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世纪艺术一直以来被当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艺术形式,但纵观这一千年的历史,在建筑、壁画、镶嵌画和手抄本艺术中都有着极高的成就,而手抄本插图的发展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插图中对人物造型的刻画、极尽奢华的装饰语言、对空间透视的研究以及大胆浓烈的色彩的应用等等,成为当代插图可以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2.
从"体验经济"时代的包装设计出发,通过分析手绘插图设计的人文特性、审美特性和商业特性,研究手绘插图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可行性以及应用效果,探讨手绘插图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3.
通过平面化的空间、单一颜色的韵味和媒材的肌理效果这三个角度对插图叙事语言进行具体分析,可见版画语言在插图中的艺术魅力。以创作实践作品《百鸟衣》为例,从草图构思到木板雕刻,经过油墨印制到呈现出系列插图,这一完整的插图创作过程展示了版画语言在插图中的合理运用,同时也给予我们启示:用创造性的方式跟传统对话,开拓版画艺术创作的新领域,发挥传统版画语言在插图领域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幅优秀的书籍插图能钩起人们对书籍内容的好奇心,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文学书籍的插图绘制不能停留在看文识图上,而是要经过再创作,使其具有艺术的个性和感染力。插图的形式多样丰富,每位画者的插图都有自己风格,即使是同一文学作品,也会因为各个画家的艺术修养、对原著的理解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插图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插图,才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加充满想象力,也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5.
科普杂志目录编排效果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研究探讨了读者在阅读科普杂志目录时的眼动特征。实验仪器为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Model504型眼动仪。实验设计为2(插图颜色:彩色、黑白)×2(插图注解:有、无)×2(文字颜色:黑、蓝)。被试为大学生。研究发现:(1)被试对彩色插图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比黑白插图的多;(2)被试对有注解的插图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要比无注解插图的多。实验结果表明,所阅读目录中的信息量决定读者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6.
《蕾莉与马杰农》是波斯诗人内扎米《五部诗》中的爱情代表作,拥有丰富的插图手抄本。而这部作品借世俗爱情隐喻苏非神爱的思想不仅在文本中有所体现,在其插图抄本之中也得以呈现。本文以该作品15世纪的插图手抄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插图对于文本主题的选择,对构图、色彩及其他绘画元素的运用,来分析波斯细密画对文本故事及其苏非隐喻的呈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残本《永乐大典》辑录了《圣贤图像赞》和《庙学典礼本末》两书中的16幅圣贤肖像插图,前者插图摹自杭州孔庙石刻,后者插图成书于元末,应是孔庙中先儒造像的底本或摹本。两书中圣贤插图严肃雅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明清时期《圣贤像赞》、《历代古人像赞》、《圣庙祀典图考》等圣贤肖像书籍中人物基本造型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小学三,五年级学生阅读理解中插图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香  张必隐 《心理科学》1997,20(5):464-465
1问题的提出阅读中的单词识别、句子理解、语义分析等已有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研究.但是对课文结构、特别是对课文外在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插图作为课文外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国外大多数以连续课文为实验材料的研究者所得结论:插图对课文理解存在积极效应。但这些研究仅局限于插图对阅读理解产生什么效应的问题上,对于影响阅读理解中插图效应的有关因素缺乏综合性的考察。事实表明,插图与课文之间的相关关系、材料的难度、读者的水平、阅读过程中的自我监控策略以及考察的指标等都是影响阅读理解中…  相似文献   

9.
48名 1 3岁中学生被分为高低两种学习能力 ,每种被试又被分成两组分别学习配有两种插图 (多媒体静态插图和多媒体互动插图 )的一篇生物说明文 ,结果表明 :( 1 )在重在考查插图加工水平的图片测验上 ,学习能力和插图类型主效应均显著 ,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 2 )在重在考查文图整合加工水平的文字测验上 ,学习能力和插图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即只有当学习能力高时 ,两种插图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3 )在被试的填图过程中 ,被试的尝试次数与其插图加工时间及学习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这说明 ,多媒体互动插图可促进所有被试对插图的加工 ,但只能促进学习能力高者对图文的整合加工 ,而且多媒体互动插图对学习的促进效果与被试加工插图时的实际加工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阅读插图文章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利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6,29(3):593-596,562
选择33名视力正常的二年级大学生,用眼动仪记录他们阅读不同难度的无插图、黑白插图、彩色插图的文章时的眼动过程。结果发现:1、对于不同呈现方式文章的阅读,从阅读指标看:彩色插图组显著优于无插图组;从眼动指标看:在本研究中表现为彩色插图组的注视次数明显低于无插图组,而眼跳距离小于无插图组。2、材料难度对大学生的眼动模式有一定的影响,在本研究中主要表现为注视次数、回视次数有显著差异,阅读指标也表现出显著差异,都是易材料组优于难材料组。3、无论阅读指标还是眼动指标,在本研究中黑白插图的效果都不好。  相似文献   

11.
原型表征对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发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2个科学发明创造问题为实验材料, 采用“学习8个原型-测试8个问题”的两阶段实验范式, 通过操纵原型学习条件(是否有标识或插图)考察了原型的知识表征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启发效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1)标识对原型的激活率在无插图水平上有显著影响, 有标识比无标识原型的激活率更高, 在有插图水平上无显著影响; 插图对原型的激活率有显著影响, 有插图比无插图原型的激活率更高。2)标识和插图都对问题解决的正确率有显著影响, 有标识比无标识正确率更高, 有插图比无插图正确率更高。3)标识和插图在原型激活率和问题解决正确率上都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反映出原型启发的思维过程是复杂的, 表现出灵活性、经济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插图在说明文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宝霞  张厚粲  舒华 《心理学报》1996,29(2):154-159
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插图对说明文阅读理解的影响。实验中使用移动窗口技术对阅读过程中插图的作用进行探讨,并考察空间想象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插图可以改进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2.插图可以帮助读者建立文章所描述物体的参照表征,在建立参照表征的过程中,插图有利于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有关参照表征信息的整合;3.插图有助于空间想象能力低的读者理解重要概念以及整合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与音乐相同的是,插图艺术同样在赏析层面上不存在国界上的差别,从视觉的角度上来欣赏插图艺术,能够以感受、享受与接受三个方式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插图艺术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言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从插图艺术中看到城市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文化的传承轨迹,并且插图艺术还能够以视觉语言效果作为社会发展变迁的传播媒介。研究目的在于对插图艺术的视觉语言效果进行探究,在分析插图艺术的文化内涵以及创作方法之后,从视觉语言效果的角度对插图艺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插图效果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韩玉昌  任桂琴 《心理学报》2003,35(6):818-822
采用2×3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使用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ASL)生产的EVM3200型眼动仪,对小学一年级学生阅读配有不同背景插图应用题的阅读理解指标和眼动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无论应用题难易,学生对有背景插图的阅读理解优于对无背景插图的理解;复杂的插图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较难应用题;简单的插图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较容易应用题;眼动实验结果表明,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插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曹英 《美与时代》2014,(6):73-73
版画插图是视觉艺术中信息传达的基础表现形式,是使用寓意更明确、形象更直观的非语言的图形形象传达信息,以此达到心与心交流的目的。提及版画插图艺术,人们总是习惯性和书籍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版画插图艺术数字化应用的迅速发展,版画插图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书籍,而是被广泛应用到数字信息领域,从而体现了版画插图艺术的数字化应用。  相似文献   

16.
乌日切夫 《世界宗教研究》2015,(2):54-59,206,208
蒙古族佛教版画的图像研究目前在国内研究还很薄弱。蒙古文《甘珠尔》的插图版画作为清代蒙古族佛经版画最主要的一部分,一直为国内蒙古学界、宗教学界以及版画研究界所忽略。作者近几年主要从事蒙古族佛教版画尤其是蒙古文《甘珠尔》插图版画的研究,对国内现存的北京朱砂版蒙古文《甘珠尔》的各个版本进行调查研究并有一些重要的发现。本文直接确定了所有蒙古文《甘珠尔》的绘制佛像插图形式、内容和风格,认为蒙古文《甘珠尔》插图形式和装饰风格也深刻影响了清代蒙古、满、藏文佛经插图和装饰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代几大佛像集和《造像度量经》。本文主要介绍蒙古文《甘珠尔》及其插图概况、它的版印插图的发现的过程。分析蒙古文《甘珠尔》插图版画图像渊源以及插图版画的艺术风格对清代造像艺术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包装插图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拥有不同文化、消费观的大众的需求在发生着改变,包装插图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也在不断丰富,从不同角度研究包装插图的现代艺术特征,其意义更多地在于让人们及时了解和把握其包装插图发展的现状和规律,把握好现代包装插图的创作方向,为正在探索和实践的设计师们提供一个开阔思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北宋末成书、南宋初刊行的《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像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但通行的《大正藏》本《图赞》第11、14两参的插图发生了颠倒。参核图像特征和《华严经》可知,《图赞》的另外11幅插图也发生了错位。以《图赞》为底本绘制的明初太原崇善寺壁画的作者意识到了插图存在问题,但并未意识到问题不在插图本身,而在插图顺序错位,因而仅做了有限的修订。插图错位是由于编印过程中编辑者对各善知识的形象认识不够深入而造成的。元至明初《图赞》曾十分流行,但到明末清初时仅有文字部分流传,插图可能于此时在国内失传。  相似文献   

19.
通过48名13岁被试之间的对比实验,考察插图类型是否影响能力高低两种被试建构有关食物链知识的意义。结果表明,(1)基于计算机的插图工具下的测验得分显著高于预置插图;(2)学习能力高者的测验得分显著高于学习能力低者;(3)插图类型与学习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欢 《美与时代》2014,(7):90-91
插图设计是伴随着人类文化和艺术的诞生而出现的,它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而这一特点在插图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可以说民族的,本土的艺术文化特点极大的推动了插图的发展,同时插图也极大的保存和发扬了民族的本土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