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过去的15年里,美国掀起了一场新的学术运动,类似现在如此明显地影响着法国公众舆论的"新左翼".这一运动的各种观点是一场智能和科学革命的前奏,其意义之重大,对于西方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前途来说,几乎应该和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不相上下.这一运动以进一步加深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为出发点,严格说来还没有一个名称.即使在美国,也还没有全面论述这一运动的著作.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新自由派",但也可以称之为"芝加哥学派".这一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年代,当时出现了一系有创见性的著作,扩大了经济分析和计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关于不公平待遇的解说(加  相似文献   

2.
新闻场与政治场的互动与博弈——以区域性主流媒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宇 《学海》2012,(5):103-109
在中国社会,政治场是与区域性主流媒体这一新闻场发生密切联系的执政党、各级党委和相关行政机构及其行动者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新闻场与政治场的关系独特、相互依存.在互动过程中,政治场通过“惯习同构”、嵌入媒体和信息隔离等策略对新闻场进行支配和控制.而新闻场则通常采取资本转化、多元均衡、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创造性遵从等策略,进行新闻场的“自主性”生产.  相似文献   

3.
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南开大学哲学院承办的"政治哲学与生活世界"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2年年会于2012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大学、黑龙江大学、山西大学等47所全国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哲学》、《哲学动态》等多家杂志,商务印书馆、上海译文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与会代表共提交69篇论文.会议围绕"政治哲学与生活世界"这一主题及相关学术问题组织了四场大会发言和八场小组讨论.研讨所涉及的议题主要有"政治哲学"、"生活世界"、"实践哲学"、"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宗教、文化与政治"等.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的理事改选工作,产生了两学会新一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4.
政治伦理的现代视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传统政治伦理的致思取向和研究视域 对政治伦理的研究,自古以来就受到政治学家和伦理学家的关注.由于政治伦理这一问题涉及政治和伦理两个概念,因此,在政治与伦理的关系上,一直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和伦理是对立的,二者互不相容,它们之间没有内在的一致性.如中国古代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认为,政治的内容就是"法"、"术"、"势",道德不仅无用,甚至有害,可以为了政治的目的不择手段;在西方,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马基雅维里是政治和理论"对立论"的典型代表,把他称为政治上的"非道德主义者"、"邪恶的导师",认为他向人们推荐了一种政治上"不道德的实践".[1]西方现代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应该是一门能对政治现象进行充分定量,像数学和逻辑学一样精确说明各种政治关系和规则,从而排除政治中的"价值观念"、"价值喜好"的科学;还有一些政治家认为,在政治生活中,对伦理规范应持实用主义的态度,允许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采取一切非伦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田飞龙 《学海》2014,(1):120-133
阿克曼的二元民主理论构成了一种关于宪法的政治正当程序理论,其对美国宪政史关键时期的结构性解释及其概念/话语体系对中国宪法学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冲击。国内的政治宪法学以不同的形式接受着阿克曼政治宪法理论的影响,在阿克曼的启发下试图对中国自身的宪政史提供一种"整全主义"解释,从而在学术品格上与所谓的宪法教义学颇有差异。阿克曼政治宪法理论中关于宪法政治的程序理性、人民的政治价值、宪定机构的制度效用、司法审查的功能定位对我们更为"整全"地理解美国宪法及其运作体系提供了更接近"历史"因而更接近"真相"的宏观图景,回应了其自身建构美国特色宪法理论的总体学术意图。阿克曼的理论激励我们进一步思考拓展宪法时间观与政治类型,重构政治宪法学的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云 《学海》2007,(5):114-118
二战后,美国借"杜鲁门主义"大规模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干涉希腊事务,一步步导致希腊内战激化.战争给本已积贫积弱的希腊造成严重损失.而这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或尽早结束:一在于希腊共产党一贯倚重政治斗争路线,缺乏武装斗争的勇气和经验,在美国冷战政策逼迫下不得已开展了武装斗争;二在于所谓的来自苏联的威胁并不实际存在,苏联不积极支持希腊革命,亦无意在希腊与美国"冷战".  相似文献   

7.
丁宏 《学海》2004,(4):199-201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Estrom),美国印第安纳大学Arthur F.Bentley政治科学讲座教授、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中心主任,曾担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美国公共选择学会会长.1999年,她因"在集体行动和理性选择领域中卓越的经验与理论分析成果"而获得Johan Skytte政治学大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惟一的女性获得者.  相似文献   

8.
我看美学"三国" 问:20世纪50-60年代,在国内展开了一场美学大讨论.那么,这场讨论主要是在哪几派中进行的?它们各自所持观点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答:上个世纪50-60年代,在美学史上最引人注目、能够留下重重一笔的学术活动,是进行了一场了全国性美学大辩论.这是在中国政治批判接连不断、政治几乎掩盖一切的特殊环境中,在诸如批判《武训传》、批判胡适、批判胡风、反右派、反右倾机会主义等等各种火药味甚浓的政治运动夹缝中,少有的基本属于学术本身的自由辩论活动.大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蔡仪先生(1906-1992,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就学于北京大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哲学教育系和九州帝国大学日本文学系,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原名蔡南冠,湖南攸县人),朱光潜先生(1897-1986,北京大学教授,曾就学于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和后起的李泽厚先生(1930-,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就学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家、美学家,湖南宁乡人).他们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演出了一场有声有色的美学"三国演义",在激烈的学术交战中迸发火花,各自申说、阐发、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美学主张,形成各具特色、三足鼎立的美学学派,共同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全球各国在各个发展场域创新创造、互容互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在政治场域倡导世界各国要平等相待、互尊互信;在安全场域倡导各国之间要加强合作、和合共生;在文化场域倡导各国文明要交流互鉴、多元并存;在生态场域倡导各国家和地区要携手共治、绿色发展,共  相似文献   

10.
董国强 《学海》2004,(6):207-208
<岳村政治>一书是于建嵘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关于近代以来中国乡村政治发展转型的著作.全书约40万字,由"导论"、"正论"、"基本结论"和"附录"构成.其中"正论"部分共四大章,分为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共和国前30年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方术作为中华神秘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既不同于宗教又与宗教有联系的企图借助于“鬼神”等神秘力量来消灾免祸、延年益寿、添财加福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如八卦术、算命术、风水术、占梦术、测字术、巫术等。 方术尽管是唯心的不可相信的东西,在历代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攻击和批判,然而为何屡不绝迹,有时甚至风靡一时、影响很大,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其市场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人认为方术“灵验”。 方术“灵验”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价值判断的对象并不仅仅包括各种行为方式,[1]也包括各种语词。“合理性的”这个术语是这样一个语词:具有了合理性的就是善的。在刚刚过去的几十年间,作为对所谓的“西方的合理性”的某种反动,人们之所以开始谈论“多种合理性”———这是一种特别被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主张,很可能原因就在于此。在这里,我并不打算详细论述导致这样一种主张出现的各种历史发展。我只想使自己限于———在与这次学术讨论的主题有关的各种概念所具有的学术框架之内———详细考察这些概念:这种框架就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争论。作为与“古代”、“传统”、“…  相似文献   

13.
袁祖社 《道德与文明》2002,(3):52-54,66
西部大开发实践活动的展开、深入 ,需要营造一种必要的“伦理化的社会环境”,呼唤一种为西部社会群体所需要和普遍认同的新伦理价值观念 ;这种新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基本精神 (个性追求、内在气质 )和集中表述应该是 :“生存本位”的新发展伦理价值观 ,即 :以发展求生存 ,以发展促生存 ;新发展伦理价值观所包含和要求的伦理规范及其现实践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竞争与合作的良性博弈——新发展伦理价值观的实现机制 ;二是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和谐——新发展伦理价值观的理想目标 ;三是“社会”与“国家”的功能分殊——新发展伦理价值观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鬼月"话"鬼"     
每年阴历的七月,人们俗称“鬼月”,民间至今还流传“七月半,鬼乱窜”的迷信谚语。而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传言更为离奇,据说这天鬼魂全出,人们不可乱走,更忌出远门。倘若碰到鬼魂一年都将不吉利。鬼从何来?其实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一般来源于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但却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是头脑中所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presents an argument against a metaphysical conception of logic according to which logic spells out a specific kind of mathematical structure that is somehow inherently related to our factual reasoning. In contrast,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always an empirical question as to whether a given mathematical structure really does captures a principle of reasoning. (More generally,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not meaningful to repla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 thing by an investigation of its a priori analyzable structure without paying due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t really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thing in question.) It is proposed to elucidate the situation by distinguishing two essentially different realms with which our reason must deal: the realm of the natural, constituted by the things of our empirical world, and the realm of the formal, constituted by the structures that we use as prisms to view, to make sense of, and to reconstruct the worl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vantage point may throw light on many foundational problems of logic.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之"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之“善”最深层次的内涵乃是现代科学在本性上所具有的“优越”,而科学的自成目的使一种纯粹的科学活动成为可能,这是科学因其自身而固有的善。科学之“福利”与科学之“德性”(智慧),是在“对人有用”或“令人愉悦”的意义上而成为“善”的。在科学之“善”的概念内涵中有异常明显的两难。只有当我们真实地注意到那在科学的实际进展中愈来愈令人不安同时又是不可回避之物之时,科学才可能是优越的、自由的(自成目的)、有用的、令人愉悦的。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世纪40年代,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爆发一场影响全世界精神分析学发展的"战争"。以Anna Freud和Melanie Klein各自为首的精神分析师团体围绕潜意识幻想、本能与力比多以及精神分析培训与教学等一系列主题展开激烈争论,即历史上著名的"Freud-Klein论战"。这场"论战"就精神分析培训问题达成协议,并直接导致克莱因学派、维也纳学派和独立学派三"组"鼎立的英国精神分析时局。"论战"促使了客体关系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的分离,推动了精神分析研究从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范式转变,奠定了后续精神分析运动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作为慈善公益组织中的一名"老资格"成员,宗教慈善组织的主体身份认同的问题和宗教慈善组织的管理问题是始终是当代宗教慈善活动的"中国式困境"。笔者认为在宗教慈善组织主体身份认同方面,可以从宗教慈善的实践模式和文化模式角度来建构宗教性慈善组织的身份认同模式;而增强公信力,形成"玻璃口袋"效应是宗教慈善公益组织最具优势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