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赖永海,福建漳州人,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旭日佛学研究中心主任。撰有《中国佛性论》、《佛学与儒学》、《中国佛教文化论》等数十部专著,主编了《中国佛教通史》、《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禅学丛书》、《禅学研究》等书刊。研究专长为中国哲学、佛学、宗教学。  相似文献   

2.
方立天著《慧远及其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力图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系统论述佛学大师慧远的第一部专著。它为我国佛教思想史研究,特别是开展古代佛学家的专题研究,做了有益的工作。 《慧远及其佛学》叙述了慧远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生平活动,阐述了慧远的法性本体  相似文献   

3.
近代佛教名家名著提要──佛学研究十八篇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二册,近代梁启超著。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并收入《饮冰室合集》第14、15两册中。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9岁时开始拜康有为为师,治...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9,(12)
印顺法师是当代佛学权威,今年84岁,著有《妙云集》24册、《杂阿含经论会编》3册、《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如来藏研究》、《空之探究》等书,颇多新见解。他20岁(1925)因读冯梦桢的《庄子序》而引起探究佛法的动机。1930年在普陀山福全庵出家,初读《金刚经石成金注》、《龙舒净土文》、《人天眼目》等书,对教理有了初步的理解。后又钻研《唯识论学记》、《相宗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著名佛教学者贾题韬居士,应佛协福建分会会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妙湛大和尚的邀请抵厦讲学,自6月3日(星期日)起在南普陀寺普照楼会场举办七次(每星期日上午9~11时举行)佛学讲座.贾老佛学造诣高深,著有《佛学与气功》、《论开悟》等佛学专著.他虽年已八十二岁高龄,但仍十分健谈,讲解技巧熟练,内容丰富多采,有条不乱,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如数家珍,使听众深受启发和教益.参加听讲的有南普陀寺僧众和闽南佛学院师生200多人.  相似文献   

6.
从《游心法海六十年》谈印顺导师之佛学思想菩提《游心法海六十年》是印公八十岁时作的,叙述自己学法历程及对佛法基本信解的专题论述。岁月如流,眨眼间十年已过,又逢印公九十嵩寿,重温《游心法海六十年》,感受颇多。今就其佛学思想拾取点滴,以为供养。印公生于浙江...  相似文献   

7.
唐思鹏 《法音》2005,(5):43-44
本刊讯5月3日至5日,由云南佛学研究会筹办、鸡足山佛教协会主办的“禅与现代”佛学研讨会在云南宾川鑫亚宾馆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刀述仁居士及宾川县主要党政领导出席了研讨会。来自各地佛教院校和部分高校的法师和专家学者近一百人围绕“禅与现代”这一主题进行了认真研讨。会议共收到40多篇论文,如四川大学陈兵的《关于当代禅宗的省思》、云南师范大学李广良的《现代性与禅——从中日比较的角度看》、云南大学张一方的《实证佛学和现代科学》、《法音》编辑部唐思鹏的《试论佛学“四化”在禅修中的意义和价值》、中国…  相似文献   

8.
常正 《法音》2009,(11)
本刊讯囊括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全部佛学著作的《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23卷)(以下简称《全集》),经过近四年的策划、编辑、出版,近日由中华书局隆重推出。2009年11月6日,由中华书局、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共同主办,厦门南普陀寺协办的《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9.
1983年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一行禅师诞生一千三百周年。这位受到国内外佛教界尊崇的大师,不但在佛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成一家之言,而且在我国天文历法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行,巨鹿(今河北巨鹿县,此据《宋高僧传》本传;《旧唐书》本传作魏州昌乐县,在今河南昌县境)人,原名张遂。他从小博览经史,长通天文历算之学。二十一岁出家为僧,曾协助善无畏三藏的译经事业,有《大日经疏》等八种佛学著述,是我国密宗教理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10.
《因明论文集》将于1981年上半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选收了建国以来国内学者研究因明的论文十九篇。其中有吕澂的《佛学逻辑——法称的因明说》、《因明学说在中国的最初发展》、《西藏所传的因明》,虞愚的《玄奘对因明的贡献》、《因明学发展过程简述》、《因明的基本规律》等。这些论文涉及了因明的许多方面,如因明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因明的意义,对因明的评价,因明经典著作研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为提高僧众及居士的佛学知识,编定适合云南德宏巴利语系佛学培训教材,经德宏州佛协理事会研究决定,在州内组织佛学知识较高的傣族僧侣整理编辑了《色本帕拉》(佛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历史上,玄奘法师不仅是一位很有名望的高僧,而且是一位在佛学研究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佛学家,他译著的大量佛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玄奘这样的高僧大德在中国佛教史上是指不胜屈的。这就告诉我们:佛教界不研究佛学就只徒有虚名,失其本分。人所共知,佛经卷帙浩瀚,内容丰富,一部《大藏经》实际上就是一部综合性的佛教大丛书。这些宝贵遗产,经过历史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佛学素称难治,以典籍之繁多,名相之复杂,往往使初学者望洋兴叹,难寻路津。如欲研究某一专题,非读破全藏,不能搜集完整的资料;纵然时间上允许读全部藏经,若无扎实的佛学素养,亦无法洞悉该问题的实质。千余年来,《出三藏记集》、《阅藏知津》、《三藏法数》、《佛学大辞典》、《佛书子目引得》等工具书的相继问世,为历代研究者提供了无数便利。然而,以收罗之广博全面,收效之事半功倍而言,则当首推日本新编的《大藏经索引》。  相似文献   

14.
从文献记载和文本内容考察,《吕澂论著目录》应是《吕澂佛学论著选集》(五卷本)的原始目录,编者为李安,编纂时间是1980年前后,该目录记录了李安1980年代初期搜集的吕澂主要佛学著作文稿及书信,对于我们今天编辑出版吕澂佛学著作全集和研究吕澂佛学思想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龙门心法》秉承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理路。本文首先梳理和提炼《龙门心法》全篇重要的佛学思想,再通过引用佛教经典或者通过佛学义理的阐释,对之进行溯源性探微和比较性论证;对与佛学思想相关,而又晦涩难解或易至歧义之处,给出佛学意义上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高山杉 《世界哲学》2010,(3):151-160,F0003
2009年11月,在北京法源寺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发现一部油印本文献,题作“《中论》等七种”,民国时期南京支那内学院编印。经仔细检读后,发现这部油印本由七种文献合订而成,包括《缘论会译》、《律学参考》、《支那内学院树因研究室办法》和《西藏佛学研究用品目录》等内学院佛学史料。其中《缘论会译》中从藏文译汉的《观所缘释论》,还是吕激当年译文初稿,与正式发表的定稿在文字上颇为不同。现将此《西藏译(观所缘释论)汉译初稿》(题目是整理者所拟)和《西藏佛学研究用品目录》整理刊出,并附吕激1961年7月2日所撰关于影印百衲本汉文大藏经意见书一封,供研究支那内学院历史和吕激佛学思想发展的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2,(7)
寓言是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说明深奥隐幽的道理,佛教是一个寓言的宝库,佛经中有大量生动活泼、极富哲理的寓言譬喻,其中许多已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蔡日新先生《也说佛学典籍中的用喻》一文,对此作了饶有兴味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学诚 《法音》2009,(11)
(2009年11月6日)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朋友:今天是佛教界、学术界乃至文化界值得纪念的日子,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正式出版发行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三年来为编辑出版《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付出辛劳  相似文献   

19.
张和增 《法音》2002,(8):28-29
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出了一位佛学奇才,他就是《佛学大辞典》的编纂者、无锡人丁福保先生。今年是丁福保先生逝世40周年、《佛学大辞典》正式出版80周年。特此为文,聊申纪念。丁福保,字仲祜,号梅轩,别号畸隐居士。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6月22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城内的书院弄摇车湾旧宅。他幼年入私塾就读,13岁开始听他的长兄讲解经史诗赋,得益非浅。1895年,丁福保在江阴南菁书院肄业,次年考取秀才。1898年,他再入南菁书院随著名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学习数学。1901年,因久病不愈,去上海学医。1902年…  相似文献   

20.
济群 《法音》2013,(6):9-15
济群法师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著名中青年法师。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曾在宁德支提寺、闽侯雪峰寺体验寺院生活。1979年从鼓山涌泉寺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1981年于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到莆田广化寺等处参学任教。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三十多年来,法师积极从事弘法事业,除在闽南佛学院和戒幢佛学研究所定期授课以外,还时常应邀在欧洲、澳洲、港台及大陆各地高等院校、信众团体、寺院演讲,同时进行网络弘法。法师在修学和弘法的过程中,对于佛教的传统与现实的许多重大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佛学论文,并著有《心经的人生智慧》、《菩提路漫漫》、《认识与存在》、《济群法师谈人生》等人生佛教系列丛书,影响广泛。近年来,法师还创立了菩提书院,按照三级修学体系推动居士教育,成效显著。最近,济群法师应本刊的约请,为我们选送了他的十余篇比较重要的文章。从本期开始,兹予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