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仁贵 《学海》2014,(3):188-194
纳粹大屠杀作为犹太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民族浩劫,以色列建国后对其进行政治化的控制、管理与运用,在时间上的突出表现就是将其设定为国家纪念节日。当然,它的确立过程漫长,在日期与名称问题上各个阵营有不同提议乃至分歧,中间又几经更迭,直到1959年才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最终将尼散月27日确定为纳粹大屠杀与英雄主义纪念日。本文以这一历史事件为例,剖析以色列建国初期国家建构与社会化进程中,通过对大屠杀创伤记忆赋予英雄主义的价值内涵,把新到的流散犹太人整合进现代国家的政治认同之中。  相似文献   

2.
本从分析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灭绝种族的排犹主义及纳粹大屠杀的集体心理根源进行了分析,旨在从人性的阴影和邪恶问题的角度对这段惨痛的历史做一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温立峰 《学海》2005,(6):202-204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在世界各国以各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之际,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和伦敦犹太文化中心于2005年8月7-11日共同在南京大学召开了“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国际研讨会”,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了二战期间发生在欧洲和亚洲两地、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两大惨剧。国内学者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中国对日受害索赔诉讼代表团、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若干著名高校。国外学者主要来自著名研究纳粹屠犹机构和纪念…  相似文献   

4.
梵蒂冈对于纳粹大屠杀的反应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在"二战"期间,教廷从未公开谴责德国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这一史实被后人称作"庇护十二世的沉默",构成了相关争议的源头。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有了全新进展,逐步摆脱了单纯的是非之争,揭示出更为复杂的历史图景。通过评述三部代表性著作,本文予以总结:大屠杀期间的梵蒂冈处于"生存危机"与"道德困境"的二元张力之中,必须以此为前提方可深入理解教廷的"沉默动机"。  相似文献   

5.
试论死亡的本质及死亡态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死亡的最高解释应当是一种哲学的解释,而医学认定的死亡可以纳入这种解释。死亡是个体人与社会关系不可逆转的脱离和中断。本质不能直接取代标准,但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标准来揭示。因此,探讨和建立死亡的标准仍然最具实际意义,但必须统驭在对死亡本质的认识之下。  相似文献   

6.
论死亡作用于生存状态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作用于生存状态是死亡的意义所在。海德格尔指出:“死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须从生存论上加以领会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意义与众不同,还有待进一步予以界说。”(海德格尔,第289页)我们在这里所领会的死亡的意义,主要不是从生理学生物学的角度,而是从生存论或生存状态的角度。对死亡意义的生存论分析有一种学理上的优先性。什么叫做人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即本人或他人的在世方式。不同的思想意识可能形成不同的在世方式,如儒家影响下的入世方式、道家影响下的出世方式等。无论哪种在世方式,都会深深地受到死亡的制约。因此,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齐格蒙特·鲍曼通过对社会学家极少关注的大屠杀现象的研究对社会学的去从予以追问.鲍曼指出,正是现代文明而非原始野蛮参与了大屠杀的暴虐.对于大屠杀中遍及各处的道德盲视,社会学家必须表达他们的声音,并将道德问题重新引入社会学.但鲍曼对道德性质的理解和对道德盲视的忧虑却欠缺社会性与政治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死亡的思考,从古到今绵延不绝。在海德格尔之前关于死亡的种种思考中,不乏许多精辟的见解和深刻的论述。但这些不是以实用就是以教化为指归的思考,无法透入产生并支配这些思考的“形而上”的根处。无论死亡被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或一种生理现象,还是被阐释为一种社会现象或一种超验的彼岸现象,其理解和阐释的本质依据都在于:死亡不在场;更确切点说,一切理解和阐释都奠基于“将来会──可现在尚未”这种关于死亡不在场的基本领悟上。然则理解和阐释不在场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作为不在场者的死亡注定不可能向各种理解和阐释敞显…  相似文献   

9.
大脑死亡与器官移植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116033)李旭琴1968年美国医学会首先提出了“不可逆的昏迷状态定义”,并提出了四项临床诊断标准,他们也称这种状态为“大脑死亡”。“大脑死亡”的概念的提出,正确地反映了死亡的本质,即在目前的医学科学技术条...  相似文献   

10.
<正>进化解释是一种遗传决定论吗?人类的心理特征在多大程度上是由进化所塑造的?这一问题曾引起科学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激烈讨论。由于20世纪初期高举生物决定论大旗的优生学运动曾引发巨大社会灾难——纳粹以种族卫生的名义对犹太人、吉普赛人和斯拉夫人开展了大屠杀,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物性解释成为禁忌,而环境决定论则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终极性的转化:古典道家的死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死的非真实性 一种常见的思考死亡的方式是去否定它.在西方文化的叙事中,关于这种对死亡的否定存在着严重的紧张.在大家"所接受的"柏拉图的思想中,①我们是从一个有关永恒不变的秩序--理型的世界--的假定开始的.然后,通过将其界定为一种变化从而限定了死亡,并且,那种变化是仅仅关注于现象世界内部的物质性方面的.在这种柏拉图式的模式中,人的持久性的同一性(persisting identi-ty)--不朽的灵魂,由于和真实世界的亲和性从而获得了保证.特定的个人或许会在遭受偶然变故的意义上"死亡",但其本质的"人性"(human nature)则由人的不变的理型而获得担保.并且,这种"人性"与教父们所诠释的超越原则的关系也就成为创造的神明.在"生"独立于"死"而不受死的影响这样一种意义上,这种世界观将生死建立为一种二元对立的范畴.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类比,生与死的关系就如同上帝和世界的关系,后者是前者暂时和不完美的反映.通过诸如不朽的灵魂以及超越的世界这样一些形上学和超自然的假定,人类经验被固化并提供了一种文化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在对犹太人进行的大屠杀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纳粹如何借助于现代工业技术体系和官僚体系弱化人们的道德情感、混淆人们的道德责任,并最终阻止人们的道德行为,六百万犹太人就这样在大众平静的沉默中离去。现代社会祛除伦理的机制仍然没有改变,让人们保持道德沉默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人类的大罪恶随时随地都可能再现。  相似文献   

13.
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是人们对死亡的共识,但对于死亡意义的阐释在不同宗教中却各不相同。卡尔·拉纳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德国天主教神学家,从基督信仰方面对死亡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论。本文简要梳理了拉纳对于死亡的几个主要观点:他不仅对传统基督信仰中死亡、灵魂与肉体分离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强调人作为整体的存在,而且首次提出了死亡是向上帝的全面开放,是人整个生命的圆满事件;最终突出了在基督信仰之内与耶稣基督同死同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国内部分重点高校2006-2010年非正常死亡的475名学生为基础数据,探索中国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特点与规律。结果发现:(1)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每年每10万人,下同)为4.94,自杀率为2.37,自杀死亡占非正常死亡的47.2%。(2)本科生非正常死亡率为4.69,硕士生为5.97,博士生为4.82,硕士生非正常死亡率较高。(3)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和自杀率远低于同龄人。(4)把非正常死亡原因分成疾病原因、意外原因、人为原因、自杀、不明原因等五类,其中自杀死亡所占比例最大。(5)在意外原因导致死亡中,因车祸造成的死亡所占比例最大,为47.4%;其次是溺水死亡,因中毒、高坠、火灾、触电等造成的死亡所占比例较少。减少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心理危机知识宣传和教育及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一步降低自杀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避免交通事故、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的安全教育,以减少意外伤害死亡。  相似文献   

15.
在对犹太人进行的大屠杀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纳粹如何借助于现代工业技术体系和官僚体系弱化人们的道德情感、混淆人们的道德责任,并最终阻止人们的道德行为,六百万犹太人就这样在大众平静的沉默中离去.现代社会祛除伦理的机制仍然没有改变,让人们保持道德沉默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人类的大罪恶随时随地都可能再现.  相似文献   

16.
刘笑敢 《哲学研究》2022,(1):52-65+126
本文引介三个方法论概念,即概念考古、诠释取向,以及体系义,这些视角可以揭示《老子》之自然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所凸现的独特性,忽略这种独特性是《老子》研究中的盲点。全文从六个层次说明《老子》之自然的独特性:(1)独特的人文自然,(2)从词典释义看其独特性,(3)从自然与nature之不同看其独特性,(4)从学界分歧看其独特性,(5)从原文看其独特性,(6)从自然之义的演化看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死亡有三种意义:一是死去的那一刻,这是一个物理事件;二是死后的不在场状态,这可以叫做"亡";三是遍在于存在状态的否定性。第三种意义表明,死亡有程度与性质的差异。离别、伤残、局限、绝望、精神上的限隔,都是死亡的一种,故死亡无所不在,对于死亡的体验亦可时时进行。作为否定性的死亡使得我们对于生的认识愈加深刻。作为物理事件的死亡只可以推迟或者延后,却不可以超越。只有在精神的领域才能实现对于死亡的超越。掌握语言、跨越界限、打通限隔、舍生取义、修辞立诚,都是对于死亡的超越,故自觉而积极的人生无时不在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18.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医学科学也将步入新的纪元。在展望新世纪医学科学的时候,任何前景的设想都不能离开关于医学目的的设想。因为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前景,必然是以其终极目的和现实目的为先导的。所谓“有的放矢”,没有目的,就失去了假设与发展的意义。本文将要论述的是关于医学在新世纪的目的──死亡之死亡。寓义很明了,就是在人的生命生活中消灭死亡的目的,或长生不死的目的。其实,死亡之死亡,并非是医学科学将要步入21世纪才提出的目的,而是这一学科从诞生时起就树立的终极目的。因为医学自其开端就一直为消灭人类的死亡而…  相似文献   

19.
人是一种承担着有死性的存在物,一切从人出发并为了人的事业都必须在"人固有一死"的背景中进行。首先阐述了死亡对于医学的背景意义:死亡是人类面临的客观的、必要的限制,关于死亡的立场对于医学具有源始性与优先性,最后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当代医学对于死亡的立场:遗忘。  相似文献   

20.
根据恐惧管理理论, 个体主要通过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三种防御机制来应对必死性意识引发的死亡焦虑。主流观点认为三种防御机制在防御死亡焦虑时的地位是平等的, 符合“流动补偿机制”。本文讨论了流动补偿机制的局限性, 提出三种防御机制之间关系的新观点: 优先级假设, 认为三种防御机制地位并非平等, 而是存在优先级: 亲密关系优先于世界观和自尊, 世界观优先于自尊。在梳理了支持证据后, 本文尝试从发展性视角对优先级假设提出可能的解释, 认为这种优先级来源于防御机制的发展顺序和衍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