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幸平 《天风》2011,(9):54-56
近日,有一间教会请了一位传道人,该教会在讨论发给他多少月薪。可能是因为我发表过相关文章,有同工打电话向我咨询此事。坦白地说,这是很多教会都会遇到的事情。有人认为传道人是走十字架道路,是献上的人,不用给他太多薪水;有人认为传道人也是人,如果他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不能亏待他。也有人说,神的仆人所做的工作神圣,给他们的薪水应当要高,那怕是高一点点。那么到底该发多少薪水合适呢?有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便于执行呢?鉴于此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觉得有必要交通。  相似文献   

2.
李鸣 《天风》2005,(6):36-36
近日听说某教会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姐妹看见该教会办公室里的茶叶罐上有一条龙,便说教会里有魔鬼而不肯来礼拜了。于是教会里起了争论:有人说这位姐妹属灵,能分别为圣,应该把茶叶罐砸烂、扔掉。有人说她迷信,龙只不过是一个图案,并不是魔鬼,而且  相似文献   

3.
见过一些选样的人:他们面前好象总是有什么东西堵着、挡着,有人成功了,他觉得自己不行;有人失败了,他觉得这人太无能;有人高升了,他觉得这人一定用了什么手腕;有人受到一点欣赏,他又觉得这人其实没什么了不起…… 这种人其实是在不停地和别人较劲,而这种较  相似文献   

4.
陶燕  渊声 《天风》2014,(6):64-64
问:我是一个在教会里服侍不久的义工,最近发生了一件很郁闷的事,就是明明我没干的事,由于阴差阳错,被人怀疑是我干的,并且我百般解释别人都不信。现在我越解释他们似乎越觉得我心虚,在教会我也总觉有人当面对我冷笑、背后指指点点,这让我感到十分委屈,这样下去我要崩溃了!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巨匠的手艺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话赶话地调侃托尔斯泰:你除去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过分了,而且也不是事实。大家都知道偌大一个雅司纳亚·波良纳庄园里的每一项农活,托尔斯泰都能拿得起来,不然他  相似文献   

6.
信,的确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媒介,我相信每个女孩子都不会拒绝来信的。因为处于青春期的你,常会被多愁善感困扰,希望有人来倾听你的声音,你的忧虑。可是,有些人就爱利用这种方式来猎取女孩子的芳心。这种人就象姜太公钓鱼那样,从来都是不急不慌的,而是让你自己走进他的圈套中。他的每一封来信就象鱼饵一般,使你感到如同和一个遥远而知心的朋友在做心灵上的交流,既亲切又觉得陌生,既遥远又觉得亲近,使你在不经意中和他交往下去。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11)
正保罗是新约教会历史中大有作为的人,旅行布道、建造教会,将福音传到外邦,等等,完成这些事工的其实并不是只有保罗一个人,他也有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有我们熟悉的人物如路加、马可、提摩太等,也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腓立比书》中就有提及这样一个人,他就是以巴弗提。圣经中记载以巴弗提的笔墨极少,只在《腓立比书》2章和4章提及,但是区区几笔,就足以看到他的不同之处。保罗写《腓立比书》时,正身处罗马监狱。  相似文献   

8.
林超群 《天风》2017,(10):17-18
教会是人的组织和团体,有人的地方就可能有冲突,教会也难以幸免,因此,如何化解冲突就相当重要了。  相似文献   

9.
刘美纯 《天风》2018,(7):25-25
哥林多教会是一个恩赐富足的教会,他们的问题之一也是由此而来。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恩赐自傲,忘记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圣灵所赐的恩典,并且圣灵的恩赐是向全教会发的,自的是为造就教会,而不是满足个人。在哥林多教会,有人以自己有属灵的恩赐而骄傲,特别是他们认为重要的恩赐,比如说方言.  相似文献   

10.
邵永田 《天风》2006,(17):28-29
有人认为教会不需要组织,他们认为组织是世俗的东西,教会是属灵的,神自己会负责的。这是一个极端的想法,忘记了许多工作都是神人同工的事实,神是通过他所托付的人来治理教会,而人进行治理时,要依靠神的能力和神所赐下的真理。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6,(3)
正教会中,有不少人虽然不太明白按手究竟代表什么,但还是很乐意为人按手或接受人按手。有信徒希冀疾病得医,怎么按手他都会接受;有人甚至走向一个极端,觉得不按手就不"过瘾",就不那么"属灵";有人对按手祷告过于随意,抱着宁信其有的心态随处按手。当然,多数教会牧者和信徒,对按手还是比较慎重的。对此,笔者愿意与读者一起讨论有关按手的问题,权且作一点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中秋节期间,我在浙江天台山参加一个佛教学术会议。会上有人告诉我,台湾的高仰崇先生也要来参会。我对高先生过去只是闻听其名,不见其人,但对他所作的一些与佛教文化的事情听说过不少,知道他在台湾创办了一个南海杂志社,主编发行《南海》杂志。我尤其惊奇的是大陆的许多学者与他相熟,很多人在我面前提到过他,所以我也想见见这位大名鼎鼎的高先生,但是并不是想攀高枝,只是觉得既然很多人都认识,看来高先生必有很好的人缘,于是更增添了我对他的好奇感,想看看他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明月高悬的中秋之夜,高先生如约而来。在天台宾馆我与…  相似文献   

13.
沐恩 《天风》2023,(8):32-33
<正>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村教会,特别是山村教会的衰退情况严重。过去几年间,疫情的发生也给山村教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该如何牧养衰退的山村教会?作为一名传道人,笔者在此发出微弱的呼求,希望有人能关注山村教会的危机。一、一个基本信念或许有人认为,农村教会和山村教会衰退是一个大趋势,教会城市化也是一个大趋势,所以不必在山村教会上花费太多心力,但笔者的信念是:“只要有人就该有传道,只要有信徒就该有牧养!”不管信徒是在城市还是在山村,是富裕的地区还是贫穷的地区,福音不能以人数和财物收入来量化。因此,山村也要有传道!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12)
<正>个人行善看起来力量很小,但许多小小水滴,便能汇聚成浩瀚的江海。目前,"社会服务"对于教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教会中每个人都认识到了社会服务的重要性,更不意味着教会的社会服务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直到如今,仍然有人认为社会服务对教会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事,甚至是一个额外的负担。其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社会服务是教会在世上作光作盐、  相似文献   

15.
牧师"窘境"     
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教会里,无论牧师怎么做,似乎都是不能叫人满意.牧师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在许多教会皆是如此.无论他如何真诚、尽力,身旁总是有人随时准备找出他的错失而加以批评.  相似文献   

16.
刘立权 《天风》2020,(1):12-13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一个活的、有生命、有温度的身体,不是死的、冰冷的。教会发展需要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也需要每一个人有爱主爱人之心,爱可以使冰冷的制度变得温暖。爱是教会行政管理的基础,是教会行政管理者属灵生命的特质,教会行政管理是一种属灵的恩赐。“神在教会所设立的……治理事的。”  相似文献   

17.
利未 《天风》2016,(7):38-39
正教会是永生神的家,也是众圣徒的心灵之家,可总是有人要离家而去。教会信徒流失也是牧会实践中的棘手之事。有人说,我要去别处聚会,那里有圣灵,那里有爱心;有人说,我要在家里独自仰望神,上教堂只是形式,形式不重要;有人说,我参加网络教会,可以听到很棒的讲道,可以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互动,我还能在网络教会里担纲主礼、讲道、献唱呢。可是,我想对你们说:"别走,教会需要你!"不完美的有形教会教会分为有形教会与无形教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1,(12):38-38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会,是一个呼唤领袖的教会。有人说领袖是核心、领袖是成败的关键。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领袖,他需要什么样的装备,拥有什么样的魅力,才能影响众人,吸引众人跟从呢?以下几位同工对此阐述不同看见,相信对于教会同工们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基督徒也是生活于高天之下、厚土之上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他们的民主意识之强烈也是前所未有的,关心教会,参与教会的建设和管理的心愿也日益迫切,民主办教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是教会自身建设的一大课题,正在基于建国以来而发扬的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 什么是民主呢?有人说:“民主就是人民管理国家或者说多数人管理国家。”“民主是一种集群力独立思考的艺术。”“民主即是民众意愿的表达。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群人,而全体人民,主权在于他们。”(法·尚福尔)。 古人说:“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  相似文献   

20.
张业成 《天风》2014,(5):6-7
<正>我觉得在信徒中间,我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侍奉者,也是我一直不断的追求。至今我还记得儿时第一次跟妈妈去教会的情形。进入教堂,我看见有那么多人在教会(当时聚会人数可能有三千多人),上下几层的教堂被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讲道,下面有那么多人听,牧者实在是"威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