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七章 自身利益 选自托马斯·霍布士的《利维坦》和《哲学原理》。 问题: 1.概括霍布士的心理学理论。它对他的“善”、“恶”定义有什么影响?一般地说,它对他的道德哲学有什么影响? 2.根据霍布士的意见,人的“自然状态”是什么?它使他产生了什么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2.
民众心理学研究与当代哲学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众心理学”是当代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争论的热点和焦点。正如威尔逊 (R .A .Wilson)所说 :最近 2 0年来 ,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所思考的三个传统问题 (心 -物关系、心灵结构、第一人称观点 )“均会聚于一个问题之中 ,即分别被称之为常识心理学、命题态度或民众心理学的本质、地位和前途问题。”[1] 那么 ,什么是“民众心理学” ?其含义、内容、特征是什么 ?其地位和前途如何 ?研究民众心理学有何意义和价值 ?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民众心理学的形式、内容和实质“民众心理学” (FolkPsychology ,以下…  相似文献   

3.
<正> 王龙溪是明代思想史中一个重要人物。他是阳明之学向“径任良知,不管是非好丑,只管行去”的猖狂自恣一路发展的转折点。如果说,明末启蒙运动的洪波大浪有其思想史逻辑根据的话,王龙溪思想可以说是这种逻辑发展的重要环节。让我们从“四句教”说起: 四句教:路径分歧之始王阳明有有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  相似文献   

4.
人格心理学的未来:等待“大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当前人格心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从中发现其发展趋势是需要“大一”———一个大理论来指导人格研究,然后以“大五”模型和“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例深入分析了“大一”的可取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后对人格心理学的未来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赤松子中诫经》是道教的劝善书,今本收录在明正统《道藏》第三册诫律类。它流行于西晋年间。作者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人物,无从考证。该文吸收了儒佛两家的思想理论,从“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两个方面,阐述了弃恶为善的重要性和修养方法,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一、教育目的和趋善去恶的善恶观《赤松子中诫经》(以下简称《赤》)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劝勉人们积德行善,这一目的的提出,作者是鉴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作者认为人们只有积德行善,才能万古流芳,恩泽子孙,它说:“自古英贤设教留在仙经,皆劝人为善,知其诸恶,始乃万古…  相似文献   

6.
孔孟都主张实施以伦理为中心的君子教育,对“小人”的教化也不放松,但与君子教育的目标不同,孔子明白指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孟子也说:“善政不如善教.”孔子主“性相近,习相远”,非常重视教育。《论语》一书多从“教者”出发谈君子教育,对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因之,此书可以看成我国第一本“教育学”教科书,孟子主性善,非常重视修养,《孟子》一书也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学”教科书,因为孟子重“内求”,轻“外铄”,他把教育问题心理学化  相似文献   

7.
一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心理学会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心理学上提倡探新以达到创新”。解放三十年来视为禁区的“社会心理学”,始有人问津了。但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看法上似不一致。比如奥尔波特(Floyd H.Allport)的《社会心理学》开宗明义就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行为及意识的科学”,就和报刊上所论“把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精心地研究了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一系列理论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从事心理学问题的研究,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现代心理学的产生,是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至今仅有一百零四年的历史,心理学起源于欧洲,发展于美国,到本世纪初传入我国。1921年在清华、燕京、辅仁等几所高等院校始  相似文献   

9.
在1981年12月3日至9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代表会议暨纪念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期间,作为大会五个专业分组之一的基本理论分组,开展了热烈的学术讨论。主要内容有:讨论“中国心理学60年的回顾与展望”;讨论心身关系问题;讨论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近年来应用心理学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分析了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部分围绕“电视与人类认知”,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在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三部分介绍了作者的研究心得与体会 ,包括 :1提高对心理学应用研究的认识 ;2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3综合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着力培养应用型心理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