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11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禅学研究》编辑部等单位联合发起召开了“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学术活初,以“禅宗与中国文化”为主题,以“东山法门”为切入面,对禅理、禅法、禅风、禅史、禅文化以及禅学研究方法、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应等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学术探讨。为了全面展示将这次会议的学术成果,最近武汉出版社出版了由萧、父、黄钊主编的《“东山法门”与禅宗》一书,该书分“东山法门论”,“禅宗精神论”、“禅史禅法论”、“禅与中国文化论”、“禅学研究述评”…  相似文献   

2.
宋荻 《现代哲学》2017,(4):148-153
在胡适禅学研究的启发下,现代禅学研究逐步颠覆了传统禅史"南顿北渐"的对立图式,解构了南北二宗"顿""渐"的法门对立,重构出"顿"与"渐"的同质关系。现代禅学研究对"顿""渐"对立的解构,是有意弱化义理层面的处理而侧重史学批判研究的结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史学批判的某种目的性意图。同时,"顿""渐"同质关系的重建,是运用"东山门下"包括神秀、法如、老安、玄赜等各系在内的"大北宗"概念,代替原初语境中单指神秀一系的"北宗",将南能与北秀二宗的关系置换成慧能南禅与东山法流之间的关系进行考量的结果。禅宗顿渐关系的重构,尤有待于在思想史的脉络中、从"义理之诤"的层面给予更加充分的阐释与论证。  相似文献   

3.
佛教来华,禅亦来华。南北朝时,禅与般若、涅槃蔚为大观。一是鸠摩罗什及慧皎、僧肇、道生等,假庄、老对禅进行创造性的诠释,开中国禅宗思想,即中国禅学之先声;二是以少林寺主佛陀为代表,重在修持的北方禅法,二者名同实异,分途并进。僧稠乃少林佛陀之嫡传,并以四念住、十六特胜法,即以定、静、止、息为特征的禅法享誉北方。僧稠禅法之广为传播,亦有赖于皇权之推重。前有魏文帝对佛陀的支持,后有北齐高洋对僧稠之膜拜,在至无定轨的乱世祸福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14日-16日,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了"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论坛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民族宗教厅、河北省佛教协会主办;石家庄市民族宗教局协办;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河北禅学研究所、柏林禅寺、临济禅寺承办。来自日本,韩国以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70余所大学和研  相似文献   

5.
中岳嵩山南麓金壶峰下,有一处依峰临涧的道教庙院。院中有一天然石洞,相传为唐代著名道士潘师正所凿。由于洞似鸡卵内壳,故名鸡卵洞(又名无极洞、老母洞)。嵩山地处中原,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我国道教活动的重要地方。史载:北魏寇谦之、唐代孙太冲、潘师正、司马承祯等,都在这里有过活动,并留有大量遗迹。鸡卵洞便是潘师正居住了二十余年的地方。潘师正(584—682年),赵州赞皇青山里(今河北西南太行山东麓)人,字子真。十二岁即通《春秋》、《礼记》,“见黄老  相似文献   

6.
马怀如 《法音》2023,(9):30-34
<正>响堂山石窟,分南响堂、北响堂以及水浴寺三部分,拥有北齐窟12座,代表了北齐石窟造像的最高水平。北响堂在北齐时期名为“鼓山石窟”。其中,北响堂大佛洞规模最大,造像的水平也最能代表北齐石窟艺术的高峰。但是,由于北响堂的皇室开窟背景,以及文史资料中关于大佛洞是高欢或高洋陵葬的记载,使得这座石窟充满了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本文的研究试图从不同视域,深化我们对于大佛洞乃至北响堂三座大窟之间联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茶与禅     
石晶 《思维与智慧》2005,(12):12-12
茶,一种蕴藏着香味的朴素文化;禅,一种包含着玄机的古朴文明。茶与禅之间的奇妙关联,使得二者的境界有了更深的意味。  相似文献   

8.
(2011年5月14日)各位教授、专家和学者:我们很荣幸能邀请到各位前来河北参加首届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对我来说,这既是一次对禅宗历代祖师法乳之恩表示感恩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座落在九岭山脉中部宜丰县境的洞山是赣西北风景奇秀的旅游胜地和著名的禅宗法窟——曹洞宗发祥地。向北百里处即是怀海禅师为丛林制定新规的百丈山,经奉新直达靖安的宝峰寺,又是马祖圆寂、天下禅衲纷至沓来的泐潭寺,向南不到六十里即达上高县九峰山,被誉为“宋僧之冠”的浪子和尚惠洪曾在此辟建投老庵,西行百里便是断际禅师开创临济宗的道场黄檗山,唐宣宗李忱践位之前便逃隐于此,依偎断际禅师学法。向东百里与高安圣寿、香城诸寺相望,元丰年间贬居筠州(今高安)酒税的苏辙,即在此与禅客荡摩,观望政潮。洞山古名新丰洞,自晚唐时期良价禅师在…  相似文献   

10.
明海 《法音》1993,(12)
1993年11月3日至9日,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举行了禅七专修法会,来自河北、河南、北京、天津、新疆、浙江、黑龙江、辽宁、山东、山西的居士计一百二十多人,参加了这次禅七共修法会。正在山东大学自费留学的日本曹洞宗僧人木村礼道法师也特地从济南赶来参加禅七。柏林寺住持净慧法师为主七和尚。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6,(9)
正本刊讯9月5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日本灵云院国际禅交流友好协会主办,河北省佛教协会承办,正定临济寺、赵县柏林禅寺、《禅》刊编辑部协办的以"临济禅与世界和平"为主题的"第四届中日临济禅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市举行。河北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朱继纲,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副厅长崔晓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  相似文献   

12.
曹洞宗自良价禅师(807-869)开宗伊始,即进入了沉寂落寞的"百年孤独"时期。历代贤哲虽躬身力行,光大正法,然则收效甚微,此一局面横贯10-11世纪。其根本原因在于:洞宗义学的立足点和自我超越的突破口,究竟若何还未曾找到。慧经禅师时,对洞宗法系进行自我革命,扫流除弊,以农禅兴寺,鼎新寺宇。其匡扶正法之道行、念佛法要之思想、看话禅与五宗总颂之功夫、育英壮大法脉之实践,以上诸条,提振了洞宗义学,继而形成了以博山元来、鼓山元贤、东苑元镜为核心的洞宗"寿昌法系",奠定了洞宗中兴的基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慧经禅师的贡献是巨大的,正是由于他对洞宗义学理论的提振与贡献,才使寿昌法系殊胜于其他宗派,这对于当前佛教的基本走向与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古代士大夫之学佛习禅,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研读佛经,学习佛教思想文化;一是结交僧禅朋友,切磋学佛的体会感悟。宋朝大文人苏轼一生与丰相无缘,却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其佛教因缘是多方面的,交往僧禅朋友即是一大因缘。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7月20日至26日,第十八届生活禅夏令营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发来贺电,并题写了佛光普照的墨宝。生活禅夏令营的倡导者、柏林禅寺退居方丈净慧长老在开营式上回顾了生活禅夏令营走过  相似文献   

15.
活得安祥     
编者按:一行禅师是当代世界著名的禅师,在法国创办了梅村坐禅中心,倡导正念禅、行禅和人间佛教。他对佛法有着独到的理解,先后出版了约八十种著作。最近在他率领法国梅村坐禅中心研修团来华访问之际,华侨出版社以及河北《禅》编辑部分别翻译出版了他的三部著作:《故...  相似文献   

16.
古老的昆嵛山,位于胶东半岛东部,横亘文登、牟平、乳山三县市,迤逦百里。其主峰泰礴顶海拨923米,是胶东半岛最高峰。昆嵛山不仅是一幅秀美的画卷,而且是一部古老的神话。相传,古时麻姑曾于此山修道成仙,故而有“仙山之祖”的美誉;它更是我国道教全真派的发祥之地。在那延绵百里的昆嵛怀抱中,全真教派的遗迹遍布于青山绿水之中,为我们展现了金元时期全真道教鼎盛的历史画卷。烟霞洞位于昆嵛山西北隅烟霞山际,此洞为一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椭圆形,洞壁上刻“烟霞洞”三个大字,字迹端方古朴,苍劲有力。石洞周围,壑谷幽邃,  相似文献   

17.
陈星桥 《法音》2002,(8):20-27
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中兴已有15个年头,业已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一座大刹。“生活禅”夏令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柏林禅寺住持净慧法师提倡的“生活禅”作为人间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同时,人们对柏林寺祖师赵州从谂及其赵州禅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当年赵州和尚于此拈槌竖拂,举扬宗风,以至有“天下赵州”之誉。而今赵州塔下,郁郁葱葱的新生松柏伴随着千年古柏茁壮成长,令人有满目青山之感。跨越千年时空,赵州禅重放异彩;经历十年浩劫,柏林寺枯木逢春,委实令人感到佛法不可思议,赵州禅不可思议。曾听净…  相似文献   

18.
元音老人对禅宗向上宗旨参悟犹深,有《略论明心见性》一文,在河北《禅》刊1990年1~4期连载(有单行本流通),使各界读者倍受法益。本文是元音老人辨析念佛法门的力作,由《禅》编辑部推荐给本刊发表,以广法施。  相似文献   

19.
禅是中国的产物。但禅起源于印度,是古代印度所谓瑜伽的智慧:即与宇宙冥合的智慧。禅是梵语,意为冥想;瑜伽则是精神集中。禅的本意是集心一境,专念一物。它本来是佛教徒修习的一个内容:在形式上安静身体、统一精神,其方式就是坐禅。佛教也常以“止观”代表禅,止是心的安静,观是  相似文献   

20.
鹤鸣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鹤鸣乡三丰村境内,北距大邑县城十三公里,系邛崃山脉东麓青城山区的南侧支峰,与现属灌县的道教著名胜地青城山天师洞相距仅三十公里,在东汉时同属江原县管辖。明代蔡长通撰《鹤鸣山迎仙阁记》云:“西蜀名山,甲于天下,而青城为十大洞天之一,其周回几十里,地脉衍迤,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