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雍和宫的跳布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和宫是位于北京东城的一座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寺庙,它的名气很大,大到您如果向一个北京人或一个到北京的外国旅游者问起佛教,他很可能茫然,而您进一步提及“雍和宫”,他立马就会眉飞色舞起来,告诉您一连串很生动的但不很准确的“佛教知识”,其中最精彩的段子多半就是“打鬼”(“跳布扎”)——雍和宫没法不具备如此之大的名声,它原是那位著名的清雍正皇帝登位前的王府后来改建为喇嘛庙,到今天也有280多年的历史了,用一句官话讲,它生动体现了我国和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汇,所以到今天它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
本期发表的《不能没有爱》——慈善之歌,没有用佛教的词语,曲调也比较通俗,但我们仍将它视作佛教歌曲选用了。佛教讲慈悲、讲善,这在世间来说是一种很广义的爱。佛说“人生是苦”,娑婆世界的众生在苦海之中相互要讲  相似文献   

3.
本期是“现代佛教文化专号”。“佛教文化”这四个字如今是很时髦了,各种各样的人都在谈论它,接近它。这是很自然的事。留在祖国大地上的雕塑、石窟、绘画、寺院、古塔、音乐各个方面传统文化的遗迹中,佛教文化都占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生活中把佛教与其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分割来看的情况,并不少见。视佛教为“迷信”而十分欣赏佛教艺术作品的也大有人在。与此同时看到四大名山、各大寺庙吸引着广大信众与对佛教文化日益增强的热情,某些既信佛又有经济头脑的朋友,对“建设佛教文化”十分热心。于是乎依照佛教名山建筑的景点,或…  相似文献   

4.
在佛教典籍中,比较起来,《法句经》并不是很有名,然而它却是一部值得向广大佛学爱好者推荐的重要的佛教经典。大家知道,佛祖释达牟尼生前,他的关于佛教的学说并没有形诸于文字,而是由弟子口口相传。释地涅梁后,弟子们通过集会的方法,“结集”他仿学说,形成以经、律、论“三藏”为主要内容的最初的佛教典籍,其中的“经”藏系指现在的四部《阿含经》。《阿含经》是释迹所创佛教学说及其生前经历的最原始的记录,是探寻佛教原始教义的基本依据。而《法句经》便是与《阿含经》有着直接关系的~部经典,它是哪可含经》及早期律藏典籍中…  相似文献   

5.
觉音所著的《清浄道论》,是综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思想的一部最详细、最完整、最著名的作品,是研究南传上座部教理的必读之书。觉音引用了整个南传三藏要点并参考斯里兰卡当时流传的许多古代三藏义疏和史书而写成此论。所以《大史》称它“为三藏和义疏的精要”;德国的唯里曼·盖格教授也说它“是一部佛教百科全书”。亚洲南方各国的佛教学者都要研究这部名著,其他世界佛教学者也都很重视研究它。读了此书,可以了解南传佛教的主要教理,也可以看到一些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历史等问题。尤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很有新意的论文,对黄克克教授来说是“初探”,对前人来说还未曾“探”过。文章不是仅就佛教而言,但与佛教建筑契合最深,可作为佛教寺院建设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佛教不是迷信,它是一种科学;偏执科学主义和物质主义,反而是对科学和物顾的迷信。”“‘迷信’是人们对佛教的一种偏见,佛教自身面临着现代化的问题,首先必须破除人们对于佛教的偏见。”  相似文献   

8.
方立天 《法音》2007,(4):3-5
问题的提出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个主题的设定很有创意,笔者体会它至少包含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凸显出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性,二是强调和谐世界要从个人做起,三是个人要从正心开始。这个主题不仅体现了佛教重视“心”的功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日本的佛教逻辑”及“西藏与蒙古的佛教逻辑”(俄)彻尔巴茨基中国和日本的佛教逻辑佛教传入以前,古代中国就有最初的、很原始的关于某些逻辑问题的学说 ̄③,但它的影响不大,而且与稍后而起的外来僧人和西行求法者所研习的因明并无什么联系。新的逻辑是从印度...  相似文献   

10.
“禅”全称“禅那”,意是“静虑”、“思维修”、“摄念”等。在印度,主要指坐禅冥想的实修功夫。到了中国后,主要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命体验。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胡适说:“禅宗是一种运动。是中国思想史、中国宗教史、佛教史上一个很伟大的运动,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革新运动,也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的革命运动”。其旨在通过禅的修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南怀瑾先生说:  相似文献   

11.
佛法所要回答的问题,同哲学研究的对象有共同的一面,它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及其变化的规律有很系统的论述。佛教认为它对这方面的论证所达到的水平高出一切,胜过一切,所以又称佛法为“出世法”、“胜义谛”、“第一义谛”。佛教探讨这一问题的根本目的是提醒人们要破除妄执,从善向上,净化身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了说明佛法如何认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问题,略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格义”的两种含义,即它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格义的基本义就是它的文本义,而引申义则是后人对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时引出的一个概念。格义在早期佛教的传播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揭示了跨文化交流中的普遍意义,于是它的义蕴得到了引申和发挥,产生了“格义佛教”这个术语。格义的本义是一种概念上的对等,但是后人提到的“格义”如“格义佛教”则是它的引申义,变成了比较哲学中的一个中心概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格义”的两种含义,即它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格义的基本义就是它的文本义,而引申义则是后人对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时引出的一个概念。格义在早期佛教的传播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揭示了跨文化交流中的普遍意义,于是它的义蕴得到了引申和发挥,产生了“格义佛教”这个术语。格义的本义是一种概念上的对等,但是后人提到的“格义”如“格义佛教”则是它的引申义,变成了比较哲学中的一个中心概念。  相似文献   

14.
民国以来,五台山佛教及其音乐趋于式微.全国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它又随着佛教的兴盛而得到较大发展。现在五台山还保存着“青”、“黄”两庙词曲271首,其中不乏唐宋以来遗留下的词曲,故曰:它是中国佛教音乐的“活化石”、珍贵的“世界非物质遗产”。  相似文献   

15.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以来,对人影响最大最深最久的思想,恐怕要数“空”和“因果”这两个观念吧!但世人不摸它的底蕴,以为佛教谈空,就是空无所有,一切皆空,什么都予否定。所以,人们常说“佛是空王”、“僧是空人”、“寺是空寺”,佛教是一种消极厌世的宗教。其实,也不竟然,佛教讲空,也有它的旨趣。这是因为,世人着有,二乘着法,着有着法就会产生贪心,甚者“私我”膨胀,贪财爱色,恨不得“一口吸尽西江水”。  相似文献   

16.
说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魔”这个字或词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比如“你着魔了”、“魔鬼”、“魔法”、“魔爪”、“魔术”、“魔力”、“魔怔”、“魔方”等等。从魔的词意说也很清楚,一指能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一指某种神秘的、奇异的或者超人的力量或幻术。不难知道,魔这一语词是中国人常用的习惯用语,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它却是一个外来语,一个纯属佛教的词。“魔”,是梵文Mara的音译“魔罗”的略称。佛教传入我国以前,在中国的古文书中并没有“魔”这个字。正如唐人玄应所著《一切经音义》所云:“魔,莫何反,书无此字。”  相似文献   

17.
“人间佛教”最早由太虚法师提出。与此相联系,太虚还曾提倡“人生佛教”、“人间净土”。经过印顺法师、赵朴初居土等人的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理念现已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想和共同议题。它在为21世纪中国佛教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 1933年10月,太虚作题为《怎样建设人间佛教》的讲演,对“人间佛教”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说:“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  相似文献   

18.
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历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佛教音乐是五台山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五台山佛教的发展而发展,唐时发展到鼎盛,形成了具有五台山特点的佛教音乐,直到现在它还保存了古代大量的旧谱歌词。因此说,五台山佛教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佛教的“信”,在巴利文中叫saddha,在梵文中叫sraddha。“信”并非通常所诠释的信仰,而是由正确的认识证实了的信任和信赖。根据佛教哲学,它是意识中纯精神因素,比单纯的信仰具有更深的哲理。首先,它是由知见而产生的,是对“四圣谛”的信服。其次,它是信徒奉献给某一人或法的敬仰之情。第三,它意味着诚实希望的实现,它是认识个人内在道德发展的伦理准则。公元四世纪,佛教哲学家无著指出了信仰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佛教的“涅”与“世间”关系观念姚卫群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中国禅宗和中国近现代佛教中的“涅”和“世间”观念的发展变化,有一定学术价值。姚卫群,1954年生,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佛教是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一个宗教。它在形成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