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认识的本质问题是认识论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论在全部哲学史上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如此,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取得一个公认的看法。对于一般哲学说来,作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因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的,唯物主义形式和唯心主义形式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得出关于认识的本质的一致观点是可能的和必要的,然而这一点并没有实现。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其中某些观点是极其错误的。一种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现实在人的头脑中的任何反映。结果,认识同意识绝对等同起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这门学科,在我国是许多人都不太熟悉的一门学科。心理学的科普工作只是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对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高师各系科的学生应当怎样开设公共心理学课呢?是对数学系开设数学心理学,对中文、外语系开设语言心理学,对生物系开设生物心理学呢?还是统一开设普通心理学,抑或教育心理学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弄清楚在高师开设公共心理学课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我们认为,高师的公共心理学课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应当是:一、教给学生一些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以适当扩大学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使  相似文献   

3.
艺术心理学的问题属于那些使心理学和美学彼此交叉的和二者相互联系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难解决,并且研究得很少。这两种科学之中究竟是哪一种首先对这些交叉问题的现状负责呢?研究这些问题中的主要作用究竟属于哪一种科学——属于心理学还是属于美学呢?那些纯方法论的见解要求承认,这种主要作用属于心理学。诚然,在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反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感觉、概念和全部认识过程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个反映过程究竟是怎样完成的呢?长期以来人们都在探索其中的奥秘。公元前四世纪原子论的创始人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物体的表面分泌出了微细的液粒,这些微细的液粒通过空气影响人的感官,使人得到物体的“意象”。他的认识虽然离真理有相当的距离,但已经正确地猜到:从客观到主观是有一种物质作为媒介的。现代科学已经查明,这种媒介物质就是信息。  相似文献   

5.
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吗?——和世诚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诚同志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原理吗?”一文,我最初在“光明日报”上读到时,就感到不能同意他的意见。现在“哲学研究”把这篇文章加以转载,希望大家讨论,我很赞同这种做法。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牵涉到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还牵涉到对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认诚,大家来讨论一下,把它弄清楚,是有必要的。当然,在世诚同志看来,“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著作是一个早巳彻底解决了的问题,而且为哲学史的事实所证明了的”,可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哲学史的事实又证明了什么呢?世诚同志却和我们有很不相同的了解。那  相似文献   

6.
许多世纪以来,生命起源的问题一直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场所。到二十世纪初,这个斗争特别地尖锐化起来了。这是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合理的有科学根据的回答,似乎这个问题已陷入绝境了。直到十九世纪末,在生命起源的问题上,自然发生说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几乎占着完全的统治地位。这种说法认为有机体是从无机界的材料中突然产生出来的。全部的争论只是归结于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是那种力量决定生命的这样的产生的呢?按照唯心主义的观念,特别是按照宗教的观念,一切的生物,也包括人在内,当它们产生的时候,就具有了完善的组织和形态结构(大致像我们现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中的意识问题,是一个需要解决却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由于它对心理学的重要性,迫使我们不能不对它加以研究和探索。一、哲学中的意识问题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中意识的概念是和哲学中的意识概念相联系的。关于意识的本质与起源,一直是科学与哲学的重大问题之一,正是对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军对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近代科学  相似文献   

8.
关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范畴,我想设法说明以下几个问题:本質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偶然性和必然性。但是在闡明这些范畴之前,我先講一下什么是唯物主义辩証法的范畴及其对辩証法基本规律的关系怎样。一、什么是唯物主义辩証法的范疇? 大家都知道,范疇、概念在認識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手段,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工具。列宁称范疇、概念(原则上这就是指哲学的范疇和概念)为反映現实的形式之一。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9.
应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这个问题一再引起争论。从马克思的文本以及近年有关研究来看,对人及其活动的重要性的重视,是直观唯物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转变的关键,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冯慧   《心理科学进展》1987,5(2):66-72
一、问题书写是一种技能,怎样才能提高中、小学生书写汉字的技能,是每一位家长、教师及学生普遍关心和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钢笔字书写技能?过去一直是强调学生多看、多写、多练,可是有的人虽然天天在写字,却终生写不出象样的字。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使我们思考。从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我们知道为了成功地掌握某种技能,其主要条件是要有明确的练习目的,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了解练习的效果,合理分配练习时间。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哲学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哲学?这个问题好像已不成为问题,特别是在新的哲学体系层出不穷的今天,重提这个问题似乎已成多余。然而当我们审视如人学、类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等各种新的哲学体系时,我们不难发现,各种新的哲学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回答这个问题,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以适应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同时在他的一切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上都从一个原理出发,即真理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列宁所深刻研讨的真理具体性这一原理,乃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部分。列宁指出:认为我们的感觉和观念是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的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三者是一回事。真理论在哲学里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回答什么是真理这个问题,这就是说,它这样或那样解决了哲学上一个基本问题。因此,真理问题自然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尖锐斗争中占中心地位;解决这个问题,具有巨大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云 《心理学报》1966,11(1):13-17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心理学的根本性的问题。它的如何解决,关系着心理学的方向。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中,这个问题不时引起争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唯心论者说,世界上有种非物质的某种特殊的东西,叫做‘灵魂’,或者称为‘绝对精神’。人的心理现象,就是寓居于身体内面的‘灵魂’活动的结果;或者说是‘绝对精神’运  相似文献   

14.
人的认识结构、思维结构是怎样生成和发展的?这是认识论中一个疑难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经验论与先验论、白板说与模式说长期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列宁在做黑格尔《逻辑学》摘要时,曾提出了解决这个重大课题的方向:“科学认识的  相似文献   

15.
实践其实是指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之反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实践唯物主义是 2 0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最强音 ,可以说 ,它已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道绕不开的靓丽风景线 :赞成者肯定要以此为起点 ,反对者也必须从批判它开始。因此 ,回顾它的发展 ,反思它的问题 ,便成为新世纪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提。实践唯物主义之所以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就在于形形色色的实践唯物主义者突出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但问题是 ,什么是实践 ?为什么要突出实践 ,或凸显实践的意义或深义何在 ?对于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以往的讨论并没有给出明晰的回答。这恰恰是制约实践唯物主义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心理学教材里和课堂讲授中,“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已经成了一条金科玉律。似乎这个命题就是列宁的反映论观点在科学心理学中的具体体现,是贯穿于心理学始终的一根红线。但是这个命题的科学性如何,我们认为是值得商讨的。在马列主义论著中,有许多关于心理的论述。如“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相似文献   

17.
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从儿童出生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们就不断地和环境相互作用,接受客观现实中的各种刺激并作出相应的应答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心的发展,儿童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是,为什么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却不愿意学习,觉得学习是个沉重的负担,毫无积极性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究竟从何而来呢?本文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谈一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意义     
正这几年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何在?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了几年,答案慢慢地浮现,越来越清楚了。我很后悔,到老才认真地想这个问题。年轻时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如果我早几年想,早几年找到答案,我的人生会少犯许多错误,自己也会过得更顺利些。  相似文献   

19.
辩证逻辑研究什么?辩证逻辑的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至今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要深入开展辩证逻辑的研究,必须解决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问题。如果不解决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问题,就会使辩证逻辑的研究工作如堕烟海,事倍功半。 辩证逻辑究竟研究什么? 我们认为辩证逻辑首先是以辩证思维为研究对象。 人们的思维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  相似文献   

20.
正人能认识天主吗?这是一个困扰着多少人的问题。直至今天,我们仍然难以用一些简单、清晰的话语,来坚定地对每一个相信天主与不信天主的人说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不能说出答案,却并不代表这是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从士林哲学与教会神学中我们是可以找到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神学说到底是一门人的学问。那么既然是为了人,就自然要涉及人的生、老、病、死;神学也一直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