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理学报》2006,38(1):157-157
2006年1月11日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曹日昌先生诞辰95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纪念曹日昌先生诞辰95周年暨《曹日昌心理学文选》出版座谈会”。会议于2005年12月27日上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业务楼举行。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教育分社社长刘立德主持。张侃理事长代表中国心理学会、杨玉芳所长代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先后讲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资深专家荆其诚、徐联仓等研究员,《曹日昌心理学文选》编者赵莉如研究员,北京大学沈德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人民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2.
刘立德  曾红梅 《心理科学》2006,29(1):254-254
2006年1月11日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曹日昌先生诞辰95周年纪念日。2005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纪念曹日昌先生诞辰95周年暨《曹日昌心理学文选》出版座谈会”。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教育分社社长刘立德主持。张侃理事长代表中国心理学会、杨玉芳所长代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先后讲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资深专家荆其诚、徐联仓等研究员,《曹日昌心理学文选》编者赵莉如研究员,北京大学沈德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助理魏运华博士等1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王恩洋先生是我国当代最著名的佛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关于对他的研究和介绍,因种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出现较为满意的结果。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他的学术成果还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笔者将近年来调查所得的有关王恩洋先生的著作出版目录予以介绍,由中可以看出王恩洋先生的学术成果,以及大致了解他的学术走向和重心,为全面了解其人其事作一铺垫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唐凯麟先生长期耕耘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等研究领域,他主编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丛书是其积极推进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唐凯麟先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来审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著书立说,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且影响深远的学术成果,原创性地建立了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相承接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贡献了学术智慧。唐凯麟先生所取得的成就是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不屈不挠的毅力孜孜求索的结果,他不懈奋斗的经历与卓越的学术贡献对深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教益与启迪。  相似文献   

5.
去年(1986)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专程前来上海参加纪念活动的客人中有日本中山寺的住持、八十二岁高龄的杉本勇乘法师。当他下机受到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的热诚欢迎时,激动不已。杉本法师是在一九三三年于内山书店与鲁迅相识的,几年的交往中,对鲁迅的学识和为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先生不仅学识渊博,文章犀利,而且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有一次,他送给海婴一  相似文献   

6.
梁思永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之一,他为我国的考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梁先生早年在国外研究考古学和人类学,1930年回国之后,参加了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的工作。他竭毕生精力于我国的考古事业,在1930—1937年间创造性地运用近代考古学方法,给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如此,在整理考古资料、编写发掘报告、学术研究等方面,梁先生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成果在梁先生对龙山文化发掘及研究等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31年梁先生主持了河南安阳后冈遗址的发  相似文献   

7.
郑立新 《法音》2002,(11):34-36
中国佛教界著名学者、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教授级研究员林子青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9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子青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佛教界的重大损失。从我个人来说,又失去了一位为我所敬重的朋友。人的生和死,本来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作为有深厚情谊的朋友,一方突然离开人世,另一方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我与子青先生同事数十年,彼此往来也较多,他的为人和学识,一向为我所敬仰。所以他的谢世,我感到痛惜和悲伤!子青先生,福建漳州人,生于1910年,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和咨议…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国著名回族和伊斯兰教学者、翻译家、教育工作者马坚先生归真40周年。马坚先生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发起人之一,是我国穆斯林杰出爱国人士,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今天,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召开座谈会,邀请各界人士、亲朋好友、后学,聚集一堂,缅怀马坚先生的嘉言懿行,追忆他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总结他的历史贡献,以激励后人、传承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9.
缅怀王孟扬先生杨琪王孟扬先生是我国文化教育界人士,原籍北京市,回族,笔名梦扬。1905年出生于北京牛街,1989年归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享年84岁。今天,在他归真六周年之际,特写此文,以示缅怀。孟扬先生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知识渊...  相似文献   

10.
钱学森先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他不仅为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思维科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首次提出创建思维科学,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张侃 《心理学报》2006,38(1):157-158
尊敬的心理学界的各位老前辈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仁,我是昨天晚上才知道要代表中国心理学会作一个发言,实际上我代表我自己已经准备了一个发言,我想把这两个发言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那是 1980年的事情 ,其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次派出他们的教授到伟大的理念论哲学的家乡———德国 ,这位教授就是王玖兴先生。王先生首先到美茵茨 ,以便了解康德研究的状况 ;然后再从美茵茨到慕尼黑。我与他约好 ,我在火车站接他 ,我手持一本红书在胸前 ,好让他能够认出我。我猜想 ,他会穿一身当时非常流行的蓝色制服。火车进站了 ,在众多的旅客中有一位中国先生向我走来 ,但他穿的却是一件欧洲式样的黑色大衣。他认出我来 ,并且笑着说 ,“你就像一个中共党员”。这样 ,我从一开始就对他抱有特别好感 ,我觉得 ,他对我…  相似文献   

13.
《Synthese》1938,3(1):506-512
  相似文献   

14.
J. Clay 《Synthese》1948,7(1):465-465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赵建永 《中国道教》2005,5(2):47-51
汤用彤(1893~1964),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校任教。1918年赴美留学,1922年于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等。1949年1月被推选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行校长之职。1951年10月至病逝任副校长,兼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一届委员、三届常委、全国人大一、二、三届代表。汤先生望重学林,被誉为“学界鼎杰”。他是当时最博学的学者之一,淹通经史子集,成为一代文化研究的宗师,在世界学术界享有崇高威望。其道教研究成果,亦常有论著称引①,只是尚无专文研讨。笔者协助汤…  相似文献   

19.
张晓鹏 《孔子研究》2020,(3):101-109
儒家伦理与传统史学,首先表现为经与史的关系。历代政治的兴衰是传统史学书写的主要内容,儒家政治与伦理一体,使得史学成为儒家伦理的载体。"经世致用"的特点和"历史审判"的功用也是伦理史学的重要成因。史学的伦理化导致了传统史学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矛盾,二者相互交融。1959年之"替曹操翻案"运动,使历史评价的标准由"道德评价"转向"事功评价",是新中国成立后挑战儒家伦理的典型事例。这一运动导致了历史与伦理的决裂,对儒家伦理史学的解构带来重要影响。今天,应当重视"史学伦理"的研究,重建历史与伦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威斯特福(Westphal)为美国福德姆大学(FordhamUniversity)知名教授,哈佛大学客座神学教授,美国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协会会长。2003年3月他来武汉大学时,笔者就宗教现象学问题对他进行了访谈,并得到武汉大学哲学系郝长迟博士的大力帮助。问:威斯特福教授,您因为宗教现象学的研究而在美国哲学界声名卓著。您已出版了两本宗教现象学的专著,一本是《上帝,罪过与死亡———一种生存论的宗教现象学》(God,GuiltandDeath—AnExistentialPhenomenologyofReligion),另一本是《怀疑与信仰:现代无神论的宗教应用》(SuspicionandFaith:TheRelig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