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属在临终家居照顾及医院宁养照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怀照顾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家属心理特点、影响家属心理的因素、家属辞世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在家属辞世教育的工作步骤,从而更好的指导社会医疗实践,促进临终关怀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灵性照顾是临终关怀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辞世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方式。灵性照顾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帮助临终患者,可以安慰死者亲属,也可提高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灵性照顾是临终关怀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辞世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方式.灵性照顾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帮助临终患者,可以安慰死者亲属,也可提高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现代临终关怀的发源地,经过多年努力,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并广为借鉴和效仿的辞世教育方法。圣克里斯多夫宁养院主要通过“学校计划”对中、小学、医学院校学生进行教育培训,通过音乐会、图书馆和书店、临终事务联盟、预先照顾计划等多种形式进行公众教育,带动了整个英国的辞世教育。医学院校医学生的辞世教育是以当地的临终关怀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   

5.
辞世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核心是珍视生命,正视死亡。辞世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支持患者,支持家属,善后工作。对肿瘤患者进行辞世教育,让生命活得庄重,死得尊严。  相似文献   

6.
英国是现代临终关怀的发源地,经过多年努力,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并广为借鉴和效仿的辞世教育方法.圣克里斯多夫宁养院主要通过“学校计划”对中、小学、医学院校学生进行教育培训,通过音乐会、图书馆和书店、临终事务联盟、预先照顾计划等多种形式进行公众教育,带动了整个英国的辞世教育.医学院校医学生的辞世教育是以当地的临终关怀专业机构作为教学的资源,教学方法多样,且切合临床实际,是医学生辞世教育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辞世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核心是珍视生命,正视死亡.辞世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支持患者,支持家属,善后工作.对肿瘤患者进行辞世教育,让生命活得庄重,死得尊严.  相似文献   

8.
临终关怀是当代社会新兴的医疗模式和福利模式。佛教以人生为核心命题,以解脱生死为终极归宿,在个体生命关怀方面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这些理论与实践在认知死亡过程、实施临终关怀的目标、临终关怀的核心理念,以及重视家属的抚慰工作等方面与临终关怀理论相通,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临终关怀实践具有启示意义。启示主要表现为:对死亡生理过程的把握、宗教师介入对临终者生命尊严的维护与提升生命境界的效用,对临终者的角色定位,对临终者死亡恐惧的化解,"觉性照顾"对死亡的超越等几方面。完成佛教临终关怀的现代价值转换,对构建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理论与实践模式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临终关怀与安乐死医学社会学探讨山西焦化工业总公司职工医院(031606)李红霞,王萍兰,卫崇理一、临终关怀是被动的安乐死临终意味着走向死亡,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病人的生理、病理、心理行为作出客观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关心、体贴、照顾病人,以提高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陈兵 《法音》2005,(8):17-22
人临终之际,身心蒙受剧苦,最需要关怀照顾。经中说临终最后一念决定死后的去向,故在斯际照顾亡者,帮助其保持正念、往生善处,至极重要。现代医学发现,病危时没有精神支持网络的人,尤其是男性,死亡率比具有精神支持网络者高3倍。西方天主教于1967年创办“善终院”,提倡对重病垂危濒死者给以“善终照顾”或“临终关怀”(H os-pice),对其作为“全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心灵各个层面的需要给予关怀照顾,给以心理辅导,帮助其解除痛苦和恐惧,俾能平安、尊严地迎接死亡。此后,临终关怀逐渐受到重视,进行一系列临终照顾的“安宁病房”,现在已在…  相似文献   

11.
研究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照顾者的死亡态度和病情告知的相关因素,及病情告知对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照顾者的影响,探讨病情告知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对60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及60例家属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背景资料、死亡态度、个人情绪状态及个人需求。多数得知真实病情的老年肿瘤患者的生命态度是积极的,且会因为对个人病情猜疑而引发情绪障碍。患者的死亡态度及真实病情告知在临终关怀中起重要作用,但医护人员及医务社工仍要根据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个体特点行事并掌握相关技巧。  相似文献   

12.
在临终阶段,帮助患者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患者建立心灵和情感上的沟通,帮助其提高生命质量,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叙事医学理论,结合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一书中的案例,分别从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三个视角,探讨叙事医学对临终关怀发展的指导意义。相较于传统医学模式,叙事医学模式下的临终关怀能够引导医护人员和患者正确对待衰老与死亡、促进医护人员叙事能力的提高、鼓励患者自我需求的叙事表达、关注家属面对亲人离世时的心理护理、改善家属在医疗决策中的辅助作用。叙事医学对临终关怀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有望进一步推进临终关怀的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临终个体照顾者的经历进行叙述,尝试通过"叙事医学"实践深入认识、吸收、解释和回应临终个体照顾者的故事,聆听临终个体照顾者被科学话语所排斥的声音,通过交流加强临终个体照顾者的优质体验。关注癌症晚期病人家属的问题。基于对癌症临终病人家属的深度访谈后发现,对这些个体经历分析发现,癌症晚期病人家属经历了5个阶段的哀伤旅程:宣判癌症晚期、癌症病人的病情告知、临近死亡、亲人死亡、复杂的哀伤。  相似文献   

14.
起源于欧洲的临终关怀理念,其宗旨是帮助各种临终患者能够在身体舒适、心情平静安宁的情况下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给予临终者家属以适当的安慰,使他们获得精神支持,从容地接受现实,最终让“逝者魂安”“生者心慰”。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临终关怀其实就是不同族群关于死亡的文化体验仪式。  相似文献   

15.
正起源于欧洲的临终关怀理念,其宗旨是帮助各种临终患者能够在身体舒适、心情平静安宁的情况下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给予临终者家属以适当的安慰,使他们获得精神支持,从容地接受现实,最终让"逝者魂安""生者心慰"。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临终关怀其实就是不同族群关于死亡的文化体验仪式。以游牧为传统生计的哈萨克族,其临终关怀理念和实践植根于伊斯兰教与萨满教,其临终关怀传统有着浓郁的草原气息,呈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临终反向关怀干预对患者及照顾者改变的影响,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65例,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5例。对试验组进行1.0个月~1.5个月临终反向关怀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付诸临终反向关怀行为的人次增长47.7%,高于对照组的18.1%;试验组照顾者获得患者赞赏的人次增长了15%,高于对照组的11.5%;试验组患者的简明心境量表和癌症应对方式量表评分下降、HERTH希望量表评分提升,两组患者评估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照顾者焦虑、抑郁、压力及疲劳评分下降,两组照顾者评估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宁养服务中运用临终反向关怀模式,可以较为有效地支持患者及其照顾者。  相似文献   

17.
临终关怀:送走人生最后一站薛彦莉今天,宗教信仰乃是全世界相当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因此在临终关怀的领域里,认真考察宗教关怀对临终病人在心理学上的作用和实施途径,也是临终关怀理论不可忽视,不可回避的课题。在临终病人的临终意识中,有对生的留恋,有对死的恐惧...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临床医生所遇到的真实案例,对启动临终关怀在三甲医院遇到的各种约束条件与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多数三甲医院及城市在临终关怀的资源配置明显不足。一方面临终患者的高治疗费用客观上带来三甲医院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受床位、医保条令等制约,三甲医院又不能提供满意的全方位临终关怀服务;临终关怀患者所需服务内容多样,需要多方面专业人士共同努力。我国死亡教育相对缺失,三甲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在临终关怀的分工与衔接还不完善等,对比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辞世教育在于提升临终者生命的意义与品质.通过辞世教育使人们坦然面对死亡这个不可避免的人生课题,而死亡又是各类宗教最关注的内容,各宗教都有对死亡奥秘的深入诠释,对死后世界的详尽描述.宗教在辞世教育方面具有其独特性,辞世教育可以借鉴宗教智慧.  相似文献   

20.
辞世教育在于提升临终者生命的意义与品质。通过辞世教育使人们坦然面对死亡这个不可避免的人生课题,而死亡又是各类宗教最关注的内容,各宗教都有对死亡奥秘的深入诠释,对死后世界的详尽描述。宗教在辞世教育方面具有其独特性,辞世教育可以借鉴宗教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