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中国文学史上,陆游是一位非常热衷诗歌创作的爱国诗人,他曾自称在"六十年间万首诗"。在诗人数以万计的诗作中,我们发现诗人的很多咏物诗多以梅花为意象,在诗中,他或抒发喜爱惆怅之情,或表达个人爱国之志,或说明客观事理,称得上是句句系梅,处处写己。  相似文献   

2.
四滴水     
某诗人梦中得一佳句,吟与别人听,都夸:“好诗好诗!”这句好诗迅速传播。以后每逢聚会,他便被隆重推出:“这是诗人某某,曾有佳句‘某某某某某’传世!”“哦”,人们作大悟状,纷纷与其拍照合影,留作纪念。诗人名声远播。  相似文献   

3.
杨万里(1124—1206年)是南宋初年著名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四大家。过去,一般只把他作为诗人看待而忽略了他在哲学方面的成就。实际上,他是一位学识广博的学者。后世有人把他列为道学家,但他和当时不识时务的皓首于名物、章句而自命清高的儒者不同,也和空谈性命、不务实际而自诩继“道统”的理学家不同。政治上,他有满腔忧国忧  相似文献   

4.
等我一分钟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老学庵”。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以此激励自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5.
慧眼识数     
周剑 《思维与智慧》2001,(11):24-24
唐代诗人骆宾王喜欢以数入诗,得了个“算博士”的雅号,他的名句“春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为人称道。郑板桥《题竹》:“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疏疏朗朗,何必重重叠叠?”此诗道破了绘画的奥妙,同时也是吟诗作文的一条艺术规律,含蕴颇深。明代才子祝枝山在元宵节之夜上街看花灯,好友周文宾男扮女装陪同前往。兵部尚书的儿子王老虎看中了周文宾这位“美人”,仗势将其绑架至王府,就要成亲。周文宾死活不肯,王家只好暂将其安排在王老虎的妹妹王秀英的闺房歇息。当夜王秀英得知这“嫂子”原来是一位英俊男儿,一见…  相似文献   

6.
一分的价值     
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痛。有一次,几位文友在恭维我发表的一篇杂文。没想儿子在旁边插嘴说:“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着很多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一直是中西学界瞩目的焦点。他既是哲人,也是诗人;他既反诗,又引诗;既把诗人逐出美好城邦,又允许城邦容纳有德性的诗人。他的双重身份和对待诗人的矛盾态度使得“诗学问题”的讨论困难重重。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人物在进入中国的语境时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对他的接受和研究也几经沉浮,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木匠和绅士     
英国诗人乔治·莫瑞是一位木匠的儿子。他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这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很少见的。一个纨绔子弟与乔治·莫瑞在一沙龙相遇。这人对乔治非常嫉妒,想要中伤他,于是,就高声问道:“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诗人回答:“是的。”“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乔治微笑着很礼貌地回答:“对不起,那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了?”“是的。”这位贵族子弟傲气十足地  相似文献   

9.
姜玉敏 《天风》2004,(5):27-30
“在古希腊传说里,人间最早的诗人是神的儿子。诗人是了不起的,荷马经常用于形容诗人的一个分量不轻的赞词是theios,即‘神一样的’。一般来说,只有王者、先知、祭司和诗人才有幸接受此类赞誉。” 诗歌是希伯来诗人诗情的艺术体现,而智慧书中的《诗篇》和《雅歌》又是希伯来民族诗歌中的宗教诗和田园诗的精粹。希伯来诗歌对其民族的人格塑造  相似文献   

10.
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疼。有一次,几位文友来家里玩,谈话中恭维起我刚发表的一篇小说。没想到儿子在旁边插嘴说:“这有什么?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当天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很多缺点,水平在一般偏下,我还是给了儿子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儿子一见,竟高兴地笑出声来,这是他小学五年级来作文得到的最高分。高兴之余,他又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不给我打100分呢?”我给他指出几个错误的标点…  相似文献   

11.
诗歌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精神的艺术。诗歌作为时代的号角、人类的良心、的艺术形式,仅有对历史的怀疑、对文明的批判、对人性的分析、对人类文化的全面清理和消解,仍是不够的,一个真正的诗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在于,他必须以自己潜心不懈的写作重构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精神的王国、一个超乎现实之上的伟大幻象。所以,一个伟大的诗人必定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创世者、受难者,一个创造历史和人类美好未来的战士。《山和海》就是这样的诗,其作者陈敬容也正是这样的诗人。《山和海》是“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的代表作之一。“九叶派”(…  相似文献   

12.
倪光道 《天风》2006,(20):8-10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诗42:5)。经文:诗42:5、11;43:5诗篇42篇、43篇,都是流亡异乡者的祷告,称为“求告诗”。我们虽然不像诗人那样流亡异乡,但我们的心路历程与诗人的经历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们今天读这两首诗,会有感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主教》2002,(3):4-6
在天主教信仰的奥迹中,除了天主圣三(三位一体)的奥迹外,“圣子降生成人”的奥迹相信是最深奥莫测的奥迹了! 这奥迹告诉我们:天主圣子按照天父的奇妙计划,在圣母胎中藉圣神的庇荫成孕育人时,他的天主性与他成孕时所取纳的人性,结合在天主圣子的同一“位格”(Persona)内,使由圣母而诞生的耶稣基督是“天主的儿子”(路一35),同时也是“玛利亚的 儿子”(谷六3),换言之,是真天主,也  相似文献   

14.
云龙 《哲学动态》2023,(8):60-70
先秦儒家、道家哲学依“存在实现论”的个性特质,孕育出一种不同于西方哲学知识论意义上的原初“物”论论域。此论域可用《周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一语来标示。它揭示出万物的成就与实现方式乃是在天人相通、互为中介的关联中达成的。此一原初“物”论论域规定了,“物”在本原上并不是外于人的现成对象,而是经由人之修为工夫所转出的整体性的境域显象。儒家、道家哲学中的为学工夫论与境界论由此被收摄其中。在修为工夫方面,儒家、道家两家工夫的具体进路虽有所不同,但最终都落实为“复”“反”“归”“止”的“曲成”工夫。循此修为工夫,“曲成万物”最终指向一个“人”“物”各成其所是而又“独”立超越的“道”境:一方面它是“人”之“道”,是经由“人”“物”相接的修为工夫所转出的人格气象境界;另一方面它又是“物”之“道”,是“物”自身的本真成就与开显。先秦儒家、道家哲学“合外内”“一天人”的精神特质在此独立超越的道境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思维没有固定的方式,尤其是名人的思维方式往往同他们的怪僻行为密切相关.这里辑录了二十位古今中外的名人,他们怪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伟大的创造力,这对于我们是会有启迪的.唐代诗人王勃,是在睡觉中构思诗文的.他称此为“打腹稿”.诗仙李白,他的思维离不开美酒,一边饮酒,一边构思美妙的诗句.诗人贾岛,常骑在驴背上构思,行途的颠簸使他诗思如泉而涌.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喜欢在上厕所之际思考问题,他以为此时的头脑特别清醒.诗人扬大年,善于一边下棋,一边构思,他认为,棋声之中妙诗生.文学家苏东坡,常在竹子下思考,他所居之处必有竹子,他将竹子视为灵感的伙伴.有其诗为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相似文献   

16.
孟子的“养气”工夫,自二程提倡以来,便成为理学的核心话题之一。朱子老师李延平的独到理解丰富和发展了这个话题。他极为突出养“夜气”的地位,而对“浩然之气”采取回避的态度。在他那里,“浩然之气”和“夜气”虽然都是人体内生之气经过义理规范、调顺出来的结果,但有着明显的区别:“浩然之气”是实践主体在“养勇”、应事的情境中出现,带着外发、刚硬的色彩;而“夜气”是学者明显思维、情感活动停息后自然呈现出来的,更具内敛涵养生发的品格。虽然“养夜气”、“体验未发”两项工夫相近,但前者更方便初学者下手。这正是延平主动引导朱子从事“养夜气”工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文学史上尊唐朝诗人王维为“诗佛”,他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汪勃呈 《天风》2023,(9):18-19
<正>经文:诗42∶11“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赞他。他是我脸上的光荣,是我的神。”(诗42∶11)《诗篇》卷二记载了流亡异乡者的祷告,诗人在异国他乡过着极为痛苦的生活,以致他在祷告中两次感叹:“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参诗42∶5、11)诗人出现了负面情绪,使他对眼前的际遇提出了质问。许多时候,情绪会误导我们的行为,负面情绪一旦筑成营垒,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诗歌数量最多的一个,他曾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闲适诗是其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型,他在《与元九书》中写道:“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淡而词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表明他自己对于时人并不重视的闲适诗十分珍视。白居易“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诗歌琴酒乐其志。”他受这三种思潮影响都很深。白居易自称“予栖心释梵,浪迹老庄”,他师傅是中唐禅宗高僧佛光如满和尚,曾于香山“结香火社”。白…  相似文献   

20.
在唐代诗坛上, 王维素有“诗佛”之称。在盛唐时期,他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鼎足而三。他多才多艺,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还通晓音乐,又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这多方面的才能、教养使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