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沈德立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7,30(2):258-263
本文探讨了心理学研究工具的几个侧面:在心理学研究工具的界定问题上,心理学科同时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的学科特殊性,造成了心理学研究工具的多样化,应以一种更宽广的视角来界定心理学研究工具;在心理学研究工具的价值上,本文探讨了研究工具与心理学理论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理论假设会对工具使用过程造成影响,而工具的使用和发展对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心理学研究工具的发展趋势上,在部分科研工具的高端化和精密化的同时,教学演示工具、学生实验仪器、心理测验、心理康复与心理治疗工具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心理学研究的新工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文章介绍了基于互联网的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分析了这种新研究工具的优点,如更高的效度,多样化的被试,操作更方便更高效,费用更低廉等。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新研究工具的局限性,如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控制不够严格等。但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工具,互联网应该得到心理学工作者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的心理学研究是近年西方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章对心理学参与公共政策研究的源起,美国心理学公共政策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行了分析,并对公共政策的心理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与体系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莫雷  王瑞明  陈彩琦  温红博 《心理科学》2006,29(5):1026-1030
心理学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当前,心理学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心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相关论文和教材很多。本文首先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概述,重点指出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构建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中定量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单志艳  孟庆茂 《心理科学》2002,25(4):466-467,471
在心理学中,定量研究指基于理性和逻辑之上、借助数学工具而实现的研究方法。众所周知,量化是心理学研究科学化的重要标志。自冯特于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之后,100多年来心理学在实证主义的指引下,以客观性、系统性和可验证性作为科学研究的标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定量研究也成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实质上是指动物个性研究。文章首先探讨了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并就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对当代个性心理学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实证主义问题是影响我国心理学全局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文章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实证主义内涵、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3个方面,对我国心理学界20余年有关实证主义的课题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概括,并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谈了作者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科学思维的心理学研究起源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传统,在最近三十年不断拓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在科学思维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框架和模型的变化;进而阐述了近来科学思维研究所使用的典型实验范式;最后从发展、个体差异、专家新手比较以及教学干预这四个角度综述了近来一些科学思维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探讨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心理学本土化兴起的原因,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关于心理学本土化和本土心理学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心理学本土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2003-2004年,中国学术理论界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心理学这门在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合点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两年间发表的心理学论文和出版的心理学著作中,有些心理学学者针对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基本上按照西方心理学的模式发展的倾向,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心理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和方法论指导原则,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在心理学哲学基本理论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有现实意义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1.
论心理学术语翻译的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荷永 《心理学报》1996,29(4):425-430
心理学专业术语翻译的标准化,是心理学史和理论心理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它对于我们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心理学的国际间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标准化是科学化的前提,也是学科成熟,或学科现代化的标志。作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意见,以便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What roles have instruments played in psycholog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How have instruments affected the dynamics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with what possibilities and limits? What is the psychological instrumen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nceptual foundation for specific case studies concerning such questions. The discussion begins by challenging widely accepted assumptions about the subject and analyzing the general relations between scientific experimentation and the uses of instruments in psychology. Building on this analysis, a deliberately inclusive definition of what constitutes a psychological instrument is proposed. The discussion then takes up the relation between instrumentation and theories and differentiates in greater detail the roles instruments have had over the course of psychology's history. Finally, the authors offer an approach to evaluating th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instruments in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解军 《心理学探新》2001,21(1):49-5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新时代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他们的心理特点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大学新生与毕业生的心理需求不同,所产生的心理障碍也不同,但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们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概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患者合并心理障碍的较高发生率以及心理障碍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PCI 术前术后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原因、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强调心内科医生应及时识别 PCI 术前术后患者出现的心理障碍,并以“双心医学”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精神医学及心血管专科医学治疗,同时对心血管专科医学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冠心病 PCI 患者,进行相关的鉴别诊断后也要进行心理精神医学的诊断和治疗,以便有利于 PCI 术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李庆安 《心理科学》2016,39(2):497-511
以邓小平等29位中外杰出人物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32本传记为编码材料,以《论语管理素质编码手册》为工具,针对中外杰出人物儒家心理资产和债务的结构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外杰出人物的儒家心理资产结构中,明、语、功、友、劳、政和变的品质为七种关键品质;在中外杰出人物儒家心理债务的结构中,恶见、疑、瞋、慢、痴和贪的品质为六种核心品质。前者与道家智慧存在神秘的对应关系,后者与佛家智慧存在神秘的对应关系。基于该系列研究,修正了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人格五因素理论,提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格理论——中国人格模型,提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机理论——关键需要理论。  相似文献   

16.
韩黎  张妍  郑涌 《心理学探新》2012,32(3):195-198
随着对个体心理复原力研究不断深入,文化作为影响个体心理复原力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者在厘清文化与复原力之间的关系后,尝试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文化精神引入到个体心理复原力发展的过程中,为个体心理复原力的研究贡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任亚辉  陈欣 《心理学探新》2007,27(2):12-15,27
作为我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先行者,潘菽有关心理学基本问题的论断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从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界定、心理学的实践性特征分析以及“有中国特色”心理学体系的建构三个方面,对潘菽心理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历史贡献加以阐述,以期对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变性术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性术后的患者是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心理问题非常突出,它是生理、个人、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因此,通过社会、家庭及个体的共同努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个体心理模式,稳定其心理状态,可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这对于变性手术的成功和帮助变性后患者重新走向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体心理学是俄罗斯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在个体心理发展方面,俄罗斯主体心理学认为,主体积极性是影响心理发展的第三因素;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是心理发展的机制,其中主体起主要作用;根据主体性发展的水平可以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9个阶段。文章认为俊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也是当今心理学舞台上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对于它的出现,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心理学革命或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该文仔细分析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并对心理学发展中的革命性和非革命性变化的特点做了概括,最终得出结论:积极心理学从目前来看不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其本身并不存在研究范式上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