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说有一位信徒,当听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使馆以后,一面感到气愤,一面又大为不解。他去问牧师:“克林顿不是基督徒吗?他怎么可以干这样的事?”这反映出有些基督徒天真的想法,认为美国的执政者信基督教,其政府就应该会按基督教的道德原则来办事! 美国钱币上印有“In God we trust”(我们信靠上帝)字样,美国的执政者总统就职时要把手按在圣经上宣誓,可是这些是否就能说明,美国的执政者  相似文献   

2.
美国虽然把“我们信任上帝“印到了钱币上,但并没有法定的国教,不过绝大部分美国人都自称信仰基督教。盖洛普最新的民意调查表明,约85%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基督徒,包括  相似文献   

3.
《天风》1996,(10):16-18
7月23日至8月5日,正值炎炎夏日,酷暑难当的季节。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接待了来自美国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的访华代表团。代表团在该联合会总干事琼·坎布尔博士的率领下,一行13人访问了我上海、杭州、宜兴、南京、西安、北京等地教会。该代表团代表了美国基督教33个不同宗派的5000多万基督徒,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2020年美国大选是美国总统选举史上最富戏剧性的选举之一,两大党候选人不仅在政治立场、执政理念和行事风格上大相径庭,而且在宗教归属和宗教倾向上迥然不同。并不笃信宗教的特朗普是美国有史以来"最致力于吸引基督教福音派的总统",而在宗教右翼最聚焦的堕胎、性少数群体权利等议题上持自由派立场的拜登则以虔诚天主教徒著称。在本次大选中,2016年把特朗普送上总统宝座的基督教福音派以及各种宗教保守派的神奇不再,再度引起了关于基督教福音派在政治上走下坡路,甚至"白人基督教美国的终结"等话题。本文根据相关民调数据,对本次大选在宗教领域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进而讨论特朗普政府留下的"宗教遗产"以及大选后美国宗教政治的大致走向。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保守派是当今美国社会和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的一股政治力量,作为一种兼具宗教和政治成分的组织,基督教保守派宗教上笃信原教旨主义,政治上坚持保守主义,对有违上帝旨意的观念和行为深恶痛绝,对社会道德大滑坡现象心神不安。为了制止和扭转这一切,基督教保守派主张恢复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精神,鼓励教徒们争做"再生基督徒",并借助传播上帝福音拯救美国人目益走向堕落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上帝”是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经常提到的字眼。在美国这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难道还需要祈求神灵的保佑吗?如果不,那么美国总统为什么要这么讲?它的含义和寓意又是指什么?宗教对美国人的影响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历史文化之中,由来已久。当第一批移民踏上北美大陆的土地时,他们便以宗教为精神支柱,把自己思想中的命定论与开拓一个新世界的神圣计划结合在一起,在这里播下了美国“天赋使命”的种子。“上帝的选民”、“山巅之城”、“希望之乡”等说法便是他们在尘世履行上帝赋予他们的特殊使命的表述。美国学者耶奥舒亚·阿里利说:北美殖民…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13日至18日,应美国基督教国家长老会和洛杉矶恩典教会的邀请,以江苏省宗教局副局长顾传勇为团长的江苏省宗教工作交流团一行6人赴美进行工作访问。交流团一行在美国国会大厦与参议院院牧布莱科博士(Rev.Dr.Barry C.Black)进行了工作会谈;与国家长老会、恩典教会和华盛顿传承长老会先后3次开展讨论交流;现场观摩了国家长老会教堂的主日崇拜;参观了洛杉矶水晶大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交流团一行还应邀探访了9个基督教信徒的家庭,与美国普通的基督徒家庭进行了近距离接触。交流团成员根据在美期间的所见所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美国基督教教会工作进行了一些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美国资产阶级的报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鼓吹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的宣传。美国股票经纪人的机关报“华尔街日报”登载了以“美国新保守主义趋向”为题的文章。像“生活”杂志一类的刊物也都提出了美国需要“一剂保守主义良药”的说法。许多的历史家、哲学家、法律学家、社会学家用他们自己关于保守主义和保守主义趋向在美国生活中的作用这一类问题的文章,充斥美国的书籍市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他的竞选对手史蒂文森都公开表示他们对保守主义的同情。现代美国主要的保守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学生为对象,考察了网上基督教传播的基本情况,发现境外一些基督教组织和个人几乎利用了互联网所能利用的所有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创建基督教门户网站、设立基督教社区论坛、开辟基督徒博客空间、利用基督徒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四、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一)境外渗透加剧,危害我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同"三股势力"不代表广大穆斯林,境外渗透和非法违法活动也不代表我国广大基督徒。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境外利用基督教进行的渗透一刻也未停止过。特别是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从意识形态出发,加强了利用基督教进行的渗透,美国国务院的"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和"国际宗  相似文献   

11.
从近代到本世纪,美国的宗教自由保护从强调基督教之于美国社会的重要性转到立足宗教作为个人信仰的本质。建国阶段,国父们将基督教视为美国的立国基础,给予特殊的尊重和保护,基督教因此成为事实的国教。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国家不能持有特定的宗教立场乃至道德立场,宗教的特殊价值随之减弱,宗教本身也逐渐成为个人的选择。人们从个人信仰和个人选择的角度来认识宗教自由的价值,宗教自由逐渐从宗教的自由过渡到个人信仰的自由,隐私权的观念相应产生。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5,(4):F002-F003
中国基督教代表团于2005年2月2日-26日访问美国教会,为今秋即将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做前期准备。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执行副总干事陈美麟同工、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包佳源牧师等。访问期间曹牧师还应邀出席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总统早餐祈祷会,并在纽约圣约翰大教堂讲道。  相似文献   

13.
韦伯认为,新教伦理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信任。中国基督教的发展能否增加社会的普遍信任?本文利用2010年度的CGSS数据分析了基督教信仰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分析表明,与非基督徒一样,基督徒的人际信任也是建立在特定关系之上,呈现出一定的信任差序格局。与非基督徒相比,基督徒的普遍信任更低。回归分析表明基督教信仰对于普遍信任有显著性的负向影响,基督教信仰只是增加了基督徒的"教内信任",并没有提高基督徒对"教外人群"的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音思想产生于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对社会问题的反思,逐渐发展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神学思潮,并伴随而生相应的社会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福音思想经由海外传教运动入华,通过演讲布道、会议、文字出版物、基督徒知识分子间讨论等方式在中国基督教界广泛传播开来,推动着许多基督教团体和基督徒参与到社会改良活动中,对基督教在华传播和中国社会改良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刊载了中国基督徒的一个宣言:《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这是中国基督教历史上划时代的宣言。 宣言的目标,是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洋教面貌所引发的后果听决定的 在三自中“爱国”两字,体现了中国基督徒强烈的民族感与对新中国的社会责任感,使基督徒与人民融为一体。与此同时亦让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刚刚取得独立的国家的基督徒们,亲  相似文献   

16.
沈学彬 《天风》2018,(1):32-35
中国基督教经过了三自爱国运动,成为了中国基督徒自治、自养、自传的宗教团体,使得中国教会有了一个中国形象,使得基督教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面貌相称,使更多的中国人愿意了解基督教'有以告人的信息'。正如习仲勋同志于1986年对我国基督教领袖的肯定和鼓励:'基督教已成为我国基督徒自办的宗教事业,希望我国基督教界朋友们继续坚持三自爱国的正义立场。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无神论》2012,(3):65-F0003
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于歌著《美国的本质——基督新教支配的国家和外交》,打开了一扇认识美国的新窗口。世俗外壳下的基督教根底。美国的一些政要和重要的社会文化人,越来越鲜明地表示,美国是以宗教建国和立宪的。1998年10月美国总统颁布了《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表明美国已经公开以宗教信仰为价值尺度给全球各国立法;  相似文献   

18.
一.美国伊斯兰教的来源 说起美国与伊斯兰教,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至美国建国初期。北非穆斯林国家摩洛哥是第一个承认美国独立的国家。为此,美国与摩洛哥还签署了一份协议,在这份协议中杰斐逊总统明确表示美国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人基督教会见闻录孙家骥十年前,美国的华人基督教会还是以老一代华工移民及其后代和六、七十年代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的知识分子为主。从八十年代末开始,美国华人教会的成分开始发生变化。因为大陆新移民的比例迅速上升,在一些教会里,大陆移民基督徒占一半或一半以...  相似文献   

20.
闻道 《天风》2009,(4):25-25
基督教历来强调信心,在圣经里,在基督徒生活中,“信心”二字对每一个基督徒来说太熟悉不过了。圣经所提信心伟人有亚伯、以诺、挪亚、亚伯拉罕、约瑟、摩西等(参来11:),对基督徒而言,面对“信心”二字常常是信仰操练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