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良歌唱心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同时又因人而异,表现方式不一。不良歌唱心理也会因演唱时的环境、对象与目的不同,在表现的方式与程度上亦有所差异。如在声乐训练中和舞台演唱时的不良心理表现在方式与程度上就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耘 《美与时代》2006,(11):87-88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性格、意识等对歌唱的的影响。教师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让学生掌握声乐这门艺术,而且还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创作和表现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3.
心理状态在整个歌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成功演唱的前提,歌唱活动时心理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其技巧的发挥,因此,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同等重要.了解学生演唱时的各种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声乐方面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解伟 《美与时代》2005,(11):44-45
任何一种歌唱艺术及其演唱方法都是建立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及审美情趣基础上的.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也是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语言文化、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识的制约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欧的声乐艺术在结构形态和审美心理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决定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声乐钢琴伴奏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声乐演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演唱者的亲密合作伙伴,更是其客观的艺术指导。笔者通过对声乐钢琴伴奏定义和特点的深入解析,深刻揭示声乐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根据声乐钢琴伴奏在音乐表演和对声乐演唱的艺术指导作用,指出了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多元发展催生了声乐艺术的多元发展,以往所谓"纯粹"的演唱方法和分类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艺术家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唱法之间获得了灵感的冲动和创新的喜悦,突破了原有界限之间的结构限制,将不同音乐元素、音色的表现、表演手法及风格等进行融合调适,创作出了更多新颖时尚的演唱形式和风格,使得声乐艺术更加丰富多样,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响的艺术.对于声乐演唱者而言,是用自己的声音表达音乐、传递情感,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不仅需要一定的声乐技巧,演唱者自身的素质在声乐表演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外在的素质包括形象素质与表演素质;内在的素质包括音乐素质、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它们密切协作,共同打造声乐演唱的美妙境界.  相似文献   

8.
声乐艺术是最易触动人的情感的一门艺术,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声乐艺术的美学规律,把精妙绝伦的演唱技巧完全融于丰富的音乐表现中,在忠实于原作精神的同时,充分发挥独创个性,牢牢把握作品的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力求演唱的作品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9.
王鑫 《四川心理科学》2014,(20):131-132
在声乐的学习中咬字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在声乐演唱中时刻都离不开咬字的环节,他不仅与歌曲的情感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还与中国汉语文字的发音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咬字的问题在声乐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规范咬字才能更好地去表现歌曲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声乐这门艺术。  相似文献   

10.
张媛 《美与时代》2004,(6):35-37
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声乐教学上投入较小,声乐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效果不太好,所教学生在声乐演唱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高师声乐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民族声音与戏曲演唱同根同源,都是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二者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在民族声乐演唱当中,不能一味追求西洋美声的唱法而忽视我们传统的音乐文化,可以吸取戏曲演唱中的高位置念白、润腔技巧、舞台表演技巧等,以使民族声乐演唱得更加生动、形象、完美。  相似文献   

12.
声乐演唱按“美声”“民族”和“通俗”划分唱法的做法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唱法历来只应有一种,那就是目前已被世界所公认最科学的,理论做系最为完善的美声唱法。而“民族”和“通俗”所谓唱法,实际上是指适合中华民族听赏心理、欣赏习惯的演唱风格及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唱形式。  相似文献   

13.
音乐表演是指器乐或声乐表演者把作曲家经过深思熟虑创作出来的曲谱或歌曲,通过自己的理解用乐器演奏或声音演唱充分地表现出来,形成某种特定的音响效果,以供音乐听众来欣赏.  相似文献   

14.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唯一具有语言的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主要是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歌曲演唱来逐步完成的.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产生美妙动听的歌声是每个学习声乐者梦寐以求的.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在谈到演唱歌剧需要什么条件时说;"第一是声音,第二是声音,第三也是声音".由此可见,美的声音是声乐演唱的必备要素之一,也是歌唱者展示技艺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民族声乐教学中有非常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歌、艺术歌曲、创作歌曲等,这些歌曲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艺术魅力。不同民族声乐的演唱对于声乐教学者、学习者、演唱者等都具有了解不同民族特色的桥梁作用。《山西牧歌》作为一首改编创作歌曲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民族声乐教学中《山西牧歌》的学习演唱能使我们更多更好地认识"山歌"及山西民歌的艺术特色,这对于民族声乐教学中山歌和山西地方特色的把握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惟正是我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声乐理论家.他出版了多部声乐理论专著、发表了大量的声乐评论文章.他的评论文章从声乐实践出发并将声乐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阐发了对当今声乐演唱,比赛,教学以及声乐事业发展的观点与感想,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学术品质.  相似文献   

17.
唱片中那些优秀歌唱家的演唱确立了声乐艺术上的一个个高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后人无法超越的,因而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声乐学习者拥有大量歌唱家的唱片是很常见的现象,但究竟有多少人走出了欣赏娱乐、简单模仿的阶段,而达到对唱片中歌唱家的演唱进行深入分析,并与自己的声乐学习紧密结合呢?  相似文献   

18.
声乐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声乐演唱不仅需要科学的运用气息和共鸣,更要求“字正腔圆”以及不同风格歌曲所需的情感的变化,只有这四者互相兼顾,彼此结合,才能展现出声乐演唱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声乐感觉既是笼统的又是具体的,既是生理的更是心理的,分析声乐教学中声乐感觉的理性构成就是遵循歌唱艺术的本质规律,研究、分析和深刻领会作品的深厚意蕴,它是文化素质和音乐修养在情感体验和音乐表现力基础上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歌唱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演唱者平时练习的成果要在演唱的瞬间完美地表现出来.歌唱者在音乐会演唱时,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对演出时出现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控制和提前准备,便能减少心理紧张和生理反应,提高演唱者演出的质量.打好演唱功底,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调整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演出心态;考虑各种因素,做好演唱前的准备工作:增强歌唱欲望,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是我给演唱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