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沙漠里有一种鼠叫黄豆鼠,这种鼠喜欢群居,五个至七个一群,群中有头领,威信很高。每年鼠群都要更换头领,现任头领要接受群中另一个最强壮的鼠的挑战,如果头领失败,那么它就要让出头领位置,如果它赢了,还要继续作头领,直到有一天它被打败。  相似文献   

2.
现年45岁的赫尔曼·比达尔是美国汽车销售史上最为成功的推销员之一,他在最高峰的时候曾经创下过2558辆的个人年销售量,平均每天销售超过7辆,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被誉为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的乔·吉拉德,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比达尔最为常用的一招就是"假合约"。所谓"假合约"并不是"假冒合约",而是一份"未生效合约"。比达尔是在1995年进入美国汽车销售行业的,起初他的销售量也非常一般,任凭自己如何努  相似文献   

3.
陈永章 《天风》2009,(8):28-28
今年2月,《钱江晚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快餐王子的致富之道》的文章,现摘录如下:20年前,楚艾特·卡西以300美元买下西雅图一家小吃店,改名为“楚艾特快餐店”。如今,他已经成为拥有127家连锁店的“快餐王子”,在这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去年夏天,我和友人一块去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旅游。听导游说,这里是原始风貌保持最好的风景名胜区,各种珍禽异兽数不胜数。在天子山上我和朋友失去了联系,走进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谷。那里荆棘丛生,树  相似文献   

5.
明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这是他学术思想上的分水岭。阳明龙场所悟之道,从直接的内容看,不外是对格物致知之说的重新理解,而其深层的内涵则颇为复杂,主要包括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和致知格物三个内容。  相似文献   

6.
成功是什么?     
利未 《天风》2014,(11):I0001-I0001
<正>我们今天的这个社会,人们想得最多、谈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成功"。媒体不时推出一个个成功人士,介绍他们的成功之道。一时间,"成功"似乎成为众人追逐的目标。什么是成功?过去,国人追求理想,为理想而奋斗,实现理想就是获得成功。今天,财富是很多人的理想和目标——拥有大笔的钞票就是拥有了成功,成为"首富"就成了金字塔尖的人,会有人如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你。为了这样的成功,有置法律法规于不顾的罪犯,有置百姓生命于不顾的商人,也有置道德廉耻于不顾的路人甲……可这样的人成功了吗?真正的成功绝非如此。  相似文献   

7.
交友之道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诗&#183;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孟子&#183;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9.
诚然,中文圣经将希腊文圣经中的逻各斯翻译为道实乃妙译。逻各斯是新约圣经借自希腊哲学的一个概念。新约中的逻各斯等同于旧约中的上帝的话。在旧约中,讲到上帝的话能创造和维系生命,是生命的源头,也是维系生命的大能。不但如此,透过先知们说出的上帝的话,都带有刺透人心、复苏人灵的力量。中文圣经将逻各斯译为道,似取其两种含义:一是话(上帝的话),另一是说(上帝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孔子的"一贯之道",具体展开了二重维度:一是孔子对尧舜三代以来历史文明核心价值理念之传承的一贯性,二是孔子在其思想的完整结构之中对这一价值理念之贯彻的一贯性。此二重维度上的"一贯之道",作者认为实即是《论语》的"允执其中"。"中"即"皇极",即天道,即性,即"仁",是为"中体"。"忠"以"正心"为义,"恕"以"如心"为义。"忠"借内省过程使本在之"中体"得以自觉建立,是为内在精神活动意义上的"允执其中";"恕"借经验活动使"中体"得以展布流行,是为外向行为实践意义上的"允执其中"。以"仁"为中体,以"忠"、"恕"为中体得以内在建立与实践展开的二重维度,孔子不仅继承了三代以来的"一贯之道",而且切实地重建了个体的心身秩序。"仁"的哲学,即是"中"的哲学。  相似文献   

11.
儒家哲学的方法论建构至今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代以来,人们忽略了修身是儒家哲学的基本方法,而代之以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导致儒家哲学方法的西式理解。其实,儒家建立在修身基础上的"知己"、"絜矩之道"等既是修养方法,也是"做"哲学和建构生活的方法。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要从主观上升到客观,最后又回到主体的道德精神中去。研究传统儒家哲学不能遗忘这些方法,但也要认识其限制性。  相似文献   

12.
学界多把刘歆和刘向的易学放在一起研究,这样很难揭示二人的易学特色和贡献。与刘向相比,刘歆对易学有系统的构建,这主要表现在“《易》为之原”和“天人之道”方面。在“《易》为之原”思想的指导下,刘歆对“五经”的顺序作了调整,把《周易》置于首位。刘歆提出“《易》为之原”的思想,与其认为《周易》是一部关于“天人之道”的著作有关。在“天人之道”思想的指导下,刘歆创作了“三统历”,其目的是以天统指导人统。刘歆创建的以“三统历”为核心的系统,不仅体现了其律历学思想,而且反映了其对宇宙万物、社会历史的形而上学思考。  相似文献   

13.
释索 《法音》2001,(4):11-13
跋涉过两千多年的漫漫长路,中国佛教已经沐浴在新世纪的晨光里。  两千多年来,佛教的生命轨迹也是无常无我,既有风和日丽中的悠然自得,又有刀光剑影下的喘息挣扎,而且始终在这种"因果链"中沉浮,难以达到所期求的"涅槃寂静"的境界。那么,佛教又将如何顺利地通过21世纪的时光隧道,让佛日能够闪耀在更广阔的时空呢?  只有坚持走"人间佛教"的道路。现在,关于这一话题的议论,已经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再讨论"要不要"的问题,也不需要再引经据典、寻章摘句去作理论的阐释,而是要思考"要怎么做"的方法问题,去引导、推动、光大、完善…  相似文献   

14.
《易传·系辞》中以"日月之道,贞明者也"表达了其对政治的一种思考。日月交错不息,光照万物而不已。为政者法日月之道,其由"明"来沟通天地,使得天地不闭塞,由此居于天地之间的人们才不会受限于人的机制,为其现实社会所固化,而可能向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道敞开自身。为政者以"明"来治理天下,其最终的目的是天下之人自明其德,从而将治天下转化为了每个人自治自正的过程。个人的自明不已源于人所本有的自然之性,天地交通无碍则"明"自显,个人之性命因而能够各得其正。王者以开通天地之道为务,积极营建富有生机的天地之境域,万物于此相互沟通而无阻,明王治天下的政治智慧从而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5.
《庄子》以批判的态度提出了内圣外王之道:即人们的实践精神、实践行为与实践结果。《管子》提出了自己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之道、外王之道与圣王之道。内圣之道表现为修心静意、修德获道;外王之道表现为遵循和实行大道而成就帝业、王业和霸业。圣王之道表现为“绝而定,静而治,安而尊,举错而不变者”。禁止歪门邪道,畅通正道,在人们的实践行为中达到内圣与外王的有机统一,做到功德圆满。  相似文献   

16.
<正>杨时(1053—1135),程门高第,闽学鼻祖,是洛学南传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一代理学宗师①,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其晚年讲学东林书院,从游者千余人。长期的教学实践造就了杨时独特的"学习"之道。何谓"学习"?杨时给出的定义是:"大概必践履圣人之事,方名为学习。"(《杨时  相似文献   

17.
学界通常把老子之道理解为无情感、无意志的道,而难以整体自洽打通全文,而《老子》文本里多处原文涉及超越性的意志存在。道不是无生命的死道,作为情意性存在,具有情感性与意志性。楚简《老子》里,作者用“悦”(“敚”)来规定道,具有喜悦之情感性,可以理解为喜神(老子还用“谷神不死”言道,道是一种神性存在);今本《老子》里的“以慈卫之”也是道的情感性,用“道亦乐得之”来论述情感性的人·道关系;今本《老子》的“天将救之”“有罪以免”“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系统体现了天道的意志性,可以解读为天道的救赎性与终极价值性。道有情意性,同时又不干预人的主体性,“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忠恕之道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忠恕之道是儒家的根本为人处世之道,亦即儒家根本的人道理念。忠恕之道分为“忠道”和“恕道”,前者是对己的要求,表现为一种极认真、极虔诚的态度;后者是对人的态度,表现为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宽容等品质。忠恕之道所内含的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9.
汉代已有经典《玄女经》和与素女有关的房中图书流传。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著录的《素女经》,是汉代的传本、改名本或改编本。六朝以来,《玄女经》和《素女经》广为流传,玄素成为一种房中术的专称。日本永观二年,即宋太祖雍熙元年(984),日人丹波康赖编《医心方》。该书保留着汉代《玄女经》和《素女经》的基本内容,流传至今。《玄女经》和《素女经》教授的玄素之道的主要内容及理论底蕴,与马王堆帛书房中术一脉相承,唯重点有所不同,且有所发展。此外,还增加了一些新内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