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试验场:家风家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家风家教对形塑人生、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家风家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社会功能和作用亦表现出新的特点。总结现代家风变迁过程中面临的三大困境,可以更好地发现良好家风家教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家风家教的培育和传承提供导向和引领,而家风家教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家风家教对形塑人生、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家风家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社会功能和作用亦表现出新的特点。总结现代家风变迁过程中面临的三大困境,可以更好地发现良好家风家教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家风家教的培育和传承提供导向和引领,而家风家教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3.
几乎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能通过良好的家教将自己的子女培育成人。可让人感到困惑的是,有时在对孩子进行家教时,事情的结果却往往与我们的意愿相违,费力不讨好。究其原因,通常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造成的。所以对家长来说,要实行正确的、科学的家教,首先就要学会借鉴一些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4.
我是福建煤矿疗养院心理治疗中心的医生,曾接触不少因家教出现问题而前来咨询求助的家长,同时,我也是一名年轻的父亲,小女儿已3周岁半了,结合别人家教的问题及自己育儿心得,便有了这一篇“手记”——  相似文献   

5.
(一)军人家教熏陶成长 朱军,1964年出生于兰州军人之家,祖籍河南省,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老七。父亲解放战争时入伍,系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单簧管演奏员,母亲没有工作,一心操持家务,默默奉献。家中始终贯穿着敬老爱幼传统美德的持家之道。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棍棒出孝子”和“不打不成材”等传统家教观念的影响,现今社会上父母体罚孩子直至酿成悲剧的例子不胜枚举,以至体罚式家教成为众多新闻媒体一致讨伐的对象。众所周知,因为体罚会伤筋动骨,直接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所以很容易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汉、蒙、哈民族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成菊 《心理科学》2007,30(5):1243-1246,1210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甘肃省652名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初中生为样本,考察了民族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结果显示,汉族聚居区的汉族初中生在早期问题行为的6个因子上均值均接近或超过"稍有问题"的临界值,为本研究中的各民族之首。与哈族、蒙族相比,汉族家教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更多、更严重;与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的汉族比,汉族聚居区家长的家教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相关不当家教方式对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的影响效应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家庭教育抓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百姓行为息息相关,而家风家教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缩影和基础教育。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调整家庭各成员之间利益关系与情感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是通过家家户户流传下来的道德风尚和家教传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的家教观周兴春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曾任清朝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今潍坊)知县。他为“扬州八怪”之一,是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郑燮不但善于理政研文,而且也善于治家教子。他的家教现在今天看来...  相似文献   

10.
颜之推(公元531~590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其晚年所著《颜氏家训》是留传至今的主要著作,是“产生于六世纪的一部教育史和学术名著””,也是“魏晋南北朝门第教育的产物”o。颜之推的一生虽未介入教育活动,但其教育思想尤其是家教伦理思想是颇具辩证性的,这些思想不仅对古代土大夫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现代教育尤其家庭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因此,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对颜之推的教育伦理思想尤其是家教伦理思想进行探讨,尤具现实意义。一、颜之推家教伦理思想的两个基本出发点颜…  相似文献   

11.
一、一般资料 张某,女,22岁,大学毕业,未婚,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性格内向而好强,不爱与人交往。父母都是教师,家庭和睦,家教很严。从小成绩优秀,老师喜欢,同学羡慕,家人也很宠爱她。张某学习一直很顺利,高考进入一所重点大学,并于毕业后开始找工作。  相似文献   

12.
简论南社的爱国主义精神白坚南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也是辛亥革命前后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本文拟就南社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南社研究现状作概括论述,愿方家教正。从宗旨、雅集、丛刻和成员活动看南社的爱国主义精神南社的筹备始于1907年,这年7月29日陈...  相似文献   

13.
《周易》的管理哲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易》的管理哲学论纲黄宝先《周易》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先秦时它是六经之一,汉代时更被崇为五经之首,被当成是各种思想的大道之源。千百年来,易学工作者对其丰富的思想进行着不懈的探究。本文试图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对《周易》进行探索和讨论,以请方家教正。一、...  相似文献   

14.
古代社会的家教凝结了封建社会各种生活准则、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它是家长对子女所进行的有关道德、礼节、生活规范的教育。历代世家,名门望族和统治阶级思想家、文人学者都制订过有利于家门兴盛的教子方法,因此它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宣扬统治阶级伦理道德规范的。 首先,古代家教强调严格遵守封建伦理纲常,“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忠孝》)。这“三纲”说的是做大臣  相似文献   

15.
家训或家教,是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辈的训示、教戒。它是不同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优良传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极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家训源远流长,其萌芽可追溯五帝时代的择贤禅让。《尚书》中的《无逸》、《君奭》、《康诰》诸篇和《史记》、《戒子通录》中有关记载,保留了周公训示子侄兄弟的许多珍贵资料,涉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济源市济渎庙藏有一碑,整理者暂定名为济渎庙灵符碑.笔者经过查阅<道藏>及相关正史史料,谨就管见所及对碑文、符图进行尝试释读,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7.
计文 《天风》2017,(1):1-1
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前不久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段话字斟句酌,针对今天的社会现实而言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孔丽 《孔子研究》2023,(1):125-136+160
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是我国古代社会公认、又经中央政府封立的圣人,他们创造和培育的圣人家风无疑是传统社会家风的典范。孔、颜、曾、孟四氏圣人家风有诸多共同性,主要表现为:皆以平民家庭为基础,以家教为成因,以家学为支撑,以修德讲学为范式。同时,四者又有所不同,表现出某些差异性。两千多年来国人无不闻圣人家风而悦之,迄今仍具有普遍适用的示范性指导价值。圣人家风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为范式指导价值、路径启示价值和传承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颜氏家训.教子》的家庭教育心理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榕 《心理科学》1998,21(4):369-370
《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家教专著,为南北朝时期“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颜之推所著,其内容涉及教育、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以家庭教育的论述为重点,对我国传统家教影响很大,古人评价“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这本家训引起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几乎每一本教育史都要谈到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如毛礼锐、沈灌群的《中国教育通史》、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史》等都把它放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在心理学领域,吴凤岗的《中国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就对《颜氏家训》有所阐述;在杨鑫辉的《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中,也专…  相似文献   

20.
陈巧凤 《天风》2006,(9):28
家教其实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既极其深奥又十分简单.作为基督徒父母坦诚地把“心育”向儿女说出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如同“主是我们的知心朋友”一般!用爱与包容去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