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外在激励一直居主导地位。“人”一直是处于被激励的状态。本文提出了自我激励的概念,并从自我激励的产生、内涵、运作、原则和手段等几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探讨。  相似文献   

2.
同步激励论及其在高教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步激励论及其在高教管理中的应用一、研究目的教育管理中的一个最根本与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解决如何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这说明,教育管理中必须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那么,用什么样的激励理论和模式来指导我国的教育管理事...  相似文献   

3.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  相似文献   

4.
很多老板喜欢说:“员工是我们最大的资产。”不过大家都很清楚,这句话通常是说说而已,在实际运营中就不是那么回事。很多领导认为,企业为员工支付薪水,员工为企业效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还谈什么激励员工?问题在于,企业雇佣的不是一双手,而是一个人,这个人是否足够积极主动,企业的绩效是很不一样的。激励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读书与教书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影响,一种熏陶,一种促进,一种激励。而真正能够深入、持久、正确地影响、熏陶、促进、激励人的教育方式莫过于书籍。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中把引用外部刺激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称为激励.管理学中又常常把激励一词通俗地解释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企业除了坚持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之外,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普遍采用了物质激励的  相似文献   

7.
学校管理主要是人——人系统的管理,学校管理者对广大教职工的情感激励过程,就是学校管理者与广大教职工心理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激励可产生以下心理效应: 一、目标导向效应尽管激励的模式多种多样,但是,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可视为激励的最一般模式。这一模式表明,激励过程就是管理者引导人们产生于实现管理目标的行为过程,就是给被管理者以某种刺激,使其产生有利于管理目标实现的行为,用模式表现即为:  相似文献   

8.
激励,是指人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而产生的一种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这种心理动力驱使人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积极活动,表现出高效率的行为。社会主义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需要动员和依靠千百万群众为之奋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手段——激励的任务,就是不断启发、鼓励、推动,充分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挖掘隐藏在群众中的巨大潜能,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积极贡献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曾创造并运用口号激励、政治激励、民主激励、精神激励等传统激励形式,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英勇奋斗,从而,把革命和建设不断引向胜利。在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内容激励理论与过程激励理论的概述,并阐述了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结合中国直销企业的特点和直销运作的模式,把期望理论运用到直销过程中,并提出4种激励的原则,它们是:(1)激励要因人而异,随机制宜,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激励目标;(2)激励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学习的原则;(3)物质的激励与精神的激励相互结合;(4)知识与能力的激励。  相似文献   

10.
激励作为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各项工作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也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激励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掌握它的规律,抓住它的特点灵活地运用它,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与效能,至今在有关的专著和文章中,都较少有详尽地论述和研究。为此,现对其特点和运用作一初探。一、运用激励作用的全面性特点,调动被激励者的内驱力,增强对其的外部引力和压力。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中的励士方略与现代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崇 《管子学刊》2005,(1):89-93
随着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激励”越来越为人所重视。其实中国很早就有“激励”一词,《孙子兵法》中就充满了激励思想和高超的励士方略,如道义激励、感情激励、环境激励、赏罚激励、气势激励、危机激励等,我们应认真学习、领会、借鉴,并与现代西方的激励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将其运用于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上的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之中,必将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不同职工对待激励模式需求程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翟洪昌  安哲锋  崔淑范 《心理科学》2004,27(6):1407-1410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情况职工采取何种激励方法最为有效。方法是采用自编的职厂激励调查表.对河北省石家庄市不同类型、等级的3家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首先对调查项目的在被调查人中进行因子分析筛选项目.形成了最终的激励评价表,用该激励评价表的项目统计分析了不问情况职工对待激励模式的需要程度。统计的平均数显示.对工作环境、责任和物质奖励比较重视.女工对物质奖励的要求高于男职工,男职工在与工作有关的因素上高于女职工;从年龄和职务来看,年龄越低,职务越低,对各种激励模式的要求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对责任、成就、人际关系的要求越高。  相似文献   

13.
鲍勃·摩尔在美国动机激励教育领域享有崇高的威望,被公认为是与拿破伦·希尔齐名的、美渊当代最杰出的励志大师。他的代表作《你也能当总统》一书,曾经鼓舞和激励了成千上万的奋斗者,使他们奇迹般地由一贫如洗的穷人,最终变成了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结交了一位76岁的日本朋友,她叫坂本伸子。跟坂本伸子交往,我感到一种心情上的爽朗,意志上的激励。她与一般的老年人不同,她的独立性让我吃惊。76岁的高龄了,还一人从日本跑到中国厦门来学中文。作为一位老人,独自呆在陌生的地方生活,本身就不太容易,而她还努力成为了厦门某高校的留学生,每天拄着拐杖去学校听课。  相似文献   

15.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外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因此,“在军队里要讲信念,在人民中间,在青年中间,也要讲信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191页)小平同志这里讲的信念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仰。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而信仰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一、人的因素传入日本和人的因素研究在日本,使用“人的因素”这个术语已有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早在1920年,心理学研究所编辑的心理学杂志出版了一期《人的因素专辑》。1921年由田中编写的《作为效率研究的入的因素》是日本第一本关于人的因素的书。作者在书中讨论了提高效率、工作研究、疲劳以及关于人的动机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激励等等一些心理学问题。在日  相似文献   

17.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教育激励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育者,有时是学生家长,有时是教育组织机构。教育激励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即学生。教育激励的目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其二是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向健康的、积极的成长道路和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0,(7):49-51
说起上海浦东新区国君排球学校的校长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说起继郎平之后的中国国家女排队长李国君,凡曾见证过中国女排五连冠辉煌的人们,就很少有不知道的了。李国君从小就受到基督教的熏陶,她说:“圣经教会我做人的道理,让我不断鞭策、激励、省察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一、情景激励与随机升华效应。人的情绪不是垣常而是随机多变的。人们具有了关于某种道德要求的认识,但未必能甘心情愿地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同样,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中,就更需要有真挚热烈的感情。否则就不能自觉去履行义务。因情景的激励造成人的强烈的道德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20.
学分制下大学新生人际交往技巧训练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分制下大学新生人际交往技巧训练报告连淑芳(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1引言大学新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随着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和自我意识的日益强化,他们渴望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但是由于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