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5,(7)
<正>孩子是纯洁的天使。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太18:3)耶稣又为小孩祝福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太19:14)我们也当这样爱孩子。爱孩子就是敬畏神。而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林肯说:"无论我现在怎么样,还是希望以后会怎么样,都归功于我  相似文献   

2.
《中国天主教》2005,(3):1-1
我所要赐给的食粮,就是我的肉,是为世界的生命而赐给的。因此,犹太人彼此争论说:这人怎么能把他的肉,赐给我们吃呢?耶稣向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们内,便没有生命。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复活,因为我的肉,是真实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实的饮料。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  相似文献   

3.
“他们正吃晚餐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去吃罢!这是我的肉体。然后,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由其中喝罢!因为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窦:二十六,26—28)“因为我的肉,是真实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实的饮料。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若:六,55—56)  相似文献   

4.
第三个耳朵     
《中国天主教》2002,(3):46-46
圣保禄被囚禁在罗马的时候,有许多久闻他大名的人,来到他的寓所,听他讲道。来听他讲道的人,大多数为犹太人,保禄就引证梅瑟法律和先知书,证明耶稣是经书上预言过的默西亚,想说服他们信仰耶稣。有的人相信了,有的人却不相信,因此信的与不信的,彼此争执不休,离开了保禄。他就向他们说:“圣神藉依撒意亚先知向你们的祖先说的话正对。他说:你去对这民族说:你们听是听,但不了解;看是看,却不  相似文献   

5.
以理服人     
在一次婚宴中,我们和一位牧师同被邀去赴婚宴。就餐时,我们照常做谢饭祷告,祷告后,同桌的人问我们:你们在做什么?我们说:我们在谢饭。他们又问道:谢饭是什么意思?牧师就用比喻对他们说:“当一个孩子从他父亲手里接过一只苹果时,第一句就是谢谢爸爸。我们谢饭是同样的道理。”同席的人有人说:这样,你们应该谢谢主人才  相似文献   

6.
渊声 《天风》2016,(9):64-64
问:我的孩子并不笨,性格也很开朗,但就是不爱做作业,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作为基督徒夫妇,我们也把此重担交托于主手中,但一见到孩子做作业时的那种厌烦情绪和拖拉作风就火上心头。我们该怎么办?一对基督徒夫妇:海钢、曼丽答:海钢、曼丽同道,你们好!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现在大多数父母把教育孩子视作头等大事,基督徒父母也一样。你们家孩子很聪明但不爱做作业,这确实令人焦虑,但好在你们有信仰。圣经说“不要忧虑”,  相似文献   

7.
周志治 《天风》2004,(4):36-37
路加福音18章15至17节中说:“有人抱着自己的婴孩来见耶稣,要他摸他们,门徒看见就责备那些人。耶稣却叫他们来,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相似文献   

8.
耶稣基督在祂的临别赠言中对门徒们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便得不到永生。"然后又对门徒说:"我的肉就是真实的食粮,我的血就是真实的饮料。谁若吃了、喝了便得永生"。当时的门徒根本不明白耶稣基督当时对他们讲的是什么?直至最后晚餐时,耶稣基督亲自将祂自己以饼与酒的方式交托给门  相似文献   

9.
圣经故事     
[讨论守斋]有人对耶稣说:“施洗者若翰的门徒经常守斋(fast,禁食),公行祈祷; 法利塞人的门徒也是如此。而你的门徒却又吃又喝。”耶稣对他们说:“当新房的伴郎们和新郎在一起的时候,你们能叫伴郎们守斋吗?但日子将要来到,新郎将从他们当中被提走。那时候,他们就要守斋了。”——按犹岱亚风俗,婚宴为期八天。在这八天内若  相似文献   

10.
母亲     
母亲没有文化,自从有了孩子,她便企盼她的孩子不要跟她一样成为“睁眼瞎”。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只要你们肯读书,肯上进,妈就是砸锅卖铁,也绝不拖你们的后腿。”  相似文献   

11.
圣餐是主耶稣亲自设定的一项信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通过物质的形式来表明重要的属灵恩典。约翰福音第6章中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  相似文献   

12.
圣餐礼是基督宗教(含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的圣礼,使徒时代的教会就已经遵守,但对圣餐的解释,至今并不完全一致,其中天主教所接受的是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的解释。新约圣经的四福音书中有马太、马可、路加三部记载了耶稣基督设立圣餐的情景,如: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马太福音26:26-28)。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了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离开你们时,还是春天,如今已是严冬来临。 我虽身在异地他乡,但心中却时刻惦念着你们;未能在家里照顾你们,善尽子女的孝道,有负于你们的期待,心中很觉惭愧。但我也常想到有多少在贫困线上的兄弟姐妹,他们也许比你们更为困苦。他们也在等待,等待心灵上的援助,等待着主的使徒用基督的福音去灌溉他们干渴的心灵。 爸爸,您是一个好人。孩子长大了,他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暑假里闲来无事,就跑到朋友开的茶馆里去帮忙,也算体验生活。某天,店里来了位顾客点了杯红茶。忽然他粗声大气地将我喝至跟前:"服务员,你来看!"他指着面前的杯子,满脸怒气地说,"看看!你们给顾客喝劣质的牛奶,看把这杯红茶都糟蹋了!你说怎么办吧。"我低头一看差点没气死,他把柠檬和牛奶一股脑儿地加进红茶里,不结块才怪。  相似文献   

15.
重在实践     
至大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你们是诵经的人,你们怎么可以命人行善,而忘却自身呢?难道你们真不明白吗?”(2∶44)从这段详明的经文,我们应当知道:有些人,他们常以诚信者自诩。他们常以信仰和善功命令别人,而他们自身却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16.
导言:为什么我越来越不理解对方了,为什么我们之间争吵越来越多,为什么我们拥抱在一起却觉得距离那么远?我身边有一对夫妻结婚十几年了。他们刚结婚时条件很艰苦,但两个人都是很踏实勤奋的人,虽然期间大大小小的争吵不断,但日子也这样过下来了。现在孩子也长大了,条件也好了,本该是好日子开始了,但是近一段时间争吵却越来越厉害,说出来的话越来越伤人。  相似文献   

17.
人生美酒     
王英 《天风》2006,(18):8-9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约2:1-10)  相似文献   

18.
这杯     
《天风》2020,(4)
正耶稣在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的路上,最后一次同门徒共进晚餐的时候,最后一次在客西马尼园独自祷告之中,都曾提到"杯"或"这杯",但三处的深层含义并不尽相同。(一)"(耶稣)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太26:27-28)这是在最后晚餐上擘开饼递给门徒之后。虽也举起杯,却侧重于杯中的"血"。  相似文献   

19.
向孩子学习     
周国平 《天风》2010,(2):60-60
耶稣说:“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断不得进天国。”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几乎一切伟人都用敬佩的眼光看孩子。在他们眼中,孩子的心智尚未被岁月扭曲,保存着最宝贵的品质,值得大人们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主教》2007,(1):1-1
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他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6:31-33)惟独事奉主依恃主的照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