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岳母自从退休后,就迷信上了。全家其他人没有人信那一套。尤其是我,在圈内是个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可岳母依然热衷得很,不断向我们介绍说"局长、"总经理是他们的同道,似乎回敬我们:“连这些大人物都信,你们才是异类。”我的儿子即将面临中考。岳母三番五次对我妻子说,她要带“仙人”来我家看看,测测我儿子的中考前途,以及我们夫妻俩的“前世今生”。说这个“仙人”说得如何如何准,因为日程排得很满,所以别人花巨资都请不动,是她好不容易才请来的,对我们唯一的要求是要我到时候“闭嘴”。妻子因为也不信那一套,好几次捎信都被妻子“贪污…  相似文献   

2.
正安安说,要开一间咖啡店,取名"花·生",花时间,生活。她是我的大学同学,我还在教室里老老实实听课的时候,她已是一名走入社会关心民生疾苦的记者。那会儿,老师经常说,要是你们也能像那谁谁一样,我也可以不管你们。是呀,三流大学的学生,进电视台,做记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3.
女孩子们,是否渴望倾诉?是不是都有蓝色的忧郁与柔情?花开的季节有多少美丽的春梦,还是说我们梦样的青春有多少美丽?我听着英文歌,怀着一种优柔的执着,记录下前人的生命华实.  相似文献   

4.
奉献你自己     
郭文文 《天风》2007,(4):13
神已为我们预备了许多为他作工的机会,也给了我们够用的恩典,只是你我是否把握好了神所赐给我们的这一切呢?在一首诗歌里有这样的一段歌词:“不愿作早晨的露,不愿作晚上的霞;不愿作那流荡的星,不愿作那春天的花。愿作一粒种子,深埋在土下,生根发芽结果,遍满海角天涯。”对于跟随主耶稣的我们来说,也许我们都是神撒在这世界上的一粒种子,  相似文献   

5.
梅老师:乡间有一句民谚:“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老妈妈。”我认为那是胡说八道。别人家的事情我不清楚,我们两口子之间的事情我可是一清二楚的。我和我夫人同是三十多岁的人,那句“一枝花”的民谚对于我们夫妻就根本不合适。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我们9年前结婚说起,那年我25岁,夫人是我第一个见到的光身子成年女人,我新婚之夜兴奋自不必说,即使是蜜月过后,我依然照旧热情不减。初婚那几年,我精力旺盛,几乎每隔一两夜就要“现场练兵”潇洒一回。夫人虽然从没拒绝过我的要求,但在言行上却有些嫌我“太勤快”。我脸皮厚,对于来自夫人偶尔的…  相似文献   

6.
正小公园里有一株花,我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花,但肯定不是雏菊,不是玫瑰,不是水仙,不是郁金香,也不是向阳花——可是它天天对其他花说:"我是向阳花,我是向阳花!""太阳升起以后,你并没有坚持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花盘。"有人说。这株花回答:"那是因为真正的太阳还没有出现。"在这株花的心目中,真正的太阳会是谁呢?其他花议论一番,很快忘掉了这件事,一心一意地开着自己的花。  相似文献   

7.
学会质疑     
“家园”栏目及网站已历三载,从师兄之手又传至我这一届。当“青年思想家”网站改版,我征求导师贺立华教授的意见时,他说:“家园可否搞一话题‘质疑青春’?”他还说:“我们是没有资格宣称‘青春无悔’的一代, 那么你们呢?”这问话直指要害,让我们无处逃避;反思本是人类保持清醒的一种态度, 可长期以来我们却宁愿选择遗忘,这是一种极大的不负责任。既然无法逃避, 索性就去直面逼问,连同我们的青春一道,交与良心来审判。搞这样一个话题,我们要倡扬的便是质疑的精神:一种打破思维惯性奴役的独立思考,一种不贪恋安逸享受的反思性格,一种面向自我灵魂的苛刻拷问。话题的组织,我们力求找准、抓稳、打狠,不隔靴搔痒,不虚张声势,  相似文献   

8.
不谈爱情     
倩和萍神神秘秘了好几天,终于在一个黄昏满脸庄严地把我从教室里叫了出来。“你愿意一辈子当农村小学教师吗?你愿意一毕业就恋爱、结婚当老妈子吗?”我摇摇头。“那好,我们在上面按手印。”三个被咬破的指头在信笺上留下三朵鲜红的花。——那是一份长达十页的“不谈爱...  相似文献   

9.
向着香花畦     
王一帆 《天风》2001,(3):21
……直到那佳美的香花畦 潜意识中,我执著得近乎固执地以为,有一个幽花欣馨恬淡的园子,牵动我的心扉,我向往那美地——是我小心翼翼编织的梦。 孤帆远影的苍凉也未泯灭那本能似的梦想,我在别人以为我神经质的嘲笑中仍然相信,层峰叠翠的山那边,仿佛一支洞箫在吹,在呼唤我,悠扬牵心。 一次相邀挚友徜徉于深山幽谷边,我伤感地说:“我一定在找什么东西,好像一个人在泣血带泪地呼唤我。”静静坐在大石上的她,凝望着远方说:“也许,我们会很无奈很无奈地活到老!”溪水边,她满脸迷惘,我满腹忧伤。  相似文献   

10.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是我家花的名字,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是从单位同事那弄来种养的。我和同事聊天时,说自己不会养花,很好的花,让我一养就给养死了。她说你养“落地生根”吧,它极易活也好养。于是,她给我从落地生根的叶上取下一些带小细根的小叶朵(因是由四片小叶组成的一个像花一样的骨朵,故我叫它小叶朵),告诉我说:这就是它的花种,你回去撒在花盆里,不用管它,自己就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冬枫 《福建宗教》2002,(5):41-42
九朝古都洛阳,久负“花城”盛名,尤以“牡丹甲天下”。每年花放时节,总是“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观花买花,车马喧喧,人流如潮,热闹非常。不巧的是,“偏我来时不遇春”,不过,那驰名中外的白马寺,也如一株珍奇罕有的古刹之花,却是四时不衰。看一看,游一游,同样是值得称道的快事。  相似文献   

12.
寓言四则     
蝴蝶与垃圾有一次,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一堆垃圾里寻找食物。垃圾向蝴蝶问道:“你是谁?你是否也想加入我们的圈子。”蝴蝶说道:“我是一只蝴蝶,我并不想加入你们的圈子。”垃圾问道:“你不想加入我们的圈子,那你到我们这里来干吗?”蝴蝶说道:“我到你们这里来寻找食物。”垃圾说道:“我们这里没有食物,只有废物与垃圾。你到我们这里,我觉得你不是废物就是垃圾。”蝴蝶说道:“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我是一只美  相似文献   

13.
医疗证明     
“我是二本毕业生,花了家里几万块钱,读完大学,却发现人才市场上大学生满世界都是,部怨我们这一代人的命不好,一毕业就面临如此激烈的竞争。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达是一位求职遇挫者面对职业指导老师说的话。指导老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带他去参观他朋友开的培训公司。  相似文献   

14.
停一下好吗     
那一天,带着儿子匆匆赶路,由于匆忙,眼神无暇他顾。忽然,儿子用稚嫩的声音喊我:“妈妈,停一下,好吗?”我站住脚,他伸出小手,指着近旁的街心花园,对我说:“你看,那棵树上,开满了花。”我抬起头,循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一树泡桐花正在绚烂绽放,一朵挨着一朵,淡紫的,开得热烈奔放。  相似文献   

15.
佛缘     
或许,佛学对我最深刻的影响是对我生活目的的修正。“人生的目的”是一个永远的青春主题,也是一个永远的青春困惑。什么是人生的目的?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对人生身不由己的经验,因而我们总是避开本体论的探索而把人生价值牵系于经验本身。然而,经验及其目标其实是一种最不可靠的寄托:“求不得”自然是一种折磨的痛苦,而实现与满足则又带来了无法安慰的大无聊;诗意和浪漫当然意味着失败,世故和巧诈虽然指示着成功,却腐蚀了人们纯真的喜悦,从而也使成功丧失了本来的意义。人们在经验的世界是走投无路的。那么纯…  相似文献   

16.
叶小文 《法音》2005,(6):9-10
五年前,朴老留下“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的一纸遗偈,离我们而远行。转眼间,朴老已经走了五年。哲人其萎,风范犹存。他的事业和精神,真是“生固欣然,死亦无憾”。他的人格和风范,犹如“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他的音容和笑貌,虽已“我兮何有,谁欤安息”,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精神遗产,仍在“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朴老一生为和平奔走呼号。佛教的“和平”是广义的和平,是小而身心、大而世界的和平。和者,和谐也;平者,公正也,和平就是和谐、公平的略称。佛教希望净化人类相依共存的生活环…  相似文献   

17.
走过童趣、走过年青,募然回首时,人们记忆中沉淀更多的是青春的风采和火热。当然在人们体味记忆中的甜蜜时,也同时会感受到丝丝青涩。人们会对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我现在一定会更……。”为什么人们无一例外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懊恼呢?那就  相似文献   

18.
黄水仙定律     
我女儿几次打电话来说:“妈妈,您一定得在黄水仙花凋谢以前来这儿看这些花。”我是想去,但从拉瓜纳开呈到细头湖要两个小时。”当她又一次对我这样说的时候,我有些勉强地说:“那好吧,我下个星期二上。”当这一天来到时,却是一个又冷又湿的雨天。可是我已答应了女儿,于是还是去了。  相似文献   

19.
暑假的时候,一个朋友去虎跳峡旅游拍回一些照片,搞了个小小的摄影展,我闻讯去观展。在展室里,被一幅名为“宁静”的照片深深吸引——那是虎跳峡悬崖上的一丛小草花。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     
《思维与智慧》2005,(10):61-61
我不是笨蛋“我加到工资啦,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不告诉妻子,那她一定会说,不加我工资是因为我是笨蛋。”“那你就告诉她说!”“不,我才不是那样的笨蛋呢!”道歉邻居:“我们刚才敲击墙壁,想挂一幅画,可能骚扰了你,特来道歉。”“没关系,我正想过去问问你,假如我们在那钉子尖上挂画,是否牢固?”戒酒之后某人在酒店叫来两杯酒,喝完一杯又一杯,服务员问:“你真好酒量。”那人说:“不!一杯代表我,另一杯代表我病重的朋友。”第二天,那人又到酒店去,这次只喝了一杯。服务员问:“你的朋友……死了?”他说:“不,我戒酒了。”世界记录冠军运动员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