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对符号互动论与儒家的“自我发展”思想异同的比较.两者都认为自我的发展必须有“他者的参与”,符号互动论认为,语言会在不同的交谈者身上唤起相同的反应,语言是连接自我与他者的关键媒介,人的行动可以被语言描述所替换.儒家却认为:人与人、人与物无需经由语言的媒介便能互相感应;修养境界的差异使语言会在不同的交谈者身上唤起不同的反应;行动示范对于自我修养的作用比言语指导更为根本.此外,符号互动论与儒家思想对于“自我发展的过程及其意义”的看法也有差别.符号互动论声称:随着自我的发展,他者的观点会被组织成一个互相关连的整体;自我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它让一个人能够参与有序的社会生活.儒家思想则认为自我发展的意义是要调节和转变社会生活的秩序,所以儒家是按照一个人所能调节和转变的群体的规模来划分自我修养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人与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有欲,勿损于人。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想改变自己,多看看别人。妒人者己弱,学人者自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是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强求于人,不如求强干己。求强于己,而后与人互助。别人的问题自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也会有别人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宽阔的胸襟     
正胸襟不仅仅是包含别人的,也是宽容自己的。胸襟与视野不无关联:有视野就会有胸襟,目光短浅者不会具备海一般的胸怀。没有胸襟的人,不只是自己缺乏宽阔的胸襟,也无法理解别人拥有宽阔的胸襟。走不出窄小的天地,关系腿力,更关系胸襟。大智大慧者必是具备胸襟者。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胸襟也是狭隘阴暗者。即便你匮乏能力,也不可缺少胸怀,虚怀若谷,终能集腋成  相似文献   

4.
1.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符号学 在过去的25年,我们看到了符号学的迅速发展,在近25个世纪的历史中,至少在欧洲,这不是第一次,可能也不是最后一次发展.一门学科在其发展壮大期.往往会涌来大量被新的可能前景所吸引而改行的人.符号学也是这样.然而,在改行来从事这门学科的人当中,也有一些是在他们本专业中遭受失败的人,因此,量的扩充并不总是伴随着质的提高.转向符号学的改行者人数已大大超过了、并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超过原本就是从事符号学的研究者的人数.每一个改行者都背有行囊,其中包括以前的兴趣、原专业的术语习惯,还有一大堆在老专业里得到精确描述的科学方法和技巧及其得到的结果.这种行囊是多种多样的:前建筑学家的不同于前动物学家的,前哲学家的有异于前音乐学家的.更何况,第一代改行者往往继续他们以前的研究,仅能逐渐地重新称职.改  相似文献   

5.
自知者明     
正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古希腊神庙也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叔本华认为,人有很多器官,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需要,当需要满足后又产生新的需要,所以人的需要永远不会满足。他认为当人的某种需要被暂时满足后,会有一时的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会转瞬即逝,人便陷入痛苦和  相似文献   

6.
摒弃抱怨     
抱怨者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他们以为自己经历了世界上最大的困难,却忘记了听他抱怨的人也有这些经历。抱怨者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是社会太不公平。抱怨者不承认失败,敢于承认失败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人们如同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的、神色平静的男士,如同英雄。人们本来同情弱者,可抱怨者  相似文献   

7.
陈丰盛 《天风》2011,(11):58-59
教会生活中,当有人见某基督徒因犯罪而跌倒时,劝勉者往往会说:“不要看人,人是不好看的,只要看耶稣。”在教会的讲台上。也经常会听到一些不要看人的教导。因此,教会的见证会中一般传道人都不提人的“功劳”,在讲台上不作自己的见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以“某人”来替代,避免有突出个人之嫌。  相似文献   

8.
卢风 《哲学动态》2004,(2):14-17
在儒家学说中,"诚"并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它还是一个本体论范畴.<中庸>有言:"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又言:"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验于外).  相似文献   

9.
今天,在忙碌的都市生活里,每个人都有患抑郁症的可能,基督徒也不例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如今全球共有3.4亿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专家认为,这种严重的心理影响会持续十余年,甚至会持续影响他们的后半生……绝大部分的自杀者皆与抑郁症有关,而我国如今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在教会出入的信徒中,也有不少人曾经或现在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甚至包括少数传道人在内.  相似文献   

10.
羡慕     
正人都有局限与缺陷,所以终归会羡慕些什么。面丑者会羡慕貌美者,失败者会羡慕成功者,位卑者会羡慕权重者……如果羡慕引致的是更真、更善、更美,这就是好事。遗憾的是人的欲望同时会膨胀,人在贪婪的路上尤其会忘掉自己的局限与缺陷,对远方的羡慕时常会扭曲成对近邻的嫉妒乃至仇视,唯有得到更多才能填补他的空虚,弥补他的脆弱。喜欢羡慕的人已经感觉到安全的凹陷了,嫉恨的人更需要物  相似文献   

11.
说起美国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知晓者一定不少,但如果笔者提出“克隆”这位星将,是否会惹来非议呢?就麦克阿瑟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人格而言,我想多些麦克阿瑟似的人,少些心术不正的人是不会有异议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真知灼见的下级往往容易冲撞上司,在某些场合就会使上司难堪,不开明的上司如遇爱出点子,敢冒犯的下级,常常会丢失面子,因而也会产生嫉恨心理。由于下级的命运时常  相似文献   

12.
陈丰盛 《天风》2011,(11):58-59
教会生活中,当有人见某基督徒因犯罪而跌倒时,劝勉者往往会说:“不要看人,人是不好看的,只要看耶稣。”在教会的讲台上。也经常会听到一些不要看人的教导。因此,教会的见证会中一般传道人都不提人的“功劳”,在讲台上不作自己的见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以“某人”来替代,避免有突出个人之嫌。  相似文献   

13.
佛言祖语     
《法音》1996,(7)
佛言祖语问:诸佛如何行大慈悲为众生说法?师云:佛慈悲者无缘故,名大慈悲。慈者不见有佛可成,悲者不见有众生可度。其所说法,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者(这)个法,若为道我从善知识言下领得,会也悟也;者(这)个慈悲,若为汝起心动念...  相似文献   

14.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谈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态度,人们常常举出“闻过则喜”,作为一种高标准的要求。可是,事实上能做到的并不多见。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能够认真地加以考虑,就算很不错了。等而下之的,脸红者有之,反唇相讥者有之,压制者有之,伺机报复者也有之。对这些表现,如果要给一个道德评价,大多数人还可以比较容易统一认识。但真要普及“闻过则喜”的要求,可能人们就会觉得有困  相似文献   

15.
一样话百样说,看你会说不会说,会说者可让人笑,不会说者则让人跳。当你有话时别急于出口,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你应考虑一下说法。改变说法,效果将大不一样。 当兵意味着可能参加战争,战争就意味着死亡。美国一直采取志愿兵制,如何让那些养尊处优的美国人“志愿”当大兵呢?美国人想出了绝妙的动员广告: 如果是打传统的常规战争的话,不用担心你当兵就会死。当兵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留在后方,一个是送到前线。留在后方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送到前线又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受伤,一个是没有受伤。没有受伤不用担心,受伤的话也有两个可…  相似文献   

16.
札记两则     
89年第五期《知识窗》杂志刊载两篇颇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短文,特照抄下来,借《中国天主教》一角献给各地教友尤其是青年教友。抄录者邹度天一、人的一生只三天“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地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  相似文献   

17.
友谊     
人与人的友情是何等的重要,得不 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 有友谊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培根 友谊在人生中是神圣的。 当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时,当我们只身遇险或惨遭不测时,特别是当我们追求和献身的东西连亲人也不能理解时,如果有一个勇敢而忠诚自己的朋友,我们无疑会在内心充满着感激或喜悦之情的,我们会感到友谊使我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一个人对人对事太敏感,那么他经常会大惊小怪,心神不定或小题大作,有时则怨天忧人,严重者影响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下面的题目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敏感程度。你的情况与题目相符者答“是”,反之答“否”。  相似文献   

19.
肖娟 《宗教学研究》2005,(1):178-180
本文主要从约翰·希克的<第五维度>出发,谈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人总是有以超自然的方式来探求自然的内在倾向.人的本性中第五维度,即灵性的维度,它让每个人都有信仰的可能.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含混的宇宙,包括我们认识宇宙的含混性,除了自然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也是从另一角度对宇宙的解释.但是,当我们以宗教的方法来解释宇宙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方法本身也具有含混性,于是约翰·希克提出宗教多元论假设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对于一些宣称体验到与终极实在本身完全合一的神秘主义,约翰·希克提出了反驳,认为对神圣者的体验只可能隐喻的统一,而不可能是字面完全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人的岁月     
毛颂赞 《天风》2016,(7):54-55
正"你使人归于尘土,说:‘你们世人要归回。'"(诗90:3)人出于尘土,又归于尘土,这是上帝所定的自然规律,也是神对人的一种提示:人肉体的生命有终结的一天,有归回的一天。对这个"归回",人们有各种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因此更珍惜时光,力争在归回前做出一番事业,造福子孙后代;有人却把它看做"大难难逃",因此,恐惧战兢者有之,及时行乐者有之,铤而走险者有之,自我夭折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