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是用纵向法,对一个儿童(三周岁至四周岁)掌握数概念的过程,进行追踪研究提出的报告。 研究结果表明:三周岁至四周岁儿童有可能、有必要掌握最初的数概念。数概念广度的发展,是有一定程序的;数概念水平的深化,是通过对计数、取物、比较、运算和读写诸环节的训练而实现的,是从计数活动开始的。掌握数概念,不是自发的、生理成熟的表现,是后天训练、学习的结果。认读数字表,在突破难点时,起相当大的作用。掌握数概念就是掌握有关数的知识,是认识过程,其中动作和记忆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数概念的形成和运算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发展心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对石河子地区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水平,作—个客观的了解,进而探索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手段,按我们设计的教材、步骤和方法,顺应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年龄阶段和个体差异的特征,促进儿童数概念的形成,充分发挥儿童的发展潜力.内容与方法一、关于采取逐个调查和自然实验法。了解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目的:一方面为儿童的数概念的发展积累资料;另一方面企图获得幼儿计数活动发展规律,为幼儿教育提供一些心理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3岁—4岁年龄幼儿,年龄越大,计数能力发展越快,计数能力的个别差异逐渐缩小。②3岁幼儿口头数数发展较早于点数、取数和听数。③在幼儿计数活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计数的零乱性和一些难点.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儿童数概念发展的理解者水平模型的理论视角,对100名2~5岁学前儿童的数概念发展水平进行划分,并比较不同水平儿童对后继函数的理解和掌握,探讨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儿童在4岁时基本达到了数概念发展的最高水平即基数原则水平,已经理解了后继函数,能够把它的方向性和单位性的变化,对应到数数序列的数词上。而2~3岁的儿童还处于子集水平,该水平的儿童和基数原则水平的儿童相比,对后继函数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后继函数的发展不是全或者无的,儿童积累的数词越多,后继函数发展得越好。  相似文献   

5.
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崇德 《心理学报》1981,14(3):43-52
我们曾对学龄前儿童和初入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发展作了研究。小学儿童的运算思惟是如何发展的呢?这也是儿童心理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我们围绕着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企图摸索一下小学儿童运算中  相似文献   

6.
林泳海  金莉 《心理学探新》2006,26(3):74-78,92
该研究采用测验法,考察数学学习不良(MD)儿童的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包括计数、数守恒、时空概念、逻辑、计算和操作等方面。被试为城市幼儿园34名MD儿童和30名正常儿童,平均年龄约6.0岁。结果发现:学习不良儿童早期数学能力在逻辑、计算和空间保持上有缺陷,与Johnson、Ginsburg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的是:在计数能力上,MD儿童与正常儿童间差异不明显;在数守恒能力上,MD儿童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空间保持缺陷表现突出,表现为书写数字时的镜像反应、图形的错误表征等。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通过3项系统实验探讨了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儿童视野、掌握和应用“零”概念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儿童对“零”概念的理解、应用“零”进行加减运算、乘除运算的能力都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对于把“零”作为除数或被除数的理解要落后于将其作为乘数或被乘数使用的理解。最后,综合三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体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了对我国十个地区959名7—12岁儿童的协作研究结果。探讨了儿童在认数、数序和系列、数的组成、运算和应用等四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儿童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中知识学习与数概念发展的关系、发展的过程、环境的影响、发展的阶段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也谈到了协作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欣  王烨芳  王洛丹  王滨 《心理科学》2006,29(2):341-345
本研究对54名大班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进行了跟踪调查。一年中三次面试结果表明,约85%的儿童(M=5:10)能运用书面数符号来表征30个以上的物体的数量。至大班末,94%的儿童(M=6:4)能运用书面数符号来表征100个以上物体的数量。大班末儿童对20以内书面加法运算成绩好于20以上书面减法运算,他们在遇到需进位和借数的加减运算时会有困难。6岁儿童在对加减运算式表征中的符号-实物的转换上有困难,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书面加减运算及对书面加减运算式的表征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大学附属幼儿园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大班上学期好于为一般居民服务的幼儿园儿童,但无显著差异;在大班末期,为一般居民服务的幼儿园儿童的得分反超大学附属幼儿园儿童的得分,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分类能力是衡量掌握概念与否的一个关键指标。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还处于前运算阶段,还没有形成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类概念结构,因而还没有分类能力。60年代,我国学者的有关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1864例0~7岁婴幼儿发育观察和测试中,发现我国儿童在口头数数,点数、倒数数、复述数字、倒述数字和计算等项目均较比内量表和其他国外资料记载有所提前。本文将我们的实际观察情况和数据分项叙述,以说明我国儿童在算术能力上确有所长;不应墨守国外的常规测试标准,要按儿童的实际能力作适当的更动。并希望引起儿童家长和托幼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要在适当的年龄给儿童适宜的教育,以促进我国儿童算术能力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前儿童分类能力再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研究分别以3×3类的两级层次水平类概念刺激物让4—6岁儿童作自由分类。结果表明,即使4岁儿童大部分也能按基本概念标准分类并能作词概括,能正确按上级类概念标准独立分类的被试人数随年龄而增多。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依存于主体抽象概括的思惟发展水平;对类概念标志词的掌握,其它概念组织的竞争,以及刺激物的数量和性质等也是影响分类作业成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两个贝叶斯推理问题和一个数字运算能力量表对102个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数字运算能力对贝叶斯推理有影响,具体表现为高数字运算能力被试比低数字运算能力被试的贝叶斯推理成绩要好;(2)自然频数表征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只有高数字运算能力被试才出现自然频数表征促进效应,而低数字运算能力被试并没有出现自然频数表征促进效应。这可能表明,即使是对自然频数的理解和操纵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数字运算能力,而且自然频数表征促进效应并没有以前认为的那么普遍。  相似文献   

14.
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6岁儿童为被试,以7个常见物体种类的图片为实验材料,按概念水平(基本类概念及上级类概念)以及选择图与目标图的感知相似程度(高、中、低)将实验材料分为四种类型,对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岁幼儿已能按基本类概念标准进行正确的种类匹配;对于上级类概念,3-5岁儿童的匹配能力尚较差,6岁基本达到掌握水平。(2)实验材料的感知相似程度对3-5岁儿童的上级类概念匹配操作有显著性影响,6岁儿童才摆脱了这种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3-6岁儿童为被试,以7个常见物体种类的图片为实验材料,按概念水平(基本类概念及上级类概念)以及选择图与目标图的感知相似程度(高、中、低)将实验材料分为四种类型,对3-6岁儿童层级类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岁幼儿已能按基本类概念标准进行正确的种类匹配;对于上级类概念,3-5岁儿童的匹配能力尚较差,6岁基本达到掌握水平。(2)实验材料的感知相似程度对3-5岁儿童的上级类概念匹配操作有显著性影响,6岁儿童才摆脱了这种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许多研究已表明,运算能力是儿童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儿童运算能力的培养更多地集中在运算技能和数的结合知识上.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不重视运算法则教学的现象,表现为教材中缺乏表达完整的运算法则,教学中以运算法则的记忆代替学生掌握运算法则的智力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两数相差概念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掌握这概念的关键在于儿童对两数相比的认识,为此,我们设计了由易到难对数进行比较的三组试题测试儿童。结果得知,两数相差概念的获得,首先要建立两数“同样多”的概念。同时知道儿童掌握两差概念的发展过程是由具体外表到抽象认识;从被动直观到能主动操作;从直接认知到间接认知。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主要考查表面相似性效应和标签效应对60名3~5岁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实验通过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测查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情况,其中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都包括了一致和不一致两种条件以考查表面相似性效应对儿童数概念的影响,并通过给物取数任务、给数取物任务和等量匹配任务与数量比较任务的关系测查儿童使用数字标签的能力对儿童数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4岁和5岁组儿童完成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3岁组儿童;(2)儿童在一致条件下完成等量匹配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条件的正确率,表明物体的高表面相似性有利于儿童数概念的形成;(3)擅长使用数字标签的儿童完成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次数超过几率水平,使用数字标签有利于儿童数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蔡厚德 《心理学报》1996,29(2):209-214
用半视野速示术检查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大写数字在三种任务加工条件(认读、简单相加、奇偶概念异同判断)下进行认知的大脑两半球机能活动一侧化效应。结果表明:以被试正确反应的百分数为指标,两类数字的三种任务加工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视野(大脑半球)优势。以被试正确反应的反应时为指标,两类数字的认读和简单相加也未出现视野(大脑半球)的明显差别,而两类数字的奇偶概念异同判断却出现了差异显著的右视野(左半球)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是继“双语儿童概念获得”实验而作的一项研究。前项研究集中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分析,本实验着重观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儿童掌握守恒概念之异同,从而对学习与发展之间关系作初步的探讨。守恒是在物体外形发生变化时,仍能认识到该物体的某些特性并无改变的能力。守恒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一个很著名的发现。他通过大量的守恒实验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在掌握守恒原则后,在认知发展上就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新的智力运算水平。Piaget 认为通常要到七岁左右,即他称之为思维的具体运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