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不同智商正常儿童和唐氏综合症(Down’s Syndrome)儿童的关联性负变(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CNV)。结果是:智力缺陷儿童的CNV幅度明显下降甚至缺失。智力较高儿童CNV较大,CNV的晚成分与智商,尤其是言语智商密切相关,智商和言语智商越高,晚成分幅度越大。似乎晚成分更能反映人的语言方面的能力。早成分则与语言、操作以及全量表智商都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习困难与正常儿童智力结构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调查学习困难与正常儿童WISC-CR 智商和智力结构的长时稳定性。被试先后参加两次WISC-CR 测试(间隔1.5—2年)。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儿童VIQ、PIQ 和FIQ 的重测相关均在0.71以上,高于正常儿童;重测时学习困难儿童有PIQ 升高和VIQ 降低趋势,正常儿童的VIQ 和PIQ 均有升高趋势,两组儿童智力结构的稳定性有明显差异,学习困难儿童不分心因子稳定性最差,正常儿童言语概括因子稳定性最差,其它三个因子相对稳定。这些结果提示学习困难与正常儿童的智商和智力结构具有较好跨时间稳定性。WISC-CR 对学习困难诊断、咨询和教育干预计划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根据中国家庭文化背景编制一个测量中国家庭亲子阅读量的问卷——幼儿书目清单,并比较书目清单和传统的父母自陈报告家庭亲子阅读频率这两种方法在预测幼儿口头词汇的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幼儿书目清单有较好的信、效度.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儿童的智商、父母的学历后亲子阅读量确实能显著预测幼儿的口语能力,并且书目清单的预测效果优于父母自陈报告的亲子阅读频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了解中美儿童在策略运用模式上的差异是否与数字记忆广度有关。为此,分别测验了中美幼儿园儿童的加法技能,数字记忆广度,并通过一组计算机呈现的加法作业评估儿童使用的解题策略。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基本算术技能和数学记忆广度均超过同龄的美国儿童。在解题时,中国儿童多使用效率较高的言语计算策略,美国儿童则多采用计数手指策略,在言语计数策略和检索策略的加工速度上中国儿童也超过美国儿童。相关分析表明.策略应用模式的文化差异与数字记忆广度有关。比较大的工作记忆容量增加了数字线索可利用的资源,为儿童早期言语计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第一,智商,德育同时抓 有的父母把家庭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家庭智育。他们只抓孩子的智商的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却要求很低,甚至没有要求。  相似文献   

6.
与孩子通心     
当今独生子女时代,也不完全是孩子的天地。有一些刚刚进入成人角色的父母,方便地运用自己的管教,而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体会到权威式的压抑感。原因是孩子没有接受和拒绝的自由,尽管有的指导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孩子也必须被动地接受成人给予的各种要求。在过多的指示与教导环境下,孩子更会损失自我探索的机会。儿童心理学家对这些父母的建议是,最好放弃严谨的教导态度,要重视与孩子温暖、协调、包容的共同操作,使孩  相似文献   

7.
有些人认为,智商高就是天才。教育心理学家却认为,这是一个误解,智商高只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自然天赋,天才则是指那些智商社会成功的人。科学测试也说明,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其智力和心理测试结果往往互不协调。这些智力超常的孩子应该就是“高潜力”儿童。  相似文献   

8.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是指父母与孩子共同对过去发生的生活事件进行回忆和交流, 是实现自传记忆社会功能的一种重要形式。父母-孩子自传叙事的社会功能有教育和指导孩子、保持亲子亲密性等作用。在父母-孩子自传叙事的风格、结构和内容三个层面,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对儿童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自传记忆表征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另外,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中还存在有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未来的研究应注意线索词材料的类型以及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社会层次、纵向研究设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儿科医师对智力迟钝幼小儿童的能力往往估计过高,常把他们错误的归类为正常儿童。作者按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一)所谓麻俐的孩子:3%的儿童智商(IQ)在70以下,属于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钝。精神发育不全人群的1/6智商低于54(包括中度、重度和极严重的精神发育不全)。智力轻度迟钝的儿童(智商69—55),却占大部分,但绝大多数无症状。既无营养不良现象,也无“迟钝外表”。即使智商在54以下,很多小儿并不表现为“迟钝”。这类看来很麻俐而漂亮的孩子,如果开始讲话的年龄错后,往往被误认为懒或兴趣缺乏而已。但是必需强调孩子会说话的时间延迟的一般原因决不是懒惰,而是智力迟钝!满2岁的儿童即使“懒”于说话的也是极少数。儿童发育迟钝状况出现的愈幼  相似文献   

10.
和婴儿聊天     
有的父母也许会想,和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好聊的?岂不知,和婴儿聊天大有学问。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初生婴儿喜欢听父母的声音。虽然他不懂父母在说什么,但从父母的声音中,他能明白父母的存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父母与他交谈,不仅仅是观察和扶育孩子的一种方式,而且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澳大利亚父母报告的儿童社会性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会昌 Sams.  A 《心理科学》1997,20(6):490-493,,513,
采用作者编制的《3-9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的英译本,在284名澳大利亚儿童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巨大的中国和澳大利亚,本量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跨文化适用性。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在中澳父母心目中占有不同地位:中国父母重视自我意识、社会技能、意志品质,而澳大利亚父母更重视社会技能和社会情绪的发展。在中澳两个样本中,女孩的社会性发展量表得分均高于男孩。  相似文献   

12.
二次大战之后,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在广泛领域中进行了许多重要研究。其中有重大影响的课题有:儿童教养技巧与父母——儿童间的相互作用,早期经验对人类和动物行为的影响,儿童智商与遗传因素,印刻与关键期,婴儿的实验研究,知觉与语言的发展,知觉学习,人格与性别角色的个体差异的发展,老年心理,垂死和死亡过程等。上述研究课题使美国的发展心理学发生了重大转折。在心理发展观上,从预构论、预定论和经验论转向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在理论倾向上,从行为主义倾向转向认知倾向;在研究方法上,从描述性常规研究转向实验研究;在研究领域上,从单纯的儿童发展研究拓宽到生命全程发展研究。本文拟围绕这些课题和转折对战后美国发展心理学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追踪设计对439名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旨在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可能的中介机制。在第一年时,父母分别报告了自己的教养方式和儿童的社会适应;在第二年时,父母分别报告了儿童的自我控制和社会适应。研究结果表明:(1)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得分越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越好,而父母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得分越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越差;(2)自我控制能力高的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更多,问题行为更少;(3)自我控制在母亲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儿童违纪攻击和敏感合作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控制在父亲放任型教养方式与儿童违纪攻击和害羞焦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抚养困难: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抚养困难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变量.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抚养困难量表和家庭情况调查表对选取的572名1~6岁的儿童的母亲进行了评估和调查.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抚养困难具有一定的因素结构,分别从儿童侧面和父母侧面抽取的5个和6个因素的累积解释率为57.90%和60.88%,与预试的结果是一致的.对可能影响母亲抚养困难的因素的考察发现,家庭类型、母亲受教育水平、职业、生产时母亲年龄和孩子的性别等是影响母亲抚养困难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孩子的性别与父母期望的一致性、母亲生产时是否顺利、父母与儿童在一起的时间多少等因素对母亲的抚养困难没有显着影响,其原因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5.
时下,大多数年轻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十分关爱,可真正将孩子作为有人格自尊的人来看待的并不多。孩子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在向父母诉说时,稍不如意,就被父母打断,不让孩子把话说完。父母对孩子轻则斥责,重则打骂,对此,孩子只能把话咽回去。据某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70%以上的父母承认没有耐心听完孩子说话。 没有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而父母却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给孩子,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孩子说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父母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  相似文献   

16.
张雨青  林薇  陈仲庚 《心理学报》1995,28(3):281-287
运用与荷兰、美国等国的跨文化研究组相同的访谈和编码方法,对我国北京和福州两个城市共410位的3至12岁儿童的家长进行了访谈,目的是从自然语言途径,探讨我国儿童的人格特点,并将结果与国外同样研究进行跨文化比较。结果表明:本样本儿童的人格特点可以运用成人“五因素模型”进行解释。并且,中国家长提供的自由描述完全可以纳入美国和荷兰研究组设计的“14概念”编码系统。与其他国家的结果相比.中国家长对于“谨慎性”概念的重视程度远高于美国、荷兰和比利时儿童的家长,表现出显著的文化差异。此外,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智力”问题的注意多于西方国家的家长,但对孩子在“宜人性”概念上的描述则最少。  相似文献   

17.
没有比孩子出世更能令年轻父母满心欢喜了。性急的父母恨不能孩子即刻就可巧言巧语地在身边叽叽喳喳。然而,尽管生命的第一年是个体整个生命历程中生理和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1岁前的婴儿还是无法满足父母这种迫切的语言交流的愿望,他们还不具备语言能力,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为语言发展的前言语期。虽然前言语期的婴儿没有语言产生,但他们发展了语言产生所必需的各种能力,为语言的产生做了充分准备,故前言语期也被称为语言发展的准备期。 1岁前的婴儿为语言的产生做了下面三方面的准备:1.语音的感知方面:婴儿很早就表现出对人  相似文献   

18.
无关言语效应对成人阅读的影响已经得到证实,但是很少有研究探讨儿童阅读中的无关言语效应。为了考察汉语初学者的阅读中是否存在无关言语效应,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记录阅读过程,考察四种不同的背景音(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白噪音、安静)对一年级小学生句子阅读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安静条件相比,有意义言语条件下句子的总阅读时间更长,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更多,眼跳幅度更大;局部分析发现,有意义言语条件下,汉字的总注视时间更长,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在各种声音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儿童阅读中存在无关言语效应,而且有意义言语影响了词汇的晚期加工。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深入,大中城市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独生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早期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而测查儿童智力水平的智力测验引起了家长、老师们的重视,并在许多大中城市普遍开展起来。然而,许多家长并不理解智力测验所得结果——智商的含义。有的家长把智商分数与学业成绩等同看待;有的家长得知孩子的智商较高便放松了对孩子学习的指导;也有的家长因孩子智商较低,而产生失望情绪,甚至放弃对孩子的培养。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脆弱儿童综合症是指父母不管儿童实际健康状况而认定孩子死亡风险增加以及由此导致的儿童的行为问题.影响该病症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但其可变性仍未详述.从Calkins的观点来分析脆弱儿童综合症的发展状况,可以详解其可变性及实行预先干预治疗.认识到父母的过度敏感对脆弱儿童综合症发展的危险后,一般应采取集体干预的治疗措施来预防和减轻行为障碍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