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教常用语语概念的汉文音译用字李文彩辑原文音译意译哈乃菲(派)逊尼派教法学派沙斐仪(派)逊尼派教法学派马立克(派)逊尼派教法学派罕百里(派)逊尼派教法学派哈瓦利吉(派)中世纪伊斯兰教派名格迪目中国格迪目派名称孕迪林耶中国尕迪林耶派名称库布林耶中国...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史料文献,从教派组织制度、信仰礼仪等方面考察分析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的教派归属问题。认为逊尼派(Sunni)在中国伊斯兰教中始终居主流地位,但什叶派(Shi‘ah)教义主张也曾获得流传,不过在中国伊斯兰教中教派分歧始终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马立克教法学派的特点白剑波马立克教法学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在坚持《古兰经》立法的基础上,还重视将圣训和麦地那传统习惯作为教法渊源,故也被称为“圣训派”,以区别于以“意见派”著称的哈乃斐教法学派。探索马立克学派的特点,对于系...  相似文献   

4.
艾布·哈尼法及其教法学派贾保平艾布·哈尼法(700—767)是逊尼派著名教法学家,哈乃斐教法学派的奠基者,位于四大正统教法学派创始者之首,被尊称为大伊玛目。其教法学说在伊斯兰教法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其教法律例以灵活、宽容、适度著称。故迄今为止,全世界有...  相似文献   

5.
阆中巴巴寺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城区东郊蟠龙山南麓,又称蟠龙山拱北。寺内主体建筑为久照亭,是中国伊斯兰教嘎迪林耶门宦大拱北支系创始人华哲·阿布董拉黑之墓。2013年,巴巴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明中期以后中国内地伊斯兰教发展的地域分布,以及南京穆斯林所具有的特殊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明代南京兼容并包的开放环境,南京经堂教育为金陵学派的产生所作的人才上的准备等四面阐述了金陵学派产生的原因.指出金陵学派的思想渊源是<古兰经>、"圣训"以及伊斯兰苏菲思想,同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精华.最后谈及金陵学派的贡献及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教派和解运动在逊尼派和什叶派宗教界兴起,1947年伊斯兰教法学派和解协会的成立便是其最重要的标志。在30多年的时间内,和解协会推动了两大教派的交流,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走向解体。和解协会的兴衰历程为伊斯兰教后继的教派对话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赛莱菲耶思想初探怒马赛莱菲那思想是指伊斯兰教史上以恢复伊斯兰本来面貌、净化教义、简化教规、反对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影响并主张革新的思想运动而言。"赛莱菲"是阿拉伯话的音译,意为"前辈"或"先贤"。该词源于9世纪伊斯兰法学家伊本·罕百勒提出的要以"廉正的先...  相似文献   

9.
漫谈福建伊斯兰教何绵山一、概况伊斯兰教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大食法"、"回回教"、"天方教"、"回教"、"回回教门"等名称。金朝大定年间(1161──1189年)出现的"移习览",为伊斯兰教在中国最早的汉文译音名称。1956年,国务院通知恢复"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我国出现了一批成熟的伊斯兰教典籍翻译家,他们运用意译、直译、音译等译经方式,采用文言体、古白话、经堂语等语体,将伊斯兰教典籍翻译为汉语。它们不仅是近代汉语研究不可或缺的语料,也是较早经堂语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什叶派伊斯兰教两大教法学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16到19世纪的什叶派伊斯兰教两大教法学派——阿赫巴尔学派和乌苏勒学派的论争,是对伊斯兰教法中存在的神圣天启与人类理性之间的矛盾的反映。从两大学派主张的差异中可以看出,论争的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代表的天启和以教法学家的判断为代表的人类的理性。隐藏在其后的则是宗教学者是否有权利继承伊玛目,继承他的宗教权威的问题。乌苏勒学派的最终胜利是对这一继承权的一种默认,这对什叶派伊斯兰教在当代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艾布·哈尼法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哈乃斐教法学派的创始人,教义学家。他创制的教法学说灵活、宽容、公正,是伊斯兰教影响最大的第一位教法学家,他在伊斯兰教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8世纪以来教法研究的开山鼻祖,被后人尊称为“大伊玛目”。正是有了这位先导者对教法的独到见解,才使得后来更多的学者热衷于教法的研究,并使这一学术活动经久不衰。一、艾布·哈尼法的生平及时代背景艾布·哈尼法全名艾布·哈尼法·努尔曼·本·萨比特·本·麦尔祖巴,祖籍波斯,公元699年生于伊拉克库法,大半生在库法度过,是后期教法学的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赛莱菲耶"源于阿拉伯文al—Salafiyyah一词,意为"纯洁的先辈",劝诫穆斯林回到伊斯兰教的原典中,严守先知穆罕默德时代、再传弟子时代及三传弟子时代的伊斯兰教。近年来,西方和穆斯林世界的学者,一起合作对赛莱菲耶及其全球发展进行客观研究并出版研究论著《全球赛莱菲耶——伊斯兰教的新兴宗教运动》A。本文是对该书导言前半部分的编译,主要阐述赛莱菲耶的思想、特点,它在实践中的延展性和歧义性,以及赛莱菲耶的认同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穆斯林》1995,(4):45-46
伊斯兰教常用词语概念的汉文音译用字李文彩辑原文音译意译台斯迷叶开始词、起始赞词,即"奉慈特慈的安拉之名"开始法谛海《古兰经·开端章》章名亥帖《古兰经》选本名称阿耶台《古兰经》节文台吉威代《古兰经》诵读学凯俩姆教义学或认主学尔林知识、学识、学问格兰笔戛...  相似文献   

15.
马成明 《中国宗教》2019,(10):80-81
近年来,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各宗教中国化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各界围绕宗教中国化义理、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如何实践宗教中国化之路等话题展开全方位多层次讨论。对于宗教中国化的讨论,既是历史发展到特定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全球化加剧过程中社会思想相互交融的积极主动回应。2019年6月,高占福研究员和敏俊卿博士共同完成的《伊斯兰教与坚持中国化方向》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近20万字,内容上在宏观概述了我国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基础与实践后,从7个部分具体展开论述,包括: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历代中央政府对伊斯兰事务的管理、伊斯兰教育和思想文化的中国化、伊斯兰建筑与礼仪习俗的中国化、新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经验以及新时期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显然,这是一本系统的伊斯兰教中国化论述著作,既总结历史,又立足当下,指引未来。  相似文献   

16.
越南的伊斯兰教分为伊斯兰教和婆尼教两派,信徒基本上都是占族人.伊斯兰教在10世纪中叶就已经在越南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它是占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来到那片曾被婆罗门教覆盖的占婆土地后,其传播、发展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婆尼教作为越南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正是伊斯兰教本土化的一个典型,它表现为与当地的原始宗教、婆罗门教以及偶像崇拜、祖先信仰等传统文化相融合,又深受政治、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越南占族婆尼教的宗教观念、神职人员、宗教场所和宗教仪轨的特点进行初步的探究,来展示一个本土化、占族化的伊斯兰教——婆尼教.  相似文献   

17.
公元9-10世纪,伊斯兰世界出现了三位教义学家:埃及的塔哈维、伊拉克的艾什阿里和中亚的马图里迪。作为逊尼派代表性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人中以艾什尔里影响最大,马图里迪次之。然而,艾马二氏的教义学思想均遭到以"遵贤"著称的罕百里派以及今天的赛莱菲派的质疑,认为他们不同程度地受穆尔太齐赖派思想的影响,有重理性、轻经训之嫌。作为教义学家,塔哈维的影响虽然不及他们,但其教义学思想却得到逊尼派穆斯林的一致认同。本文旨在对塔哈维的生平加以简单介绍,对其教义学思想进行简单梳理,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兴华,汉族,193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专家。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起在中国社会科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1998年退休后,继续从事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代表作有专著《中国名城名镇伊斯兰教研究》,合著《中国宗教史》《中国伊斯兰教史》等。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通常认为,以穆斯林人口为居民主体的国家或历史上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的国家即为伊斯兰国家。本文从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紧密联系、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的双重影响以及激进宗教组织的现实干预等三个方面切入,深入分析了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发明 《中国宗教》2018,(11):30-33
―、解经教务: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 出版经籍满足宗教需求。从宏观层面讲,教务工作是我国伊斯兰教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是引导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伊斯兰教界陆续翻译出版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古兰经》,伊斯兰教逊尼派六大权威圣训集以及阿拉伯文《塔哈维教典》等数十种经籍,逐步满足穆斯林宗教生活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