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法教育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育形式.除专业教学外,高校应将其列入通识文化教育或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书法艺术深深地植根于国学的沃土之中.提高书法水平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习其他传统文化课程.书法课可与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和古典文学鉴赏、诗词欣赏、艺术概论等选修课相互促进,使大学公共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文化自信"意识的增强,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相关教学与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说明书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们在详细考察这些成果时会发现,这些成果多是停留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写字教学层面,多是书写技法的归纳整理和教学经验总结。其中,关于书法的本质、书法文化、书法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一系列核心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也是书法教育改革不能深入推进的一个主要原因。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文化人敲键盘的机会多了,写字的机会少了。书法作为文字的一种书写方式也就越来越成为传统艺术的一个保留节目。平日里时时翻捡些名家名帖,展玩品读,于纷繁嘈杂的现实中偷得几许清静,也对汉字的书写竟何以成为了书法艺术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门古老的艺术,探其源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汉字连同书法一起辐射到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汉字文化圈,成为了东方文化的精髓。书法也成为了东方艺术的典范。就书法在本土文化中而言,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审美和批评上与…  相似文献   

4.
吴永波 《美与时代》2005,(10):92-93
电脑的普及冲击了书写,因此加强书法教育是极为迫切的.在中小学普遍开设书法艺术课程,不仅可以培养书写能力,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又一途径. 据报载,一些字写得不好看的小学生,大都喜欢使用电脑,至于用手书写,他们都嫌麻烦.一位每年都参与高考评卷的老师说,现在一些学生写字的水平实在令人感到可悲,快上大学了,字写得还跟小学生一样,歪歪扭扭的,有的甚至没有小学生写得工整.而有的成年人更甚,已发展到握着笔写不出字来的程度.前不久,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女士的打字速度非常快,却很少用笔写字,有一次需要她提笔写字的时候,那非常熟悉、一触键盘立马就会从屏幕上闪出来的汉字,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写了.再放眼看现在的大学生,钢笔字的水平,实在无法恭维.据记者调查,在不少高校,书法课不是必修课.一些学校的文秘、建筑等专业曾开设了书法选修课程,但只有很少的学生选课,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音乐等其他课程.  相似文献   

5.
书法,以多变的造型与灵动的线条给人美的享受。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毅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书写示范和引导是写字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使学生直接获取书写技巧的最佳方式。它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人手,变抽象为具体,直观地了解范本中的技巧及技法的表现程序。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对低年级写字教学的规范示例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汉字是中国书法教育的载体,写好汉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在专业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和擅长书法的家长之外,语文教师、美术教师、书法教师成为了书法教育的主体力量和重要支撑。随着我国各界人士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和大力弘扬,书法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当前抓起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我们发现客观存在社会领域的书法教育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培训力量鱼龙混杂、培训目的比较功利,以及学校领域的书法教育保障力度不充分、推进质态不均衡、实施效果不理想等现象。作为启蒙阶段的小学书法教育和起点环节的低年级写字教学,唯有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7.
写字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书写行为,其实每一个书写者有意无意间都在传承中华文化,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学好书法也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方式。尽管今天我们学习书法难免带着这样那样功利的目的,但是考虑到学校教育的正式性和标准性,我们必须明确书法教育的性质、目的、功能、课程、师资,明确学校书法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这对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大学生普遍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而忽略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艺术方面更是被忽视。这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使传统艺术逐渐失去生机和活力。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的艺术素养不仅事关个人成长,也关乎下一代成长。以书法为载体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有很大的优势和可操作性。书法的欣赏可以使大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传统艺术得以发展和延续,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书法的练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对书法的认识不断深入,还能提高其创新能力。当然,实际操作中也会出现诸多问题,譬如讲授过于专业,只欣赏不练习或只是上成"写字"课等等,这是要注意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书法教学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大学设置书法课程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一种趋势,它有利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更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对书法理论文献的类型进行研究,来分层次地探讨其在书法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及产生的效果,以期为书法教学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佳 《美与时代》2023,(3):114-116
文字是书法产生的基础,书法是一种展现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书法教育不仅可以文化育人,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已经取得长足进步,高校书法教育形成了包含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等书法院校主要归为三类:一类是综合类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书法人才;第二类是师范类院校,重视理论、技法、教育教学法、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能够开展书法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专门型人才;第三类是艺术类院校,意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型艺术人才。高校逐步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书法人才的重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正>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政府宏观政策的驱动下,一大批地方高校开始探索向应用型大学转变。截止目前,全国招收本科书法学的高校有147所,其中多为地方性高校,他们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应用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本科书法学有实践性强、实用性高的专业独特性,其具体的应用能力培养课程可以为:书法培训与管理、书画推广营销、书画装裱、碑林设计、博物馆学、书画出版等。可在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加重其占比,提高其课程地位,设置成与书法技法、书法理论同样重要,以此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画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特色,同时也是中国高超的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国画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绘画技能和表现手法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支独特的流派,可以说国画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所在。而在现阶段的国画教学中,高校国画教学受到较为盛行的西方美术绘画教学模式的强烈冲击和影响。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国画教学的有效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提升高校国画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首先分析了高校国画教学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国画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对高校国画教学多元化模式构建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书法是我国笔墨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最重要的文化积淀成果之一。相对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高校的书法教育有着独特的意义。练好书法除了能增加生活的雅兴、陶冶情操,还能使学生的字迹变得更加工整规范。作为书法教育的主流阵地,国内各大高校似乎没有把传承书法文化很好地落实下来。虽然几年来国家针对高校的教学体系和民族文化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学校不重视、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环境差、文化氛围淡等问题依然存在,且成为当今我国高校书法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文章在分析当今国内高校书法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中国艺术中的天骄,也是世界上罕有其匹的奇特文化现象之一,是中国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中国几千年的传承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而且还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国家和民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典型的积淀了内容的艺术形式。书法具有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多方面的教化功能,这与素质教育内容都是相辅相成的。仅仅从书法作为国学文化的根本这一点来说,实施书法教育便是进行素质教育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关于书法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并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学校书法教育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来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是中国历经千年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代高校教育中书法艺术教育是大学生人文教育和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情操的培养的重要途径,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极大的推进作用。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自2018年开始,开设了书法公选课,文章结合其两学年书法公选课的教学实践情况和教学成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提出建议,希望能对高校书法公选课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书法其实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视觉表现形式,文章通过分析引出其潜在的艺术价值,从对书法元素与视觉艺术的理解入手,结合二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书法元素在视觉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探索视觉艺术中书法元素的应用方法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从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书法元素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与价值,既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够促进视觉艺术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类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的书法教学中,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门书体,是综合类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书法教师的重要课题。大体来说,学习某一种碑帖,一定要兼学有关的碑帖与墨迹。写实临摹是有效学习一门字体的不二法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写者临摹得越准,其书法基础就越牢固,今后的创作空间就越广阔。临帖的时候除了吸取前人写字的经验,学习他们的用笔和结构的绳墨规矩之外,更重要的是能明白为什么要临帖,临帖时的侧重点在哪里,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描摹。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设书法课程有其积极的实践意义,大学生书写技能的提高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必然有问题的存在。通过自身实践教学,浅析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各方面的综合训练,以期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9.
自殷商起,书法承载着中国三千七百年的文明并不遗余力地记录和呈现着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作为国粹的书法,也出现了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的多种复杂冲突。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广泛普及,书法愈来愈趋于边缘化,书法教育的实施为了避让应试教育的"高速列车"而慢下了脚步。书法文化的传承以教育作为重要途径,但由于对书法教育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由此书法教育相对其他教育显得薄弱许多。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书法教育的质量亟需提高。而书法启蒙教育在书法教育中则极为关键。以"永字八法"教学为例,在书法教学中通过讲演结合实践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再结合实践成果最终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书法在很多艺术设计院校里并不被重视,被大多艺术设计院校拒之门外,这在如今强调民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无疑是一种讽刺。它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是代表中国特色流传海外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集中展示。我们如果一味地吸收外国的美学思想或设计教育,对中国学生的学习并非是最好的示范。本文就是基于此观点通过具体案例解析书法对于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作为艺术设计类的院校书法课怎样上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传统文化的价值,为日后专业课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