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彩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当代水彩画创作由单一的表现方式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高速发展,诸多水彩画家对水彩画艺术的认知和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水彩画创作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水彩画创作理念,在水彩画创作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水彩画在新时代焕发新面貌。意象化表达是当代水彩画创作的发展趋势,其既是偶然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对我国当代水彩画创作意象化表达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形式展开探索,以助力当代水彩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玮 《美与时代》2023,(4):33-3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人们迎来了图像时代。由于绘画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当代水彩画的创作要积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断激发出水彩画的鲜活生命力。同时,要以图像为出发点,获取更多的创作素材,不断引发关注和重视,从而拓展水彩画艺术的进步空间。基于此,通过阐述当代水彩画的精神内涵、语言特征、创作优势以及其在当代水彩画创作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图像对当代水彩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一 《美与时代》2023,(6):30-32
水彩画是传统与当代并存的独特艺术门类,技法、材料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多元的水彩画艺术表现形式。水彩画自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各种技法已然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结合,蜕变成为艺术家们表达内心情感与审美感受的重要途径。在众多水彩画技法中,留白是最重要且常用的技法之一。通过对留白技法的操作理论、具体实践、艺术风格进行研究,试分析留白法这种独特的技法在水彩画创作中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并寻找水彩画艺术家在留白法创作应用中有突破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水彩画由西方传入我国以来,已经走过了三百年的历史,在这三百年间水彩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过程。虽然水彩画在我国经历多年发展,但因为掌握难度较高,水彩画和其他姊妹画种相比发展要缓慢一些。而对于技术语言的探索和研究也一度成为水彩画创作的研究重点,因此水彩艺术与当下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精神问题的关系的研究相对薄弱,导致了水彩画的当代性不足,艺术需要反映时代,当代性的提升成为水彩画创作的又一课题。而观念艺术的介入使得水彩画当代性有所提升,其中青年水彩画家成为践行"观念先行"创作方式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5.
水彩画艺术在我国当代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但表象背后,水彩画在创作和教育领域存在着较深刻的问题,影响水彩艺术的健康成长。作为水彩工作者应正视问题产生的根源,深入研究和探讨水彩画艺术的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我国水彩艺术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水彩画语言的多元化探索和拓展,是当代水彩画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高校水彩化教学的发展现状的分析入手,通过对相关教学案例的研究,对高校水彩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水彩语言多元化拓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今后高校水彩画教学实践提供相关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彩静物画经过几代水彩画家的辛勤耕耘,在传承西方水彩画语言的基础上,正朝着语言多样化方向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格局。文章从莫兰迪静物绘画中的精神观念、形式等几个角度出发,通过对莫兰迪独特的绘画语言进行解析,进而分析、梳理出其对当代中国水彩静物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题材一直是当代绘画创作中的重要题材,为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可以将广西三江侗族题材融入水彩画艺术创作之中,通过侗族题材的水彩画作品传递侗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和乡土情怀,以此深层次挖掘和提取侗族的文化精神。同时,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水彩艺术中,能够为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十七年,我国的美术创作与社会生活、民众需求结合得如此之紧密,创作范围如此之广泛、影响如此之深刻,这在中外美术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这一时期的优秀水彩风景画,既是纯正的水彩,又是民族的艺术。艺术家们坚守水彩本色,创作出了表现手法多样、思想内涵深刻的艺术个性张扬的作品。新中国十七年的水彩风景画的民族性、时代性、个性等三性表现,对于丰富中国水彩画发展史的研究,对于当代中国水彩画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俊 《美与时代》2023,(1):30-32
光影是水彩画中的重要元素,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可以营造画面意境,增强画面空间感、立体感、表现力,提升观者视觉体验。很多水彩画家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借助光影经营画面,表现物象,传达情感,通过明暗对比渲染画面氛围,使画面具有张力和吸引力,引发观者情感共鸣。基于此,从认识光与影出发,探讨光影在水彩画中的具体运用与表现,分析光影在水彩画中的运用技巧,以期推动当代水彩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水彩静物写生是大学阶段水彩画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是水彩画造型与色彩训练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文章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入手,强调水彩画语言、表现形式和水彩画技法在水彩画写生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总结出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水彩静物写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对水彩静物写生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热情,从而提升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12.
正在蓬勃发展的内蒙古水彩画创作不论在文化形态、审美意识,还是绘画的图式、语言符号及题材等方面都深刻地受到内蒙古草原"地域文脉"的影响,在形成了自己集体面貌的同时,也制约了内蒙古水彩画的多元化发展。我们应摒弃"小画种"意识,拓宽材料局限,构建审美自觉,突破作品中客观性美学特质占主导的集体面貌,让内蒙古水彩画更具地区特色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水彩画在世界艺术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种通过水调和透明原料进行绘画的艺术方式。对比其他绘画艺术,水彩画给人一种更加通透的视觉体验。从最早明清时期由西方艺术家引入,到如今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中国水彩画艺术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艺术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文明层面的产物,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水彩画艺术也在逐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并赋予了水彩画艺术更具时代性的特征,多元化已然成为其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观念和意识上的拓展与进步对水彩画创作中艺术语言的多样性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彩画创作中题材和风格样式的多样性;二是水彩画创作在中国的地域性风格的多样性;三是新颖、独特的视角为水彩画创作带来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水彩画是艺术领域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具有自己的艺术语言。通过水彩画语言的分析,并探索其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实现水彩画创作质量的提升,也能够彰显水彩画艺术张力。文章就水彩画语言及其艺术表现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水彩画的创作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晶 《美与时代》2006,(9):62-64
水彩画创作的推陈出新,应该从挖掘水彩画传统软性用笔的表现潜能着手。在这个基础上探索和掌握现代水彩画创作的反传统的硬性用笔,以及其他特殊的用笔技法,这样才能创作出个性化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7.
河北的水彩画创作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水彩画家,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河北的水彩画一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但是,近些年来,河北的水彩画发展处于相对低迷的阶段,相较于其他省份有所落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水彩画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水彩画创作与人才培养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得创新人才缺失。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领下,如何利用北京与天津的水彩画教育资源,使京津冀教育资源实现共享,促进三地水彩画艺术协同发展,提高河北省水彩画高层次创作人才的专业水平,是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到了高年级的水彩画教学中,感觉学生遇到创作的瓶颈,不能突破之前写生的范畴。很多学生停滞不前,对于水彩画专业的同学来说,尤其困难,导致很多同学对水彩创作失去信心。为什么会出现水彩画创作的障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只有在找到问题后,才能对症下药。首先是水彩画本身的局限性。由于水彩画材料本身不能大面积修改的特性,导致水彩画不能深入,很多同学画到一半,往往半途而废,觉得没有画出自己要的效果,不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我国水墨艺术发生了新的变化,以一种强烈的姿态呈现在中国的艺术文化中,并且形成了"现代水墨""当代水墨""实验水墨"等时代气息浓厚的多样化称谓,已经成为我国艺术门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国水墨画面临着多元化问题的巨大挑战,所以首先介绍水墨画的内涵,然后对新形势下我国水墨画创作的多元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墨画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水彩画是一种可以表达艺术语言的绘画形式,是创作者表达情绪和感受的载体,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写实水彩已成为当代水彩画的主要表现手法,文章对当代水彩画写实语言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