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动态     
世界佛教僧伽会第七届第三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召开2003年12月17日,世界佛教僧伽会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第七届第三次执行委员会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执行委员、僧伽代表和观察员共400多人出席会议。中国栖霞山、嵩山、九华山和福建、贵州等内地的法师参加了会议。世界佛教僧伽会是国际性佛教僧伽的团体组织,1966年5月成立于斯里兰卡,至今已30多年。每四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外,每年还分别举办执行委员会会议。现任世界佛教僧伽会会长为我国台湾的了中长老。孟加拉国将严惩阿赫马迪亚邪教1月13日,迫于国内一些宗教极端势力的压力,孟加拉国宗教事务部部…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0,(10)
本刊讯云南省佛教协会第二期汉语系佛教僧伽培训班于7月2日在昆明圆通寺正式开学.这期培训班是在总结了上期教学经验,并组织教师做好各科教材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期培训班学制为一年,学习内容有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佛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唐代道宣律师所记载的僧伽参加佛教活动的史料入手,考证了僧伽的生平,将其明确划分为四个时期。考察了僧伽生前与各阶层人士的关系,分析了僧伽信仰产生的根源,阐明了皇室的推崇、士大夫的宣扬、高僧的引导、庶民的崇信,虽然对僧伽信仰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但这些都是外因,只是形成的条件。僧伽信仰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僧伽生前立足中土,把外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深入底层,广施教化,济世救民,因而受到全社会的崇拜。可以说,僧伽信仰是僧伽致力推行佛教中国化的产物,是僧伽生前普济众生、造福于民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房奕 《宗教学研究》2007,4(4):143-147
《现代僧伽》杂志(下简称《僧伽》)是中国近代别具特色的一份佛教期刊,是研究中国近代佛教与社会的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遗产。学术界在一般研究中对《僧伽》多有涉及,但真正对其进行全面评述的则尚未有过,笔者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尝试,以候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5.
圆瑛是近现代著名的佛门领袖,一生创办了多所僧伽教育学校,其教育实践和思想值得总结继承。圆瑛的僧伽教育事业源于对佛教的信心,认为佛教是文化中心、救世根本,佛教教育的根本是僧才教育。新版《圆瑛大师年谱》有关其僧伽教育史料存在诸多错讹和缺漏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正太虚大师(1890-1947)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的重要人物,他的僧伽教育思想,是针对当时中国佛教僧伽教育的流弊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至今仍有其不可忽视的时代意义。一、太虚大师僧伽教育思想的针对性如所周知,清末民初出现的"僧伽教育",本是中国佛教界为应对当时"庙产兴学"风潮及各种来自社会对佛教的诟病所提出的一项举措,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其兴办僧伽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的佛教女众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近代的佛教文化复兴运动中,僧伽佛教文化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除了在清末积极进行佛教振兴活动的一些年高德劭的开明寺僧外,民国时期成为佛教文化复兴运动之主力的寺僧,几乎都曾经接受过近代新式的佛教文化教育。而在近代僧伽佛教文化教育中,佛教的女众教育虽不及男众教育那么有影响,但是,作为近代僧伽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国佛教女众文化的近代振兴与转型,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早在清末,杨文会居士在积极筹划释氏学堂时就明确地提出,现代僧伽教育包含着尼众教育,认为内学班三级课程的教授,是“仿照…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佛教界掀起了一股改革的浪潮,有强烈的入世倾向。厦门南普陀寺创办的《现代僧伽》杂志是当时众多宣扬佛教改革刊物中的杰出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现代僧伽》的发起人、编辑者皆是改革派人物,其创刊目的也是为了推动佛教改革。从刊发的文章来看,佛教改革的急迫形势、佛理的革新与僧才的培育等都是《现代僧伽》极力传播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能超 《中国宗教》2017,(1):56-57
一、高科技与僧团管理 长久以来,僧伽的管理都是寺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寺院一直遵循佛门戒律结合当今人间佛教的理念,坚持佛制戒律,祖立清规,以僧为本,并试图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来探索僧伽管理的可行之道。以现代化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僧伽的管理,实时的网络在线监控,不光精简了僧伽的冗杂事务,而且可以实现有效的监督,促进僧伽的修行。无锡开原寺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僧伽管理的实践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太虚大师的建僧思想如吉太虚大师“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因此,建立健全的僧伽制度,举办完整的僧教育,培养能住持现代佛教的僧伽人才,是大师改革佛教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对大师有关这方面的设想和实践活动作简单介绍。一、关于僧教育的构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泰国是当代上座部佛教的三大主力之一,佛教在该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世纪初,泰国一直在进行政治与经济的改革,作为国家精神文明领域的佛教,也处于改革进程之中。泰国政府出于改革的需要,重新订立了僧伽法,利用佛教来维系民族统一,将僧伽置于国家官僚机构的框架之下,发起了一系列的净化佛教运动,这些措施曾对当代泰国佛教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成为一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尤其是在政治关系上,对今天的佛教发展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国之初太虚大师成立"维持佛教同盟会",这个佛教组织仅存一年余。但它的成立却很好地反映出太虚的佛教改革思想,即整顿宿弊,加强僧伽教育,提高修养,倡导佛教慈悲博爱精神,担起社会责任。它的消亡也是当时教界沉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正>僧伽职志,是僧人(个体或团体)基于其职业身份的职责意愿。中国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高僧,往往都是志行高洁,为适应和回应其所处时代佛教中国化所遇到的问题而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僧伽在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中国化适应,符合中国僧人和佛教与时俱进的历史规律。近年来,学界往往关注佛教中国化方向的外部环境要素,  相似文献   

14.
鲍佛恩 《法音》2008,(6):81-82
本刊讯5月13日至18日,应越南政府和越南佛教僧伽会的邀请,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率团赴河内出席2008年"联合国卫塞节"国际佛教大会。本次大会由越南政府主办,越南佛教僧伽会与2008年"联合国卫塞节"国际组委会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4,(2)
本刊讯应缅甸联邦宗教部和缅甸联邦全国佛教僧伽委员会的邀请,由中国佛教协会刀述仁副会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四人,子1993年12月1日至11日对缅甸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友好访问。12月1日,中国佛教代表团抵达仰光国际机场时,受到了缅甸宗教部、全缅佛教增伽委员会和中缅佛教居士林等佛教界四百余人的热烈欢迎,我佛教代表团在仰光期间,全缅佛教僧伽委员会最高执行主席团和缅甸联邦宗教部部长分别会见了我佛教代表团,在缅访问期间,我佛教代表团曾先后参观了大金塔等三十余座佛塔、佛寺及十余所佛教大学、进修班和佛教祥堂等,使我们…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5,(1)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副秘书长常藏法师为团长,王健秘书长为顾问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赴越南、柬埔寨进行友好访问。21日上午,代表团一行参访了越南佛教僧伽会第二办公厅所在地——胡志明市广德禅院,受到越南佛教僧伽会善仁主席、善法常务副主席、善兴副主席等的热情接待,宾主进行了友好的座谈交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峨眉山佛教协会主办的僧伽培训班,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于今年一月十九日结业。这次训的学员共三十六人,都是峨眉山佛协最近两三年招收的学僧。在省佛协秘书长遍能法师指导,学员们学习了宪法、佛教仪规、殿堂课诵、峨眉山佛教史,以及初中语文、中国近代史等课。峨眉山僧伽培训班结业@郑华洲~~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05,(6):34-39
一、建校缘起“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的住持与弘扬,需要清净的僧伽,而清净的僧伽则源自于佛教教育,因此,佛教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佛教的前途和命运,以及佛化事业的盛衰。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说:“大力培养合格僧才,加强人才建设,是关系中国佛教命运和走向的头等大事,是我国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无庸质疑,今天不培养佛教人才,明天就不可能有佛教。有中国第一比丘尼之称的隆莲法师,一贯重视教育,深感佛教界人才奇缺,同时也意识到培养佛教人才的急迫性。她为了创办尼众佛学院而四处奔走,积极呼吁,并在…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9,(12)
本刊讯河南省首期僧伽培训班开学典礼于11月1日在省佛教协会举行。省宗教事务局及省佛协的领导出席了开学典礼。河南是佛教大省,开放寺院多,但僧才缺乏、素质偏低。举办僧伽培训班旨在提高僧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增强他们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佛学修养及寺院的管理能力,为佛教事业培养爱国爱教的高素质跨世纪僧才。首期参加培训班学习的70余名学僧,来自河南省各开放寺院,大都是各寺院的执事和骨干。河南省佛协举办首期僧伽培训班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与高科技结缘的佛教教育探索中,无锡开原寺一直追求创建"互联网+智慧寺院"。除了积极建立佛教网站论坛发展佛教教育之外,还将佛教教育提升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之上,做出了在公共教育探索中的大胆尝试。一、高科技与僧团管理长久以来,僧伽的管理都是寺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寺院一直遵循佛门戒律结合当今人间佛教的理念,坚持佛制戒律,祖立清规,以僧为本,并试图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来探索僧伽管理的可行之道。以现代化管理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