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语赞医德     
正闲暇之时,翻阅有关对联的书籍,不禁发现有些对联或颂扬医生高尚医德,或赞美医生高超医术,或赞叹药店主人重义轻利,现采撷几副对联,与大家品赏,并以此致敬年初奋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这是清代名医程道州所撰的对联。联语自然妥帖,犹如叙事一般。在程道州看来,只要人家能健康,自己贫困无所谓。读联知其人,其高尚医德尽在联中流露,令人敬意。  相似文献   

2.
醒世佳联     
富有诗情画意的对联,历史悠久,浩如烟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以劝语入联,意趣横生,使人受到深刻启示。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此联看来似乎带有一点迷信色彩,其实是劝勉人们行为端正,多做好事,勿做坏事。还有一联:“泪酸血咸,尽使出口甜手辣,怎道人间无苦海;金黄银白,直看  相似文献   

3.
正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载体,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张挂在餐馆酒楼的对联,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有餐饮妙联传世。现撷取数则古时餐饮妙联,以飨读者。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这是清朝京城一酒馆的对联。据传,当年乾隆微服私访,见京郊小巷里有家名叫"天然居"的小酒店,店名很别致,便进店就餐。酒菜倒也洁净整齐,  相似文献   

4.
催人奋进的读书联李春碧,李洪金近日重读江泽民同志“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讲话,深感读书学习意义重大。由此令笔者想起些许内涵深遂、富有哲理、催人奋进的读书对联来。中华民族历来以崇尚读书著称于世。古时有这样两副烩炙人口的对联:“祖宗传克勤克俭;子孙法唯读唯耕...  相似文献   

5.
狗年话狗联     
2006年,是狗年。狗又称犬。以机智勇敢,忠于职守,赢得了人们喜爱和尊敬。古今文人以“狗”字题联的趣事不少。下面采撷数对,为太平盛世的狗年增添情趣。号称“对联才子”的钟耘舫曾自题一副春联,联语曰:“谋生梦好鸡常破;索债人多狗不闲。”联语不但对仗工稳,而且意趣横生。试想:谋生的“美梦”刚刚被  相似文献   

6.
正古时的药铺都喜欢在店堂门口贴上一些既有行业特点,又颇具行业特色,并有一定趣味性的对联,俗称"药联"。其中有的"药联"引经据典,用来增添店堂色彩。如"寿世寿人,吉林春满,为医为药,摘井泉香";"细考虫鱼笺尔雅,广收草木续离骚";"太白饮斗酒,斗酒不醉;神农尝百草,百草皆春"等。其中有的"药联"是表明办店经商宗旨的。如"不惜千金价,惟推一体仁";"虽无刘阮逢仙术,只效歧黄济世心";"入室有言皆是药,出门握手便知心"。  相似文献   

7.
我国浩如烟海的对联当中,有不少妙趣横生的"同旁联",令人拍案叫绝。相传,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宰相叶向高途经福建,看望新科状元翁正春,并在此留宿。翁正春出联以戏: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随即应对:客官寓宦宫,富室宽容。此联上下都是宝盖头的字,构思巧妙,情趣俱佳。  相似文献   

8.
正何谓药名对?常有人将药名对误认为是那些把药名直接引入联中的对联。如:马屁菌,鸡屎藤。其实不然。所谓药名对,是指那些采取双关的修辞方式,把药名暗含在联中的对联。药名对,如果写得好,可以妙趣横生,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如,前几年在北京某药店有过这样一副药名对: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此联既风雅别致、诙谐有趣,又符合药店本身身份,对招徕顾客实有好处,不能不说它是一副颇见功力的意义双关对——生地、熟地、藿香、木香都是中药名,在联中是一语双关的。  相似文献   

9.
正广告对联,顾名思义,既是广告又是对联。它具有广告的宣传作用,又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因为对联的某本要求是对仗工整、平仄对立、音韵和谐、短小精悍、好读易记。所以自古以来,对联在广告宣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现辑录几副广告对联,与诸君共品赏。聚来千亩雪;  相似文献   

10.
醮联是道教举办醮仪布置坛场所用的对联,在道教世俗化的明清时期曾广泛应用,至今存有《九阳醮联》一类的仪式文本。作为一种典型的宗教文学,醮联具有重要的仪式功能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失古雅、精巧、华丽的一面。通过对醮联的分析,可以透视宗教与文学之间微妙的互渗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嵌字联表意明确,用途广泛。名胜园林、婚寿贺赠、殿堂商铺等都经常使用。在当下社会注重礼仪交往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备受人们青睐。一、嵌字联概述嵌字,是对联常用的一种技巧,以嵌字、嵌名为主要特点。嵌字,就是将某些人名、地名、事物名等通过与其他字词的搭配组合而专门嵌在联中合适的位置上,使其暗寓褒贬,能给人一种新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2.
弥勒趣联     
弥勒趣联李诚南我国地广寺多,许多地方的寺院都塑有弥勒之像,这些塑像形态上笑容可掬,人见人爱。塑像两旁的对联各言其妙,各具春秋,让人读来浮想万千。这些对联除了描写弥勒的形态之外,有的托物寓理,教导人们待人接物应厚道宽容;有的对联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13.
鸡联拾趣     
清朝林则徐因禁烟驰名海内外,他还很有才华。小时,私塾先生以水中鸭出联: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略加思索,很快便对出下联:鸡公有髻不梳头。清朝进士王应遇是广东东莞人,从小就爱写诗撰对。一日夜间,他见空中有一弯新月,一片散云,灵感顿至,自撰了一副对联:娥眉照月娥眉豆;鸡爪云遮鸡爪兰。以娥眉比新月,以鸡爪比云彩,十分生动形象。解缙是明代才子,小时候才华横溢。一次他撰了副对联:马过木桥蹄打鼓;鸡啄铜盆嘴敲锣。古时有个文人到城外游玩,将马系在树下,见树下蚂蚁爬来爬去,便信口撰了上联:蚂蚁树下马倚树;一妙龄女子走过,听文人撰对,便随…  相似文献   

14.
对联历史源远流长,极具民族特色,独步世界艺术之林。一些有胆有识的创新奇联不落俗套,出奇致胜,令人拍手叫绝。一、不对之对。按说对仗工整是对联的一项基本要求,必须遵守。可民国初年,一位知名学者偏偏不循常规,为袁世凯写了一副没有对仗的挽联:袁世凯“千古”中...  相似文献   

15.
续字联又称“添字联”,即在原对联的前面或后面再添上一些字词,使其含义加深或发生改变。千百年来,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续字联的故事,可谓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6.
续字联又称“添字联”,即在原对联的前面或后面再添上一些字词,使其含义加深或发生改变。千百年来,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续字联的故事,可谓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7.
将农历24节气与对联巧妙嫁接时,便产生了许多别具风格的节气联。民间广为流传的如“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等,精巧别致,造语自然。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学家兼学者梁章钜.不仅十分擅长对联创作.而且对联语颇有研究。他曾讲过一则有趣的妙联故事.甚为诙谐幽默  相似文献   

19.
正雨,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仅写下了大量咏雨诗作,也留下了不少嵌有"雨"字的对联。这些嵌"雨"对联,已成为联苑中的一朵奇葩,细细品味,别有情趣。明朝嘉靖进士张居正,少时聪颖过人。一日,当朝文学家顾璘出上联以试张的才学,上联曰:"雏凤学飞,万里风云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在繁花似锦的对联园地里,曾产生过许多妙趣横生的戏联。它或讴歌、或讽喻、或劝诫、或戏谑,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