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海波 《哲学动态》2008,(1):101-102
2007年10月12~14日,"第一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武汉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精神文明办公室和宁夏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五次全国应用伦理学讨论会",于2005年8月21~22日在银川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学者围绕"媒体伦理与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媒体伦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2007年4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和中国伦理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六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的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2012年10月20-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与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第八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位伦理学研究者出席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的主题是"国际伦理",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和热烈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发展观与环境伦理--"全国环境伦理研讨会"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风 《哲学动态》2002,(10):23-24
2002年7月24日至26日,来自全国各地研究环境伦理的专家、学者聚集在长沙岳麓山下,举行了"全国环境伦理研讨会".会议由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和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与会学者就如下主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富有成果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伦理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五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韩、日三国的伦理学者围绕"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作为起点和终点,生活世界始终从根本上诠释着伦理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现代性伦理学不仅将有机的生活世界硬性分裂为两个抽象领域,而且试图在一种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理性与非理性的两极演进中探求伦理学的普遍价值标准,结果使自身陷入"无根"的困境之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现代性问题的全方位凸显,伦理学开始向生活世界原点复归,并由此呈现出了融理论伦理与实践伦理、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于一体的形态特质.  相似文献   

8.
2001年10月25-26日,“第二次全国应用伦理学讨论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主办。与会代表80多人,提交论文80余篇,对应用伦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一、关于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伦理学基本理论对于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应用伦理学学科性质的讨论中,那种"集‘基本价值观’和‘程序共识论’于一体"的应用伦理学观应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并且是我们进一步讨论的基础。它其实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平台"与"两个端点",但它并没有真正掌握具体领域具体问题这一"端点"的本质特征,因而没能真正理解应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广义伦理学应该是应用伦理学协商对话的共同基础。由此出发,应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就学科而言,它不仅涉及伦理学,也要涉及其他领域的专门学科;就其任务而言,它既要确保具体行为符合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又要顾及其他具体领域的正当利益诉求;就其方法而言,它采取的是"程序共识"的方法;就其结果而言,它具有"伦理妥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21日,以"科学发展观与政治伦理"为主题的全国第四次政治伦理学研讨会在海南海口召开.会议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中国伦理学会、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和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分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1.
欺负是儿童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而又相对稳定的一种现象。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于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讨论了欺负者、受欺负者及欺负/受欺负者的人格特点,并对研究的启示和意义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陆剑清 《心理科学》2007,30(6):1506-1507,1520
本研究从金融消费者的行为分析视角出发,以我国商业银行品牌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金融品牌效应心理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从形象可信、网点便捷、业务技能、服务态度以及营业环境等五个银行品牌消费选择影响因素出发,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了品牌效应心理影响机制的客观存在,揭示出消费态度与品牌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作用规律,从而为金融消费者行为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模型诠释。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偏好及其变化是否在逻辑语言及语义模型中有直接的反映,可以将其分为隐偏好和显偏好。本文旨在对含有隐偏好信息的逻辑进行研究,基于对直觉主义逻辑中的认知信息的分析,通过修改直觉主义逻辑的语义解释提出了隐偏好逻辑,并证明了该逻辑系统的可靠性和相对于可区分模型类的完全性;最后,通过定义哥德尔式的翻译映射将隐偏好逻辑嵌入到偏好逻辑中。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