辖属的是一些对象域有别的、研究方法有别的,作用和意义都不同的逻辑。  相似文献   

19.
伏羲卦图中的布尔代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伏羲卦图中的布尔代数侯维民1701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忽然宣称他与鲍威特(中国名白晋)用二进制序数破译了伏羲卦图(八卦图与六十四卦图)的数学秘密。莱布尼茨在该图中发现,用阴爻“--”与阳爻“—”可以表示万有的这一配列顺序,竟可以与他在数学上的新发明...  相似文献   

20.
杨兴升 《现代哲学》2022,(2):112-116
无穷小量概念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同连续、不可分的点等概念有着内在的关联。对莱布尼茨而言,无穷小量概念不仅涉及其微积分的基础稳固性问题,也影响到其对“连续体迷宫”的思考,后者使他提出了单子论。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实体具有不可分性,且其知觉属性具有量的规定性并符合连续律,因此,单子通过其知觉属性而具有某种连续性。莱布尼茨还通过前定和谐原则为单子的不可分性、单子知觉属性的连续律之稳固结合提供了保证,但也以知觉属性的连续律来体现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