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音》2016,(6)
正本刊讯5月21日上午,为纪念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逝世16周年,由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主办的以"心中的朴老·眼中的太湖"为主题的"媒体朴老故乡行"启动仪式在太湖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约20家媒体的记者,及省市县相关领导、嘉宾60多人参加了活动。仪式之后,召开了"缅怀朴老座谈会"。与会媒体的代表表示,对赵朴初的研究是时代赋予  相似文献   

2.
这本书名说“太湖的儿子赵朴初”,是很对的。是太湖的山水,太湖的家庭、历史,孕育了赵朴初。没有这些,就不可能产生朴老这样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在赵朴初逝世周年之际,朴老的骨灰将撒向大海。根据朴老生前“不留骨灰”的遗愿和亲属们的心愿,6月2日,将朴老的骨灰撒在上海吴淞口海域的大海中。因为,上海是朴老年轻时长期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生前他对上海怀有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5月21日晚上7时的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了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逝世的消息,所有听到这一噩耗的佛教徒,无不为朴老离开了我们而悲拗。朴老毕生为国家为佛教,沤心沥血,功高须弥。朴老是我最崇敬的长者,早在四十年代初,我在上海佛学院读书的时候,一次去佛教净业社的香光堂,听一位意大利和尚的演讲,是年轻的赵朴初居士担任翻译,他英语流畅,佛学精通,翻译得十分圆满,赢得了我们听众的敬佩。他是爱国高僧圆瑛法师的在家弟子,和明■法师是师兄弟。圆、明、赵是当时中国佛教界的誓死抗日的民族志士。胜利后,他们对国民党的政治腐败和…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7,(11)
<正>(2017年11月15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今年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居士诞辰110周年,也是赵朴老亲自主持创建的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30周年。在这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宏伟庄严的灵山胜境,在灵山大佛的慈光普照下,隆重举行学术研讨会,缅怀赵朴老光辉的一生,研究探讨朴老精深广博的思想,继承朴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弘扬"人间佛教"思想、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佛教文化、推动佛  相似文献   

6.
黄夏年 《佛教文化》2000,(Z1):37-38
1999年5月21日晚 ,我和同道与几位台湾研究佛教学者一起在餐厅相聚。远方来客不亦乐乎 ,推杯把盏 ,谈笑风生。席间 ,一位朋友的手机响了起来 ,朋友走出包间到外面接电话。一会儿 ,原本满面春风的朋友再回来时脸色变得严肃了 ,他压低嗓门说 :“朴老刚去世了!”全桌人的谈笑声突然嘎地止住 ,空气仿佛凝固了 ,一桌美味佳肴已经变的没味了 ,很快大家就散场了 ,相互默默无言道别……“朴老” ,就是我们尊敬的赵朴初老人。他是著名的书法家、诗词作家 ,新中国一代宗教领袖。在宗教界 ,特别是在中国佛教界乃至世界佛教界里 ,“赵朴初”三个…  相似文献   

7.
赵朴初居士,人们尊称他朴老或赵朴老,他很喜爱诗歌。作为佛教居士,他对佛教诗歌十分重视。他曾撰文说:佛教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国诗坛中应占有一席之地。综观佛教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印度佛经韵文翻译而来,从翻译的角度去研究很有价值,也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古人是如何以他  相似文献   

8.
陈星桥 《法音》2004,(10):44-45
本刊讯10月4日至5日,赵朴初居士灵骨回乡树葬暨纪念朴老系列活动,在安徽省太湖县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丁光训专程前往太湖县,恭送赵朴初灵骨归葬故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系安徽省太湖县人。他一生情系桑梓,多次流露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和拳拳报答之心,并为家乡发展投入无限的关爱和支持。应家乡人民请求,经朴老夫人陈邦织女士的同意并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决定将朴老部分遗骨送回家乡树葬。10月4日早晨,中央统战部二局蒋坚永副局长、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王哲一副司长…  相似文献   

9.
我不是赵朴初研究的学者,虽然与朴老有过几次接触,但对他的生平及其思想了解甚少,但是有一个悬念一直困扰着我与迎江寺的老方丈皖峰法师,直到2002年月5月皖峰方丈圆寂之前,我们仍然无法解读那段耐人寻味的悬念。就在皖老圆寂后不久,一次偶然的采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22日清晨,当我从广播中听到赵朴老逝世的噩耗时,我以为听错了。因为一年多前,朴老曾在北京总医院接见过我们,当时朴老说话响亮,思维敏捷,身体硬朗。后来,听说朴老还到香港去了一次,应邀参加庆祝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活动。回京后,因劳累过度病倒,一度病危,但在医生的抢救下,转危为安,病情趋于稳定,正逐日见好。想不到朴老会这么快地走了。  朴老是《辞海》的编委,先后参与《辞海》试行本至《辞海》(99年版)各个版本的佛教条目的组织和修订工作;朴老还为我社《唐诗鉴赏辞典》等鉴赏辞典系列题写了书名,并将他唯…  相似文献   

11.
<正> 二○一○年五月十三日尊敬的朴老夫人陈邦织女士:各位法师、各位同仁: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北京广济寺隆重举行法会,纪念本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居士。不知不觉间,朴老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每次追思朴老的光辉业绩和深重恩德,都会使我们回忆起朴老那亲切慈祥的音容笑貌和高风亮节的精神境界。朴老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  相似文献   

12.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驾鹤仙逝,令全国佛教界人士及广大人民唏嘘感叹不已。赵朴初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宗教领袖、知识渊博的佛学家,而且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朴老生前两次到五台山,接见五台山僧众,作词歌咏五台山,为宣传五台山,弘扬佛教文化,多次挥毫作书,在五台山留下珍贵墨宝。五台山僧众深情地回忆往事,深感赵朴初先生始终情系五台山。  相似文献   

13.
赵朴初虽已远去,却音容笑貌宛在,哲人风范长存。记得他给人题字时常盖"无尽意"章,书斋取名"无尽意斋",自称"无尽意居士"。大家习称赵朴初为"朴老"。朴老不老,其意无尽。朴老说,"无尽意"出自《无尽意菩萨经》的"行愿,意无尽",乃悲愿无尽,智慧无尽。朴老是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1998年9月11日下午,新当选的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副会长张继禹、秘书长袁炳栋前往北京医院看望了年逾九旬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闵智亭会长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向朴老赠送了花篮,祝愿朴老健康长寿。张继禹副会长感谢赵朴初副主席对中国道教协会工作的支持。赵朴初副主席与中国道教协会领导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朴老博古通今,对佛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作了十分精辟的讲话。他说,可以这样讲,人类有了宗教,也就是文化的开始。道教是中国自己的宗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庄思想中有很多好的…  相似文献   

15.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魂兮无我,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朴老的遗书,我的思潮便随着朴老生死无惧的胸襟飘向无际的星空,朴老那慈祥安宁的面孔一次又一次地浮上脑海……  朴老走了,走在京城暑气渐近的那个下午,那日是小满。虽说人生无常。缘生缘灭,但我一直觉得象朴老这样的长者是应该永生的。老人走了,留下那么多未竟的遗愿,那么多宝贵的遗产,留存在世间的我们,只一味的“欲语泪先流”,似乎就不是一个正信佛子行为了,这样也有违朴老的谆谆诲勉。  在朴老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  相似文献   

16.
2000年6月17日上午 ,在北京启功先生的寓所 ,我们拜访了启功先生。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大家 ,与赵朴初先生相识相知多年。以下是本次访问记录。何 :首先感谢启功先生接受《佛教文化》杂志的采访。天气很热 ,先生微恙在身 ,实在不忍心前来搅扰 ,赵朴老过世之后 ,他老人家在当代文化知识界的老朋友象启老您、季羡林先生诸位一定都有纪念的话要说 ,我们杂志的读者也很想了解赵朴老在文化学术方面的交往情况———所以 ,我今天来想请教启老了。启老 :本来还有最后一面机会和朴老见面的 ,我的新书出版了 ,一直想送朴老 ,请他指教…  相似文献   

17.
释惟贤 《法音》2000,(8):7-8
5月21日,我正在北京中国佛协作出访尼泊尔的准备事宜,下午6时,惊闻朴老在医院示寂的消息,肝肠撕痛,难以自持;舵手顿失,四众同悲。 回首自己近20年中与朴老的的数十次面晤和多次书信往来,其音容笑貌历历在目,玑珠慧语记忆犹新。朴老一生探索真理,追求进步,悲智双运,爱国护教,以现世维摩,行菩萨圣道,无愧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全国各民族佛教徒敬爱的大德。 朴老具足正信,忠实维护三宝利益,并将此贯彻在他个人生活和参与集体生活之始终。每当他参加法会时,总是先礼让法师拈香而后自己继之,并要诵持《心经》,于后站…  相似文献   

18.
亿朴老     
提起朴老,对这一代伟大宗师,对他的千秋功业,实在是说不完、道不尽。因为他是无尽意菩萨,悲愿无尽,智慧无尽,无尽无尽,重重无尽;不可说,不可说,非言诠可说,实无可说,但又不得不说。国念股肱,教思领袖,人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说,追忆缅怀,寄托哀思。我从何说起,我只能从感恩知遇的因缘上说一说我的一点小小的不尽意思。 我认识朴老,可以说是比较早的。早在1952年,我当唐生智(孟潇)先生的秘书,随孟公来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常委会,当时陈铭枢(真如)先生就和朴老一起到北京饭店来拜会孟公,商谈筹备成立中国佛教协会的…  相似文献   

19.
在大别山南麓,流淌着一条小河,河流经一个小镇。小镇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那时,有一云游僧人,因迷恋于这里的美丽风光,在河边建起了一座廨院寺,河因而得名寺前河,镇也因而得名寺前镇。那里就是我的家乡,让我无限爱恋,还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们敬爱的赵朴初老先生,也就生长在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20.
圣辉 《法音》2001,(6):4-6
深受中国各民族佛教信众爱戴的赵朴初会长,离开我们转瞬就快一周年了。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与我们国家的上亿信众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赵朴初会长,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他并没有从我们中间离去,依旧时刻在关注着中国佛教事业,在关注着年轻一代的培养和成长。  事实上,中国佛教界年轻一代的成长历程,每一步都倾注着赵朴初会长的培养与爱护,每一位现在已经走上佛教界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同道,对此都会有深刻的体会。例如,学诚法师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典型,在他年方23岁之际,正是由于赵朴初会长的大力支持、圆拙老法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