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从1958年直至他的逝世,一直都在致力于对于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修护。这一修护涉及人民公社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等内容,也涉及人民公社的产业发展。修护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试错与提炼的曲折过程。它是理解毛泽东农治思想与实践的一份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及基本核算单位,经历了从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和大集体所有制,到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再到生产小队的部分所有制,最后到以生产小队(又称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演变历程.总的趋势是一次比一次更朝着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因而更代表群众利益的方向前进.毛泽东在这个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既要承认毛泽东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犯了严重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也要看到毛泽东为纠正实际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而作出的艰辛努力和重要贡献.力求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建国后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及基本核算单位,经历了从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和大集体所有制,到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再到生产小队的部分所有制,最后到以生产小队(又称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演变历程。总的趋势是一次比一次更朝着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因而更代表群众利益的方向前进。毛泽东在这个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既要承认毛泽东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犯了严重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也要看到毛泽东为纠正实际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而作出的艰辛努力和重要贡献。力求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建国后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集政治经济功能于一体、承载着多业并举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之重任的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存续了二十余年,对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然而最终走向了终结.对此,学界看法众说纷纭.本文作者看来,影响并导致人民公社的最终消解,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公社的"去工业化"并"去商业化";同时,公社体制内的行政权力机制存在着缺陷,人民公社干部素质和能力与对其要求之间的差距,以及大规模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监督困难与激励不足,也是公社消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社制度内涵及其反思——以现代性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性视角来看,人民公社制度是毛泽东为解决中国农村和农民尽快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次全方位探索和实践.它源起于新中国对于工业化路径的选择,采取了"政社合一"的制度模式,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约束和实施机制.尽管它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却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楔入口.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进行了许多类型的革命,像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民族革命等,而所有这些革命,无不具有一种强烈的共同指向:人的精神价值追求远远高于物质的享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泽东一生的革命,最终落实到价值理想的层面,就是重构道德伦理,塑造“共产主义新人”,创造出一个“遍地英雄下夕烟”、“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7.
"去工业化"与人民公社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民公社承载着组织农村工业化之重任,普遍试办社队工业企业、就地转移劳动力、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是人民公社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题中之意.然而1962的政策大调整将其"去工业化"之后,人民公社被归结为一种纯农组织而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并由此开始陷入困境而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8.
杨楹 《哲学研究》2012,(2):9-12
<正>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自由理念、人道原则和解放逻辑等置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系格局、生活自身的辩证历程中考量,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哲学的最高价值诉求乃是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相似文献   

9.
10.
毛泽东与文艺知识分子的价值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文艺知识分子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大众意识的强调与文艺知识分子的精英情结、为政治服务的要求与文艺知识分子的艺术性追求、思想改造与文艺知识分子的自由心性三个方面的冲突和对立。毛泽东和文艺知识分子常常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东西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这正是造成毛泽东时代文艺领域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近期,我的硕士生导师给我推荐了很多本有关乡村治理研究的好书,张乐天的《告别理想一人民公社制度研究》就是其中一本。本文主要从“外部冲击——村落传统的互动模式”、对历史人类学的认识及对作者研究细节的若干启示三个方面浅谈自己读完此书后的感受。我想这本书中所呈现的人民公社制度是值得我们进行反思的,但书中所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作为一名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生,更应该注意这些理论方法的总结,并思考怎样把这些理论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研究中。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自己相关知识的缺乏和视野的狭窄,我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谊多读类似的好书,多多思考问题,多练笔,勤写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讲述毛泽东的政治生涯开始,涵盖了他漫长人生的前半生.在本文所涵盖的时期结束时,毛泽东成为了党的余部的领导人,这时党刚刚从第二次几近灭绝的大围剿中幸存下来,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和中国西北的人民群众,乃至应对来自日本的新威胁.因此,只有作为毛泽东后期生涯的序幕时,"早期毛泽东"看起来才有吸引力——这个时期,他正等待时机登上历史舞台.然而,毛泽东对中国农村革命的成功领导并非由偶然性或者深层的历史进程所决定.从本质上讲,毛泽东政治思想基础是在1937年打下的.虽然1937年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农村阶级斗争,而是抗日战争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巩固,但是农村革命再次成为1945年至1949年与国民党之间的国内战争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之一,是我党历来的指导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进步的坚实保证。本文立足于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历史渊源以及毛泽东个人的成长经历两个维度对“实事求是”思想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4.
宋婕 《现代哲学》2013,(1):42-53
文化的“革命”,是贯穿毛泽东一生思想与实践的核心内容,毛泽东的文化革命所要做的,首先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化权利立场,将文化的话语权归还大众,从而实现文化权利的颠覆式重构.  相似文献   

15.
杨东 《现代哲学》2016,(6):28-35
毛泽东话语中的“抗日战争”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僵化概念,而是根据时局的变化和各个阶段不同的历史任务,体现着极为灵活的动态特征,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语境,彰显着鲜明的话语意图。战前,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话语表达,多半呈现的是“以言指事”的情状;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推动了“抗日战争”这一概念向纵深方向扩展;抗战后期,毛泽东话语中的“抗日战争”,则是在力保抗战最终胜利的基础上,将这一概念集中到战后中共的发展道路和前途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从幼年起,就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仅从他“妙对”受称赞这个侧面,亦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8,(2):82-89
后真相的本质是情感与信念优于事实真相,甚至屏蔽和取代事实真相。基于个人情感和信念的网络意识形态诉求与纷争具有了新形式、新内容、新特征。在网络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格局形成并固化的情况下,意识形态的诉求与纷争已经成为重要趋向。网络意识形态的诉求与纷争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超稳定性;既具有平面性,又具有纵向性。网络上存在着多少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之间就有多少诉求与纷争,这对政治发展既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影响。基于个人情感和信念的网络意识形态诉求与纷争使公权力逐渐变得文明化、理性化、法治化、公平化、透明化,使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动态性、包容性、开放性和整合性,同时也使公权力行使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是一个仍需学界进一步言说的严肃话题。本刊本期推出的三篇文章,属于对关于毛泽东的同一个问题的争论。显然,作者之间是有着十分不同的视角的,其所依据的资料也并非完全准确可靠,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更非我们所认同,甚至某些是我们所反对的。但从总体上看,文章均属学术研究的范畴。把它们介绍给读者,目的在于为国内学者的研究提供不同的学术资源。相信读者对其观点是能够加以判别与鉴定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廉,在古汉语中的本义是指"堂之边"或"厅堂上方有棱角的横梁"。《仪礼.乡饮酒礼》曰:"设席于堂廉,东上。"郑玄注曰:"侧边曰廉"。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肯定了"廉"为"堂之边"或"厅堂上方有棱角的横梁"之说法。其中曰:"堂之边曰廉"、"堂边皆如其高"、"廉远地则堂高,廉近地则堂卑"、"堂边有隅有棱,故曰廉"。又曰:"廉之言敛也"、"廉,隅也;又曰廉,棱也。引申之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革命",既是一场驱动着古老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卓绝的努力,同时又强烈地体现出对于"现代性"弊端进行反拨的价值维度:针对现代性过程极易产生的官僚主义政治体制的弊端,他试图通过一场全方位的文化大革命实现权力重组,以巩固其人民民主的政治体制;针对现代性过程中所带来的片面的发展主义的经济模式,他试图通过"抓革命、促生产"来寻找一个"发展"和"公正"的结合点;针对现代性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精英主义倾向,他试图通过对知识分子再教育来破解精英与大众的对立这一历史性难题。在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致力于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弊端,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现代化方案,成为毛泽东"革命"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